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樓腳手架技術方案設計
1 .工程概況:
1.1建筑特征
1.2結構特征
2.方案考慮:
2.1主體施工期間內腳手架采用滿堂架。在每層頂板或基礎底板混凝土
達到能一定強度后搭設。
2.2外腳手架待回填土完成后,從地面搭設。主體外防護架先設挑架搭
設。采用雙排架搭設。外裝修使用。
3.施工準備:
3.1腳手架搭設材料:
3.2腳手架圍護材料:
立面采用密目式安全網。平面采用大眼安全兜網。
4.操作工藝:
4.1滿堂架搭設說明。
4.2具體施工工藝為:
4.2.2放置掃地桿:掃地桿距地150mm,底端與縱向掃地桿扣接固定后、裝設橫向掃地桿并與立桿固定。
4.2.4搭設梁和板所需的橫桿、立桿和防護欄桿。以5100*9000mm跨滿堂架為例搭設做法見附圖。
4.3外腳手架搭設:
4.3.1本工程外架采用雙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搭設見附圖:
4.3.2搭設順序。
回填土找平夯實---放線、抄平---鋪木跳板---放線、安放鋼底座---站立桿---立八字拋撐桿---大橫桿---掃地桿---連墻桿---剪刀撐---掛立面密目安全網
4.3.3搭設方法.
a.為確保腳手架的安全,保證基礎牢固,不產生不均勻沉降,對地基進行夯實處理,并且抄平。做好排水坡向。腳手架下通鋪50mm厚,200mm寬木跳板,然后根據立桿間距劃出位置線,并安放150×150×8鋼鋼墊板。
b.立桿吊正,然后用八字撐及拋撐臨時固定。立桿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要交錯布置,立桿接頭不得在同步內設置,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應錯開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距離不得大于布距的1/3。
c。放置縱向掃地桿,自角部起依次豎立底立桿,底端與縱向掃地桿扣接固定后、裝設橫向掃地桿并與立桿固定,每邊豎起3--4根立桿之后隨即安設第一步縱向水平桿。掃地桿距地150mm。
d.校正立桿垂直和平桿水平符合要求之后,將架體起始端與建筑物牢固連接。按上述方法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交圈后再檢查一下架體質量后,設置連墻件(或加拋撐),連接牢固后再拆除拋撐。按第一步架的作業程序和要求搭設第二步、第三步.
e.隨搭設進程及時裝設連墻桿和剪刀撐。連墻桿水平方向為7m,垂直方向為4m左右設一道。連墻桿必須與建筑物有可靠的連接。
g. 剪刀撐搭設:剪刀撐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凈距不應大于15m.在轉角處必須設剪刀撐。每道剪刀撐連系五至七根立桿,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60度。剪刀撐的搭接不得小于1000mm,搭接處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斜桿底端與立桿接點的距離不得大于500 mm,剪刀撐最下一對斜桿要落地。剪刀撐刷桔黃色油漆。
5.安全網的掛設方法
外腳手架垂直封閉采用密目網,密目網連接處用同材料的網繩線將密目網綁扎到立桿或大橫桿上,使密目網和架體牢固的連接在一起,要求綁扎孔全數綁扎。在一層和四層分別設置安全兜網,做法同上。
6.腳手架搭設與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7.腳手架拆除:
7.1腳手架的拆除遵循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的原則.
1. 腳手架拆除順序:腳手板 連墻桿 剪刀撐 大橫桿 小橫
桿 立桿 掃地桿
7.3拆除時,先將腳手板傳遞下來,每檔內僅留一塊腳手板反倒下一步,
人站在腳手板上拆除扣件式鋼管架的各構件,拆除完后,將腳手板在下翻一步,如次逐層拆除。
8.質量驗收標準
8.1保證項目
8.2基本項目
8.2.1立桿必須采用對接接頭,角部第一根立桿高度6m,第二根立桿高度4 m,相鄰兩立桿的接頭最少錯開一步架。立桿接頭與相鄰大橫桿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8.2.2相鄰大橫桿的接頭最少錯開一跨,大橫桿接頭與相鄰立桿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8.2.3扣件式腳手架必須用扣件連接,扣件的擰緊力矩為40—50N.M,同時要注意扣件的開口方向,直角扣件開口不得朝下,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8.3允許偏差項目
【教樓腳手架技術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綜合辦公樓方案設計優秀論文12-09
建筑工程方案設計評價中數字技術的運用論文12-03
數字技術輔助綠色建筑方案設計策略論文12-09
采油工程技術措施方案設計論文12-09
高中信息技術教活動設計方案12-09
方案設計范文12-03
慰問方案設計11-30
物流方案設計09-23
方案設計的定義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