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匯編9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一、教材內容分析
《創建和執行查詢》是廣教版《數據管理技術》(選修4)第三章第二節的第一部分內容,是在第一節《數據的排序和篩選》基礎上的延伸與深化,同時也為后繼內容的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持。
數據檢索是數據庫的基本應用。學生在前期學習中已經進行過檢索操作,但并不真正了解數據檢索的原理。本節課讓學生通過創建和運行查詢語句,對數據進行查找、篩選和排序,從而體驗數據檢索的基本過程,了解數據檢索的原理和優勢。
二、教學目標
Ⅰ.知識與技能:
1.知道數據庫中數據表和查詢的關系,理解數據查詢的基本功能。
2.學會使用設計視圖創建查詢。
3.掌握查詢約束條件的設定。
Ⅱ.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建和運行查詢,體驗在數據庫中查找數據的基本過程。
2.能根據任務要求,設置合適的約束條件。
3.能與同組同學交流創建和運行查詢的過程和結果。
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體驗日常生活應用中查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通過學習和使用數據查詢,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數據庫的感性認識。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一年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雖然理論基礎和技術水平存在個體差異,但安排適當,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上節課已經學習過有關數據排序和篩選的知識,對高級篩選排序的設計窗格的操作方法比較熟悉,有利于對查詢的學習,并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
四、知識點學習目標描述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使用設計視圖創建查詢;2.創建滿足任務需求的查詢。
難點:設定查詢的約束條件。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信息技術課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教室內有一臺教師機、一臺服務器和六十臺學生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室系統演示操作,以及向學生發送相關文件。
硬件環境:多媒體網絡教室
軟件環境:Access 20xx、極域電子教室、PPT講稿、“查詢任務導學.dc”、“校本課程管理.db”、學習小組
校本課程管理數據庫包含三張表:學生信息表(學號、姓名、性別、所在班級)、校本課程情況表(課程號、課程名、學科類別、任課教師、學生數、上課地點、備注)、校本課程選修成績表(學號、課程號、成績、備注)。
七、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主要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即從學生熟悉的數據查詢要求引入課題,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數據表出發,驅使學生主動學習、相互協作、相互激勵、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體現以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以便較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與內容。
教材實例是設計中小學信息技術大賽數據庫系統,由于整個選修模塊都是圍繞這個實例進行,為了避免學生產生審美疲勞,我更換了課本的實例,以校本課程管理數據庫為例,進行數據查找的實踐學習,通過年段長、班主任、任課老師、教務處主任和教科室老師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數據進行任務設置,希望通過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在自主探究階段,利用“上機操作”程序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操作后進行評分,學生可以觀看自己的成績,并了解錯誤在哪兒,及時進行修改后,還能再次評分。而且還可以通過“查看成績”了解其他人的任務完成情況,觀看成績并及時反饋。
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同時,教師適時對典型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和指導,對常見的錯誤做出糾正。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及時反饋和及時評價。
八、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識、導入新課
師:前一階段,我們幫年段長設計并創建了一個數據庫,用于管理高一年段學生校本課程選修的情況。由于有部分老師對Access的操作不太熟悉,于是年段長請我們幫老師解決的一些問題(上課前已經將“任務導學-創建和執行查詢.dc”和“校本課程管理.db”發送到學生機的桌面):
先請同學們打開桌面上的數據庫文件“校本課程管理.db”,觀察、思考并完成操作:
問題:六班班主任吳老師想知道她們班有哪些同學選修了校本課程,該怎么做?(可以利用篩選和排序完成任務,鞏固上節課學習的知識)
學生會想到應用篩選的辦法,順利完成任務。
探究:這時吳老師提出:只要顯示選修校本課程的同學的姓名和學號,并且要保存操作結果,該怎么做呢?
設計意圖、依據:借此復習排序和篩選的相關知識,重點復習高級篩選的設計視圖。
通過思考,大部分學生還是會想到應用篩選的辦法,但操作后發現不能解決問題。怎么辦呢?(教師觀察學生操作情況,回答學生疑問。)
請學生到教師機演示操作并說明操作依據。
(探究要求只顯示部分字段,并且要保存結果,于是不能再用篩選,應該用查詢。引出今天的課題──查詢)
然后布置學生閱讀課本P61第1~3段課文,回答問題:什么是查詢?什么時候使用查詢?創建查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隨后,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嘗試完成“查詢一”的操作(之后探究:將創建好的“查詢一”另存為“成績表”,結果如何?為什么?),并學會運行查詢。完成任務一后,填寫學習報告。
然后請學生演示查詢操作,教師點評并介紹查詢設計視圖。(重點:排序、準則)
設計意圖、依據: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既復習了上節的知識,又借用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順理成章導入新課。理解概念、對比提升。通過與篩選的比較,突出查詢的功能優勢。建立單表查詢,建立對查詢的.感性認識。
(二)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師布置查詢任務,學生自主探究,在此期間,教師密切觀察學生操作情況,回答學生疑問,適時演示操作過程,糾正錯誤。
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向教師和同學請教,或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演示錄像。完成每個任務后,及時填寫導學報告。
設計意圖、依據:采用“任務驅動”,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數據表出發自主地分析問題。
啟動“上機操作”程序,按照任務要求進行探究:
任務一:多表查詢及排序(50分)
1)查找所有同學選修的校本課程名稱和考試成績,請將創建好的查詢保存為“成績查詢”;
2)運行“成績查詢”,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每個同學的各門選修成績嗎(如“李奧的各科成績”)?請對查詢進行修改后保存。(提示:利用排序功能。)
生:啟動“:上機操作”程序,根據任務一的要求實踐操作,完成后關閉數據庫文件,單擊“評分”按鈕,查看操作成績。
設計意圖、依據:由單表到多表,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查詢結果排列的無序,引起排序的需求。于是順水推舟學習排序,變結果無序為有序。
任務二:約束條件的設置
請打開剛才創建的“成績查詢”的設計視圖,按以下要求進行修改后保存(③和④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
①查找選修“宇宙與地球”課程的學生的成績,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1”;(基礎)(25分)
②查找選修“網頁制作”課程并且成績不及格的學生?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2”。(提高)(25分)
③查找選修“網頁制作”課程和選修課沒有成績的學生?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3”。(探究)(附加:5分)
生:根據任務二的各個要求實踐操作,完成后關閉數據庫文件,單擊“評分”按鈕,查看操作成績。
設計意圖、依據:任務的約束條件難度在逐步加大。
設計視圖中,“排序”行的下方就是“準則”行,用來輸入約束條件。主要了解邏輯命令“and”和“r”的使用。“探究”設置對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
拓展任務(個性化教學)
④打開“成績查詢1”的設計視圖,如果每門課的任課老師都想知道選修該科學生的考試成績,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再創建一個查詢呢?認真思考,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4”(升華)(附加:10分)
提示:只要修改“課程名稱”的條件即可。但每次都要修改比較麻煩,如何在查詢時輸入條件,得到相應結果呢?請根據課本的實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生:根據課本實例的操作指導,嘗試使用設計視圖建立查詢拓展。完成任務后,學生將 “校本課程管理.db”及“查詢任務導學.dc”利用教學軟件的作業提交功能提交到教師機。
設計意圖、依據:“升華”拓展題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思維更活躍、激發學習興趣。
(三)探究點評、課堂總結
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后,填寫評價表,由學生先自評,課后由組長對小組內成員做出評價,教師根據學生作品的完成情況再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依據:指出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再次明確學習的知識,加強記憶。
九、教學評價設計
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量表
請同學們按照本節課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
評價等級參考:A 優秀 B良好 C合格 D有待進步
操作技能等級:
A 優秀:能夠獨立完成任務,輕松順利完成探究問題,操作很熟練
B 良好:基本能夠獨立完成任務,能主動和小組同學合作完成探究問題
C 合格:參考操作視頻或請教同學后能夠完成任務,在規定時間內能和小組同學合作完成探究問題
D 有待進步:參考操作視頻或請教同學后基本能夠完成任務,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探究,操作不太熟練
設計方案 篇2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設計方案 篇3
一、賞讀封面,引出故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約瑟(課件出示)瞧!這位就是我們今天要結識的外國小朋友——約瑟,旁邊這位是他的爺爺,他和爺爺手牽著手向我們走來了。[出示封面]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這本童話故事書,傾聽有關約瑟的一個美麗的故事。
師: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他的圖畫作者和文字作者都是同一個人,名叫菲比.吉爾曼,她出生在美國,現在住在加拿大,宋珮把這個故事呢,譯成了中文,讓我們中國的孩子都能看得懂。
師:根據封面,你能猜猜這個故事會講些什么呢?
師:到底寫了些什么呢?你一定迫不及待了,我們趕快往下讀吧!
二、閱讀繪本,引導猜測
1、師:書的第一頁叫——扉頁蝴蝶頁,要注意看哦,這個蝴蝶頁是什么圖案,
訓練學生說話說具體( 那是一塊布——那是一塊藍布——那是一塊普普通通的藍布——那是一塊普普通通的藍布,上面還閃爍著“小星星”)
師:故事就從這里正式開始!約瑟的爺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裁縫,“當約瑟還是娃娃的時候,爺爺為他縫了一條奇妙的毯子”,
師:“毯子又舒服,又保暖,還可以把惡夢統統趕跑。”你看,約瑟躺在溫暖的藍色的毯子里,一定每晚都能做一個香甜的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喜愛小約瑟,你看,笑瞇瞇地盯著他看呢,怎么看都看不厭。不過“約瑟漸漸長大了,奇妙的毯子變得老舊了。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舊,好難看,真該把它丟了。”
師:約瑟會說什么呢?
生答。
師:約瑟拿著毯子跑到了爺爺那。約瑟的家分成兩層,上面一層爸爸媽媽住,下面一層爺爺奶奶住,“爺爺拿起了毯子,翻過來又翻過去,(師做動作)爺爺拿起剪刀,開始咔吱、咔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還夠做什么呢?小朋友一起猜猜看。
生答一條被子、一床褥子、一條褲子、一件衣服
師:(一條毯子破了,再做的時候只能做比毯子小的物品),我們看看爺爺是怎么做的(出示課件)。看到了嗎?——一件奇妙的外套 “約瑟穿上這件奇妙的外套,開心的跑出去玩了。路上,好多人看見他的奇妙外套,會說什么呢? 生答。
師:不過,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外套,縮水了、變小了,一點兒也不合身,真該把它丟了!”小約瑟才不愿意呢!他說??
生:爺爺一定有辦法!
師:到了爺爺家,他把心愛的外套交給了爺爺,爺爺拿起了外套,翻過來,又翻過去。“嗯??”爺爺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快猜猜!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生答。短袖、背心、枕頭
師:恭喜你,你猜對了!真是一件奇妙的背心。第二天,約瑟穿著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學。當時的情景可熱鬧了。誰來看著圖把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情景描述給我們聽聽?
生答。
過渡:不過,約瑟漸漸長大了,奇妙的小背心也變得老舊了。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膠,又粘著顏料,真該把它丟了!”犝餉蠢暇傻謀承模小約瑟哪里舍得丟!他說??
生:爺爺一定有辦法!
:由外套變背心,讓同桌交流,然后匯報;由背心變領帶再變手帕、紐扣,提供句式,大膽地讓學生猜想下面的小故事;
約瑟說:“爺爺一定有辦法。”
爺爺拿著( ),翻過來又翻過去。
“嗯 ……”爺爺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
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 )”
最后一個也可以去掉句式,讓學生自己去說,估計學生能把那個句式記住了。也可以進行對話朗讀
師:一顆奇妙的紐扣。約瑟把這顆奇妙的紐扣裝在他的吊帶上,這褲子就不會滑下來了。鏡子里的小約瑟多高興,多神氣啊!可是,有一天,媽媽對他說:“約瑟,你的紐扣呢?”約瑟一看,紐扣不見了!看看媽媽的表情,媽媽該是怎么對約瑟說的?(指名讀)
師引讀:是啊,多令人吃驚啊,出大事了!媽媽對他說??(齊讀) 師接:約瑟一看,紐扣——不——見——了!怎么辦呀?
生接:地上找找看,再找,還可能在哪里呢?
師引讀:他找遍了所有地方,就是找不到紐扣。約瑟跑到爺爺家。約瑟嚷著: “我的紐扣!我的奇妙紐扣不見了!”
師引導說話:嚷叫著,多急啊!小約瑟,紐扣不見了,你嚷什么啊? 生答。
師過渡:多會讀書的小朋友啊!你讀懂了小約瑟的著急,媽媽也讀懂了約瑟的著急,她再也不像以前,老對約瑟說“真該丟了!”,看他的媽媽跟著跑來,說:“約瑟!聽我說。”說什么呢?“那顆紐扣沒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是爺爺也沒辦法無中生有呀!”
師:爺爺難過地搖搖頭,說“約瑟啊,你媽媽說得沒錯。”,爺爺有辦法把破舊的東西翻新、變樣,但是,我也沒辦法無中生有,沒辦法把沒有的東西變出來啊!
第二天,約瑟去上學。“嗯??”約瑟拿起筆來,在紙上刷刷刷地寫著,他說:“這些材料還夠??”夠做什么呢?東西都丟了,怎么還有材料呢?
師:大家想不出來呀,這是很正常的,老師也想不出來。因為它是這樣的出人意料,所以它才成了這么著名的故事。來看一看這些材料還夠什么呢?“還夠寫成一個奇妙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爺爺一定有辦法’”。你看這個故事的開頭就是它的結尾,結尾就是它的開頭,這個故事就像一個完美的圓。喜不喜歡這個故事?
4、故事結尾,設置疑問,引導學生自由創編故事。
師:想知道約瑟的紐扣掉哪里去了么?
師:這個故事啊,不光給我們描畫了約瑟的一家,還有小老鼠一家子。中間有個小老鼠坐在一個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好像讀著什么。那個椅墊子圓圓的,就是約瑟丟掉的那顆——(紐扣!)再看看小老鼠的頭巾,小老鼠的小背心,小老鼠的背帶褲,你發現了什么?
生:都是用藍色的布做的。
師:他們怎么會有這些藍色的布料的'呢?我們來找找看。找一找,這個圖畫在哪里?看,你看原來啊,是約瑟家的布料,掉到了老鼠的家里。
師:這個故事真是太有趣了,兩個世界,兩個故事。這真是奇妙啊!(翻書)剩下的布被老鼠媽媽拿去做成哪些東西?小老鼠的一家過著什么樣的日子
呢? (學生和同伴自由創編故事。)
三、繪本延伸
師:在這個故事里,小約瑟感受到了爺爺的愛,他非常珍惜爺爺的愛。一塊普通的布料在爺爺的手里就變成了奇妙的毯子,然后,拿起剪刀開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就變成了外套、背心、領帶、紐扣,這些奇跡全都是爺爺創造的,因為他有慈祥的愛心和靈巧的雙手。其實,這些奇跡都是很多的長輩能創造的。那你的爺爺、你的外公他們對你的愛藏在哪里?什么事情讓你覺得他們很愛你?
語言訓練:
約瑟說:“爺爺??”
爺爺拿著( ),翻過來又翻過去。
“嗯 ……”爺爺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
爺爺說:“這塊料子還夠做( )”
設計方案 篇4
主題活動目標:情感與態度:愿意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行為與習慣:做事有計劃。
知識與技能:知道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生活的好處;學會制定暑假小計劃。
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交流等方法進行體驗與探究,學會與人探究。
活動過程及設計意圖:一、小小論壇:怎樣過個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首先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向往的暑假生活,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及存在的問題;然后借助準備的材料讓學生通過比較、討論交流知道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哪些事才是有意義的;最后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知道有計劃有目標地安排自己生活的好處,激發起做事要有計劃的愿望。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暑假暢想:同學們,時間總是過得這么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馬上就要迎來大家最喜歡的暑假了!在這兩個月的假期內,大家肯定有許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就請大家暢所欲言,說一說暑假期間你想做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先不予以評價,只做到心中有數。
2.比比說說: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有兩位小朋友也想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咱們一起來聽一聽。邊聽邊想,你覺得他們倆誰的想法好?
3.幫幫她:玲玲的想法很有意義,不過她也很犯難,正想請大家幫她想辦法呢!怎么回事我們聽一聽。
4.心中的煩惱
暑假就要到了,小朋友們多高興啊!可是小剛卻說他寧愿不過暑假。這是怎么回事?原來,他的父母總是給他報兩三個培訓班,有補習功課的.,也有學特長的,每天都排得滿滿的,小剛說他要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同學們,你有這樣的經歷嗎?你是怎樣解決的?快來幫幫小剛吧!
二、我有我的暑假小計劃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同學們,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讓我們一起幫玲玲制定一份暑假小計劃吧!
2.學生分組討論制定計劃后交流選出最合理的計劃。
3.現在就請同學們動腦想想自己怎樣過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暑假,動手來制定自己的暑假小計劃吧?
4.交流自己制定的暑假小計劃,師生共評。
活動建議:
活動一 小小論壇:怎樣過個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1.教師要向學生解釋說明參與“論壇”就是要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2.學生在交流自己的暑假暢想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發言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學生普遍存在一心只想吃好、玩好的情況。這樣才能在下一環節中重點做好引導工作。
活動二 我有我的暑假小計劃
1.學生在分組討論幫玲玲制定暑假小計劃時,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交流評選時予以引導。如時間的安排要合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體育鍛煉。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份較合理的計劃表。
設計方案 篇5
第一章 總論
1.1 申請項目概述
1.1.1 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
項目名稱:生態畜牧養殖示范園項目
項目承擔單位:嵐皋縣金松畜牧發展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嵐皋縣城關鎮方埡村六組(唐家梁)
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將依托項目區適宜發展生態畜牧養殖的自然條件和喂養牲畜的飼料資源優勢,按照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則,采取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管理手段,逐步形成畜牧養殖、良種繁殖為一體的經營模式,建立穩定的生豬良種繁育和商品豬供給的養殖基地,建設豬舍 12 棟,飼料庫 400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形成年出欄12000 頭三元商品豬,飼養純種母豬1000 頭,純種公豬50頭,年產二元種豬8000 頭,建畜牧草基地1000畝。
1.1.2 項目背景
生態畜牧養殖業是省、市“十一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產業:畜牧業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六大特色產業之一。“十一五”期間,我省將大力提高畜牧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畜牧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把陜西建成西部畜牧強省,根據我省的實地情況,確定了“南豬、北羊、關中牛”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未來 5 年,陜西畜牧業將在增加總量,擴大規模、提高質量上狠下功夫。確保畜產品安全,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提高畜總量。
設計方案 篇6
一、導讀課文,感悟“啟示”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2.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3.默讀六、七自然段,展開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并寫一點兒自己的感受。
4.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5.比較句子,體會“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a)向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b)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6.感悟啟示: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說一說吧!
在學生廣泛發言后,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畫出其中一句話,并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二、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和“道”的意思。
2.朗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先指名說一說,如果學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讓學生填空式地說一說,最后小結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
三、明確要求,啟動“綜合性學習”
1.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安排,說一說活動方式與要求。
2.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
3.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4.課余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及時了解情況。
設計方案 篇7
親子游戲是現在很多家庭和幼兒園都提倡的一種教育方法,它對孩子和家長來講都是很有意義的.,所以,家長要經常和孩子玩一些有意義的親子游戲。
游戲準備:
數字卡片、大方格紙。
游戲過程:
1.將寶寶平時學習用的數字卡片進行打亂;
2.將準備好的方格紙鋪在地上;
3.寶寶從數字卡片中找到數字1,將其放置在方格紙的第一個方格中;
4.媽媽從數字卡片中找到數字2.將其放置在方格紙的第二方格中,使其和數字1相鄰;
5.同樣方法,寶寶找到數字3,按順序進行放置;
6.游戲就按這樣的方式進行,直到方格紙被數字填滿。
游戲總結:
這個游戲中,會讓寶寶感受到和媽媽一起游戲的樂趣,同時還可以讓寶寶更好地認識這些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序問題,這對提供寶寶數學思維很有幫助。
設計方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鍛煉大家與人交流的能力;
2、了解現代大學生的`獻血意識。
二.活動時間:20xx年5月9日(校外) 和5月13日(校內)
三.活動地點: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及其周圍院校
四.活動籌劃:
1、4月16日至22日,活動策劃,討論相關細節;
2、4月23日至30日,搜集獻血的相關資料并制作調查問卷;
3、5月4日至7日,活動前期宣傳階段;
4、5月9日,外校調查活動實踐;
5、5月13日,校內調查活動實踐;
6、5月13日后,活動總結及后期宣傳。
五.活動流程:
5月9日
1、早上8:30,云餐北門集合,集體分成兩組,分別乘車趕往明德學院和三資學院;
2、9:00——11:00,通過采訪和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所在學校的學生進行獻血知識的調查;
3、11:30在指點地點集合,集體返回學校;
5月13日
1、10:10上完課后,全班同學集合布置活動相關事宜;
2、10:40——12:30在云天苑餐廳北門對本校學生進行獻血知識的調查
六.職能分配:
1、策 劃 組 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組織
劉偉超 李相權
2、前期宣傳組 負責制作宣傳傳單進行前期宣傳
尤 浩 侯圣文 朱鵬飛
3、工 作 組 負責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
05020705班全體同學
4、后期宣傳組 負責活動總結及其后期宣傳
呂召燕 洪水金 侯圣文
七.活動預算:
1、宣傳資料和調查問卷:50元;
2、交通費用:60元;
共計:110元。
八.注意事項:
1、做調查時,一定要注意交流方式,切忌起沖突;
2、在外校做調查時,大家務必要注意個人的隨身物品安全。
設計方案 篇9
一、活動目的
展現當代中學生朝氣、活力、團結、進取的精神風貌;展現班級良好風貌,增強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建設和諧校園、和諧班級、和諧寢室;展現學生良好學習風貌,培養文明風尚、學習風氣、精神風采,豐富中學生活;提高班級凝聚力,增進班上同學的友誼,加強學生對身心健康的關注,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組織單位:邊陽中學團委
三、評比對象:邊陽中學初、高中全體團支部
四、活動主題:
月份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班刊主題 “教師節” “國慶節” “志存高遠, 報效祖國” 紀念“12.9” “元旦節”
五、評比內容
1、教師節(老師,您辛苦了、感謝老師)
2、國慶節(祖國,我愛你、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慶祝祖國60周年)
3、志存高遠,報效祖國(學生立志、奉獻社會)
4、紀念“12.9”(以回顧歷史為背景,以熱愛祖國為主線)
5、元旦節(以歡度新年和弘揚傳統文化為主線)
六、評選要求:
1、標題醒目,突出。
2、內容要求豐富、新鮮、健康、充實,緊扣主題。
3、主題鮮明,健康向上,有教育意義。
4、字跡工整、不潦草,無錯別字。
5、插圖美觀,不花里胡哨,且與本期黑板報內容相符合。
6、美觀大方、創意新穎,色彩協調、圖文及裝飾布局合理。
八、活動進程:
1、各班在每月20—25日把班刊出好,28日進行檢查.
2、每月29日對評分結果進行張貼公布.
3、每月30日評選出優秀黑板報班集體并進行表彰.
九、相關說明
1、設計班級黑板報作品不允許抄襲他人作品(包括框架布局、文章內容、圖片、文字、圖標等)。
2、連續4次獲獎且無其它重大違紀事故的'班級,可直接被評為的度優秀團支部并給予頒發獎狀、獎金和獎品。
3、各班級要高度重視每月的黑板報評比,精心準備,認真完成。
十、獎品設置:
一等獎1名 獎狀+獎金(40.00元)
二等獎2名 獎狀+獎金(30.00元)
三等獎3名 獎狀+獎金(20.00元)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7-21
設計方案(精選)09-26
(精選)設計方案11-04
經典設計方案12-05
教學設計方案03-04
網絡設計方案07-24
消防設計方案08-04
設計方案模板08-06
設計方案格式11-03
實用的設計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