- 相關推薦
高考語文文學作品的文學常識
1、《夸父追日》:寫英雄夸父追趕太陽,手杖化林的故事,表現了遠古人類對力量和勇敢的崇拜。
上古神話是原始先民關于各種神靈的想象故事,是第一批集體口頭作品。
2、《黍離》:東周大夫哀悼宗周的覆亡。黍離之悲喻亡國之痛、世事滄桑、身世之悲。
《詩經》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年詩歌,三百零五篇。
3、《秦晉殽之戰》:秦軍遠襲鄭國無功而返,途經晉國時在殽山遇襲而慘敗。
《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傳》,作者左丘明。是編年體史書,擅長敘事,善寫戰爭,標志我國歷史散文的重要發展。
4、《蘇秦始將連橫》:策士蘇秦說秦連橫失敗后發奮研讀,轉而說趙合縱,終于大獲成功的故事。
《戰國策》又名《國策》,記載戰國時人歷史活動的匯編,劉向編訂。內容偏重諸侯國間的一些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游說活動及其謀略和辭說。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四人各言其志的情形。
《論語》語錄體散文。孔子主張仁禮和諸多教育思想。
6、《禮與食孰重》:關于禮與食色哪個更重要的問題,表現孟子好辯善辯的特點。
《孟子》記錄孟子言行,孟子及弟子共同完成,共七篇,主張仁政說性善論
7、《養生主》:借庖丁講述十九年不傷刀之事,闡發在是非夾縫中求生存的保身全性的方法。同時也說明尊重食物內在規律的重要性。
《則陽》通過戴晉人對魏惠王講述蝸角觸蠻的故事,辛辣諷刺當時諸侯間的爭斗和戰爭,作品想象詭異,設喻精辟。
《莊子》是哲理散文著作。由莊子及其后學所撰,今存三十三篇,《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內篇為莊子自作。其議論光怪陸離,儀態萬方;又創造大量寓言,機智巧妙;文章體式大開大闔,變化無窮。
8、《外儲說》:鄭人買履諷刺了一個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的蠢人。宋人有沽酒者尖銳指出國君身邊的權奸重臣對國家的危害。
《韓非子》現存五十五篇,韓非自作,其為法家集大成者。
9、《國殤》:追悼為國捐軀所做的祭歌,表現不屈精神。
屈原,我國第一位偉大詩人,其作品抒發遭讒害的憤懣與痛苦,表白至死不渝的人格追求。作品大量運用神話傳說和豐富想象,感情充沛。
10、《過秦論》上篇分析秦奪取政權的歷史,總結秦滅亡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文章氣勢雄偉感情充沛。中篇分析秦二世制定政策失當,因循錯誤而不改,指出秦滅具體原因。下篇分析子嬰沒有庸主之才,不能救難扶危,加速了秦的滅亡。
賈誼:漢初重要政論文作家和辭賦家,作品主要是政論散文和抒情小賦,繼承戰國英偉氣。
11、《魏公子列傳》:竊符救趙為中心,表現信陵君禮賢下士的品質和作風。文章的機構嚴密完整,描寫細致入微,人物性格生動鮮明。
《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八書、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記錄從黃帝到漢武帝,主要以人物為中心,是歷史散文向傳記文學的一個發展。司馬遷,字子長,西漢歷史家和文學家。
12、《有所思》:寫一女子欲與情人斷絕關系,又不能完全斷絕的熾烈復雜感情。
樂府原為掌管音樂的機構名,后人們將其所收集和配樂的歌辭稱為樂府詩。現存樂府詩大多收錄在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包括漢至唐的詩歌。敘事成分較多,形式富于變化,語言剛健清新和樸素自然為特色。
13、《行行重行行》:寫一女子對長期在外丈夫的思念,語言樸素,情深意篤。
《古詩十九首》,非一時一人所做。形式上以五言為主,標志五言抒情詩走向成熟。內容上一寫游子思婦,離愁別緒。二寫下層文人的蹉跎失意,人生感慨。語言樸素而清新,善用生動的比喻和具體的物象,表現主觀情感。
14、《野田黃雀行》:文以黃雀投羅,抒寫詩人無力營救落難朋友的悲憤之情。
曹植,字子鍵,其詩風格清新,形象生動,主要抒寫建功立業的壯志和遭受迫害的憤懣。以五言詩成就最突出。
15、《詠懷詩》:詩表達了由人生有限,禍福無常而引發超越功力、遺世高蹈的情懷。詩風朦朧。
阮籍,字嗣宗,又稱阮步兵竹林七賢之一。有濟世之心,但以狂放方式對抗虛偽禮教。代表作《詠懷詩八十二首》,內容復雜隱晦,有阮旨遙深之評。其文長于玄思,風格潑辣。
16、《歸園田居》:寫歸耕原因和融入田園生活及景色的愉悅之情,樸中蘊秀。
《飲酒》:借田園生活傳達詩人渾忘物我,化入自然的佳妙心情,語似平淡,然奇絕難及。
陶淵明,名潛,號五柳先生,謚靖節。其作品表現人格高潔的知識分子對虛偽官場和世俗社會的厭棄,對自然、自由、和諧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的追求。
17、《登池上樓》:通過久病初起對春景的感受,抒發仕途失意的傷感情懷。
謝靈運,世稱康樂公。文學上第一位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善對自然景物的刻畫,造語精工,《謝康樂集》。
18、《擬行路難》:寫仕途失意、辭官還家的悲憤,強作寬慰,愈見其憤慨。
鮑照,字明遠,鮑照與顏延之,謝靈運并稱元嘉三大家。樂府詩和七言詩最突出。
19、《答謝中書書》:寫江南山水秀美,清新流麗。
陶弘景,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時人謂之山中宰相。
20、《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寫作者離京外任宣稱太守途中,登上三山回望京城和大江的美景而引發的鄉國愁思,寫景視野開闊,絢麗多姿。
謝朓,字玄暉,竟陵八友之一。其詩流轉圓美,清麗工巧。和謝朓并稱大小謝。
21、《子夜歌》:寫失戀女子煩亂心緒。
南朝樂府民歌,現存五百首左右,編入郭茂倩《樂府詩集》,其中大多歸入清商曲辭,清又分吳聲歌曲和西曲歌兩大類。南朝民歌絕大多屬情歌,多用女子口吻,以五言四句為主。詩風明快,感情熾烈。基調哀傷纏綿。
22、《敕勒歌》:描寫蒼茫遼闊草原風光。
北朝民歌,現存七十多首,編入《樂府詩集》,其中大多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其他歸入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內容多為婚戀之歌,風格大多剛健質樸、粗獷直率。
【高考語文文學作品的文學常識】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學常識作文03-24
2022語文高考文學常識04-09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04-09
高考語文易錯文學常識04-29
高考語文必修四的文學常識04-19
廣東高考語文文學常識02-17
2022高考語文文學常識04-09
高中語文高考文學常識04-09
高考必考語文文學常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