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政治常識知識點整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考政治政治常識知識點整理
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但有世界觀并不意味就掌握了哲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2、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認為哲學就是具體科學相加,是錯誤的。
3、哲學都是對自己時代政治經濟的反映,只有真正的哲學才是時代精神的精華。(ps:哲學有正誤之分)
4、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5、物質具有可知性,即可以被人們所認識。世界上只有已被認識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認識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認識的事物。
6、意識是人腦(不是大腦、電腦)的機能和屬性。有人腦不等于有意識,認為人腦是產生意識的源泉是錯誤的。
7、任何意識都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鬼神等也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反映(是一種歪曲虛幻的反映)
8、規律最重要的特點――客觀性。即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不能被改變、創造、發明、消滅等,但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發生作用的具體形式可以改變。
9、規律是事物內部的本質的聯系,而非現象的聯系。“四季更替、水往低處流、種瓜得瓜”等都不是規律,知識規律的表現形式。
10、任何現象都是對本質的反映,現象分為真象與假象。假象也是對本質的一種反映(錯誤歪曲的反映)
11、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實踐人們獲取認識的途徑有兩個―――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12、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高級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有正誤之分,認為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可靠的觀點是錯誤的。
13、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觀點。
14、事物直接愛你的聯系都是有條件的,都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15、有量變不一定就能質變,必須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質變。事物的發展最終要通過質變來實現,但質變也有好壞之分,只有好的質變才能實現事物的發展飛躍。
16、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第二位的原因)。認為內因決定外因是錯誤的。
17、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ps:常見錯誤有“正確的意識決定物質”、“意識對物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了正確的意識就能促進事物的發展”)
18、在復雜事物中有很多矛盾,其中有一個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有多個)
在每一種矛盾中,其中有一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只有一個);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19、分析是從整體到部分;綜合是從部分到整體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
20、創新的本質即“辯證否定”――不是簡單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否定一切,而是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東西,保留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揚棄)
21、真理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真理又是不斷發展的。
22、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②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素質
③為社會他人作出貢獻,勞動和奉獻是創造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23、人生價值包括: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個方面,其中人生的社會價值即個人為社會作貢獻是第一位的。
【高考政治政治常識知識點整理】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常識知識點整理05-05
高考政治常識考點05-08
關于高考政治必備知識點整理05-05
高考政治考點知識點整理05-09
2017年高考政治知識點整理05-08
高考政治《唯物論》知識點整理05-09
高考政治發展的內因與外因知識點匯總整理05-05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知識點整理05-05
高考政治走進國際社會復習知識點整理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