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指導思想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實行“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明確職責,加強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嚴密防范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提高科學防控能力,堅決遏制林業有害生物危害高發勢頭,促進林業建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全縣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覆蓋率達100﹪,監測預報準確率達90﹪以上,林業有害生物成災不超過3‰,無公害防冶率達到90﹪以上。實現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治早、治小、治了”的目標。
三、組織落實
為確保我縣20xx年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落到實處,決定成立20xx年度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同志任副組長,成員由同志組成,同志兼任技術負責人。
根據我縣森林資源分布情況及病蟲害發生規律,全縣各場站配備一名測報員負責本轄區的林業有害生物測報工作(名單見《20xx年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點數量及責任人匯總表》)。各單位測報責任人如有調整需在3月8日前將名單報局災害防治股。縣局災害防治股負責調查期間的技術指導與質量抽查以及全縣資料的匯總上報等工作。
四、測報點設置及監測面積
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測報網絡體系建設。結合我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全縣共設置各類測報點94個,其中:省級黃脊竹蝗專職測報點1個、市級蕭氏松莖象專職測報點1個、縣級測報點92個(具體為松材線蟲病測報點18個,松針褐斑病測報點2個,杉木炭疽病測報點1個,油茶炭疽病測報點4個,油茶軟腐病測報點4個,楊樹病害測報點5個,蕭氏松莖象測報點14個,松墨天牛測報點18個,松毛蟲測報點12個,黃脊竹蝗測報點4個,楊樹食葉害蟲測報點5個,楊樹蛀干害蟲測報點5個)。
全縣實際監測面積726.9256萬畝·次(其中:松材線蟲病2×79.7976萬畝,松針褐斑病2×0.9782萬畝,杉木炭疽病2×1.6881萬畝,油茶炭疽病2×3.2403萬畝,油茶軟腐病2×3.2403萬畝,楊樹病害2×0.1906萬畝、蕭氏松莖象2×69.6569萬畝,松墨天牛2×82.1923萬畝、馬尾松毛蟲監測3×78.5952萬畝、黃脊竹蝗監測2×4.20xx萬畝,楊樹蛀干害蟲2×0.1906萬畝,楊樹食葉害蟲2×0.1906萬畝)(具體詳見附表)。
五、工作要求
(一)抓好信息的采集。今年測報工作以林業工作站、林場(廠)的測報員為主,林主、護林員為輔,各自負責轄區內的林業有害生物預警工作。要堅持點面結合和專群結合,做到測報信息真、早、準。各單位要結合營林生產和森林管護,擴大森林病蟲情的監測面。要大力宣傳普及森防知識,調動林主和廣大林農參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測報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抓好信息的上報。各場站測報員要根據各類森林病蟲害上報要求,按照“20xx年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資料上報時間安排表”(見附件)時間以“測報資料”形式上報縣局災害防治股,資料上報要規范、迅速準確、全面完整、實事求是。嚴禁遲報、缺報、瞞報,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發生。對病蟲情監測工作不及時,使病蟲情蔓延成災,造成經濟損失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通報批評,扣除森防測報補助費,并將上報資料列入年度績效考核。
重大、突發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要及時做到一事一報,其報告內容包括基本情況、發生面積、發生程度、擴散的區域和蔓延趨勢。
(三)抓好測報工作的檔案管理。建立森林病蟲情信息資料建檔保存制度,縣、鄉(場)兩級對測報信息進行存檔管理,分類保存。各單位設資料柜,保留本轄區內各年度采集的原始森防測報信息,并設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管理,保證信息檔案的完整和長期保存。
(四)抓好測報質量檢查。按照“質量為先”的要求,強化森防測報質量檢查驗收。嚴格執行森防測報檢查驗收制度,把森防測報質量管理貫穿于整個森防測報的全過程,縣局將按照有關測報規定加強對各單位測報員的測報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確保基層監測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
六、經費保障
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屬野外作業,任務重、時間緊、作業環境高度流動分散,為確保監測預報工作順利開展,縣局將按照人社部、財政部有關林業調查規劃事業單位職工野外工作津貼標準(人社部發〔20xx〕60號)優先保障工作經費。
【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林業局防汛工作方案12-09
市場糧油價格監測的工作方案11-27
小學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方案03-26
國控企業監測培訓工作方案設計04-05
林業局公民道德建設工作方案12-09
城鎮污水處理率監測的工作方案11-25
預報天氣的諺語俗語12-08
推薦監測方案11-12
林木有害生物調查報告(精選7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