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篇幅較短小,字詞等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不多,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難度也不大。突出的地方在于其文中有詩、文中有畫的特點和景物描寫中寄寓的深趣。因此,在教學上設計以品味其詩情畫意的寫景特色和感悟深趣為主,其它內容通過給學生印發的學習輔助資料解決。
【教學目的】
1、品味文中有詩、文中有畫的寫作特色。
2、感悟景物描寫中寄寓的深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詩情畫意的寫景特色。
2、教學難點:
感悟深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詩歌鑒賞《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引入。
二、閱讀鑒賞
1、教師結合第一段介紹王維在夜登華子岡前的活動。
2、用蘇軾對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譽提示學生留意王維寫景的特色及技巧。
3、學生齊讀第二、三段后概括出兩幅圖畫。
4、找出冬夜圖中的景物,根據景物的修飾詞概括景物的特點,這些景物是如何體現文中有畫的?
(從構圖、線條、光色、音響方面分析,并歸納手法:動靜結合、聲色相宜。)
5、總結冬夜圖的意境。提問學生可否喜愛這樣的冬夜。結合此時獨坐臨清流也所抒發的作者的感情,結合王維的生平理解其中深趣。
6、師示范第二段的朗誦,之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其中深趣,進而體會王維的感情。提示學生學習王維,達成對自然的觀照,達成對人生的理解,用更自然的眼光看待生活。
7、過渡到第三段。學生對比兩幅圖在季節時間、色彩明暗等的不同。抓住蔓發、輕、矯等字分析其文中有詩及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的技巧。
8、事先布置學生發揮想象,把春朝圖描繪出來,課堂上一起分享。全班齊讀第三段。
三、總結
山中人的自豪,王孫自可留的深趣。
四、布置作業
1、課后練習。
2、比較第三段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在意境上的不同。
3、欣賞學習資料中的推薦閱讀。
4、拓展思考:同忘情于山水,試比較王維與謝靈運之間的差異;同相忘于江湖,試分析王維與陶淵明之間的不同。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11-22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翻譯賞析11-24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詩詞賞析12-07
裴迪:送崔九11-22
《贈裴迪》古詩詞賞析12-07
《山中訪友》優秀的教學設計方案11-25
《最大的書》的教學設計方案11-23
贈易秀才詩詞賞析12-07
贈裴十四詩詞賞析12-09
教學設計方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