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1
那輕輕搖擺的柳絮像是你飄逸的長發;那閃閃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邊的一抹紅霞像是你溫柔的唇;那霏霏的細雨像是女兒對媽媽您無盡的思念。
媽,你走后我變乖了。為了紀念您,我變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掃得干干凈凈;把物品放得整整齊齊;把家具擦得閃閃發亮。一切都像您從前為家里做的一樣,就像您從未離開;以前您愛嘮叨我亂放東西,說女小朋友如何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得改掉。每次我總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嬌說有媽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時候如何也沒方法改掉這壞習慣,總愛依賴您,現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這壞習慣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變得這么乖,該有多高興啊,是嗎,媽?我真的很期待您能聽到,為了紀念您我改掉了。
媽,您走后我更關心妹妹了。為了紀念您,我對妹妹就像您從前待她那樣溫柔,我時常檢查妹妹的作業、考勤狀況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聽話,我們都長大了,不會像以前那樣總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吵嘴惹您心煩,也許您不了解,連鄰家的九大娘都四處夸我們兩姐妹聽話懂事,還說要她的二狗娃以我倆為榜樣別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媽,您聽到了嗎?為了紀念您,我變得更像姐姐。
媽,您走后我就把頭發留長了。為紀念您,從不留長發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兒決定把頭發留長,留得長長的,像您當年一樣。走在村里,他們都說這小朋友越看越像她媽呀。媽,以前您總怪我把頭發剪得那么短,說一點兒女小朋友的味都沒有,叫我把頭發留長,我死活不肯,總說往后一點再說。現在我的頭發長了,真的很長了,而媽媽您卻不再在身邊,您卻看不到了。媽,我多想您能看到。為了紀念您,我把頭發留長。
媽媽,您走了,整個世界都變得那么陌生,我無所適從。我開始獨立,學會做各樣的活兒。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樣,媽媽您了解嗎,是為了更好地紀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談舉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兒的心上。我愿意相信靈魂的存在,那樣,媽媽您便會了解女兒用了這些特殊的方式來紀念您。
媽媽您對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兒卻只能做這些小事來紀念您,愿媽媽安息。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2
今早喝粥時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凈的藍邊碗。你或許會問,如此平淡無奇的碗有什么好說?錯矣!此中考究可大著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新居落成,我與父母前往景德鎮購買瓷器新居。
這里瓷器種類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小骨瓷;有絢麗多彩的斗彩……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買什么好呢?有人說,只要票子夠多盡選造型獨特的買,顯得榮華富貴的買,精工極致的買,這還不簡單?
又錯啦!器皿的選擇體現了主人的生活態度。不可不慎重。
有的瓷器過于大件且富麗堂皇,赤紅、明黃、寶藍與我家簡約的裝修風格不符;有的過于小巧,家人并無英國紳士貴婦那般品下午茶的閑情;有的瓷器上繪有潑墨山水工筆花鳥,我們一行人中并無行家不知如何鑒賞……如此看來,竟無我們能買的瓷器了!
突然,這平淡無奇得突兀的藍邊碗闖入我眼簾。如此簡陋的碗會在這里出售?我要走,爸爸卻在這碗前駐足許久。
為何?
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都用的碗,這是承放了父親的記憶的碗。
據銷售人員介紹,這藍邊碗在傳統藍邊碗上加以細節上的改良與創新。我拿起一只仔細端詳,發現手感極好,分量厚重讓人踏實。底足的角度略微加大,讓碗顯得端莊典雅不失大氣。而且這碗極易打理,深受媽媽們喜歡。
藍邊碗沒有繁復精致的'花紋修飾,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復雜的工藝。可當你凝視它,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家人圍在一起樂呵呵地吃熱騰騰的飯菜的情景;就會想起苦日子里生活的精打細算的不易;就會想起尋常百姓家人間煙火的溫度……
蔣勛曾在《品味四講》忠言逆耳“純棉襯衫就像愛人”,讓我感動了好久。一件物品使用久了,就會產生難以割舍的情感,對我來說,藍邊碗亦是如此。
景德鎮作為瓷都,常有瓷器新品推出,我卻獨愛這藍邊碗并歌頌它。因為它注重在細節上的改良,把創新的點子用在提升人們的生活上而不是爭一時的噱頭。
距離人的生活太遠的創意并不是人真正想要的,新鮮感過后便如失了靈敏般只能束之高閣。
每日捧著這只藍邊碗吃飯,不但手感好,我仿佛能聽到它無聲的訴說,諄諄教誨我認真踏實地生活的真諦,這才是它的精魂。
聽我如此道來,你可有話反駁?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3
畢業前比較后一節課,教師對學生說:“我再看看你們。”
即將說再見,教師不舍,要“再看看”。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長,可教師能陪伴學生走過的,終究只有一段路。這段路是艱辛的,傳道、授業、解惑,都是這條路上必經。教師要對學生們傾囊相授,讓學生從不知到知之;要對學生正確引導,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對學生倍加關懷,讓學生感覺到他們不僅在得到知識,尋找真理,更在獲得教師的愛。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如此,圖中的教師如此,普天之下的教師也莫不如此。也因著這一顆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們”的那份不舍。
當然,除了不舍,還有希冀。
正如圖中教師對學生說的那句:“你們再看看書。”
對于教師而言,即將揮手作其他是學生。教師期待學生再看看書,字短情長:再看看書,學生們才能更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更好地應對考試,更穩健地走好未來的路。
師生一回,學生們終究要遠行,教師能給他們的,是不舍,是希冀,是一場充滿愛的目送。
這樣充滿愛的目送,我一定是擁有過的,可惜的是,在我擁有的時候不曾有太強烈的.感受,直到畢業多年,才在回憶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學畢業后回東北故鄉探親的時候,小學班主任遠遠看見我并喊我名字,說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身曾經教過的學生,說這些話的時候,班主任教師眼里滿是真摯。
那之后我在反問自身,假如是我遠遠看到教師的背影,我認得出么?恐怕不能。譬如我的初中語文教師在多年之后托人打聽我的手機號碼,同我聯系,只是想了解我過得如何樣,她說她會為我驕傲,而我呢?接到語文教師電話那一刻,我除了感動,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對教師也是有一樣的牽掛?以上種種,應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教師對我們那份愛,那份不舍與希冀,總是在分別之后,才被感知。
教師們了解的,是分別時,他們對學生們那一場愛的目送。
教師們不了解的,是分別后,他們也正在或終將成為學生們心中一道愛的風景,隨著時光永恒。
今天,因著圖中這一場愛的目送,也讓我想對曾經教過我的教師說一句:“請讓我再看看書,也請讓我再看看您!”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4
爺爺一輩子有兩次遺憾。
第一次是當了十年兵之后,趕上一次大裁軍,又回到了農村,做回了農民。
第二次是回鄉之后遇到招工,爺爺被選中了,因為他有一技之長,以前在部隊里開汽車。可是命運捉弄,體檢時爺爺被查出肺結核,沒走成。
就這樣,爺爺留在了農村。他老到開始翻來覆去說車轱轆話的時候,不知多少次跟我說過這兩大遺憾。記得爺爺當時得出的結論是——命。
從爺爺的口氣里,我感受到城市意味著清閑的工作,富足的生活。日后我漸漸明白,爺爺對城市的向往不會局限于物質層面,他和現在的北漂應該有共同語言,那就是不希望人生過早望到頭。
進城,不光是爺爺一個人的夢想。每一個農村人都有一個進城夢,如果他/她沒有,也會希望孩子有。我小時候,村里誰家有親戚在城里,都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就像桃源中人不知魏晉之別,農村人也不知道北京、上海、濟南有何不同。
大家只知道,城市是農村的反義詞,凡是農村缺乏的都應該能在城市里尋到。從小憊懶的我,每逢干農活都推三阻四。每到這時長輩都會說,好好學習吧,以后就不用受這個苦了。農村生活的主旨就是吃苦,想要不吃苦就得跳出“農門”。
爺爺也是個吃不了苦的人,不是因為懶,而是肺結核搞垮了身體。自我記事起,爺爺就沒有做過重活。雖然如此,爺爺的權威是無人質疑的。從部隊回鄉后,爺爺做了幾十年村支書。但是跟現在那些威風八面的村官不同,爺爺這個“官”只詮釋了“兩袖清風”是什么意思,以致奶奶常說他當官當的不值。后來村里有位老人跟我說,你爺爺這樣的清官太少了,讓我明白正直也是一種功勛。
后來上大學、工作,我算是圓了爺爺的進城夢。可惜的是,我大學還沒畢業,爺爺就打輸了跟病魔的戰斗,無緣目睹真正的.城市生活,這或許是命運留給他的第三次遺憾。
我也曾不能免俗地設想,假如爺爺當年進了城,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的。思考的結果是,一個人無法逆轉命運,但不管在哪里,他都有能力選擇做什么樣的人。
爺爺沒留下什么物件或者榮耀,但我抬頭望向家鄉,總能看到一個老人在村頭漫步,腰挺的筆直。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5篇5
人生天地間,總要與外界發生聯系。而閱讀,則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閱讀分為若干種,絕大多數人的閱讀屬于消遣性閱讀。這種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時間,說得高雅點,是讓時間不至于白白流逝。瀏覽網頁,翻翻報紙,看看電視,了解一些熱點新聞,搜集幾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異事,瞅瞅又有幾個老虎被調查……邊看邊樂,然后與志同道合者大擺龍門,是很愜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閑人們的閱讀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閱讀有相當的比重也可歸入此類,我們青年學子,有時也愿意做這些消遣性的閱讀。為的是放松放松,調劑一下有些枯燥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消遣”是個中性詞,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歸入褒義,畢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這總比無所事事、無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閱讀的第二重境界,我稱之為充電式閱讀。這種閱讀有明顯的現實“功利性”,頗有現躉現賣、臨時抱佛腳的意味。以我為例,該交綜合性研究作業了,我才上網搜索相關的材料,包括成本的.書、雜志,相關論文,然后挑燈夜戰,快速掃描,從中篩選自己用得著的礦石,冶煉、提純,最終形成自己的產品。這樣的閱讀,效率高,印象深,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腦里面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視的目的,其效果卻是長久的,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我們成長的臺階。
聽說大多數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閱讀大都含有某種“功利性”。這不是壞事。關鍵是要將這些信息合理轉化,切忌生搬硬套,機械照搬。否則的話,這種閱讀就成了鴉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閱讀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閱讀,或者叫心靈性閱讀。這樣的閱讀完全是個人的興趣所在,閱讀的過程,也是修養身心、陶冶情操的過程。據說,這樣的人,看經典的影視作品,會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與劇中人的命運相喜悲;看喜歡的文學名著,常常會如五柳先生“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還沒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我會向這個方向努力。
魯迅說過,要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盧梭則強調,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讀什么書和怎樣讀的問題,明乎此,力行之,便會臻于大境界。
【語文高考訓練小作文】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閱讀訓練:聽雪05-12
高考語文古代詩文閱讀訓練05-05
高考語文提升訓練題的總結05-09
高考語文限時綜合規范訓練05-09
高考語文訓練:語言基礎題05-10
寒冷的味道高考語文閱讀訓練題05-12
高考語文滾動訓練:語言基礎題精選05-10
高考語文答題小技巧分享05-04
高考語文突出三個訓練重點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