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環節的普遍問題與對策論文
摘要:近年來, 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雖有深化, 但由于高校教學經費來源已不再是單一的財政撥款方式, 籌資經費渠道越來越多樣化, 使得高校的財務管理遇到新的挑戰, 財務關系日趨復雜化, 高校的財務管理面臨的已不再是簡單的資金收、支處理, 而是全面核算、監督、控制資金的有效運作問題。文章針對目前階段, 各高校及附屬機構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分析問題原因, 提出方法, 改善措施。
關鍵詞:高校; 財務管理; 問題; 改善措施;
我國的高等學校, 既需為國家培養高端人才, 又要提升院校科研能力, 還要爭取橫向科研經費收入排名, 多方壓力, 需要領導有責任擔當, 有創新發展的眼光, 也需要管理層人員全員參與, 更多理解和支持財務工作, 及時發現問題, 改進實施措施, 保障經濟飛速發展背景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一、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的財務工作與其他管理層級的工作也有密切相關, 財務管理是高校里各項活動的財務支持。這要求財務部門要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與各部門協同工作, 推進高校整體目標的實現。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學校自籌、社會籌款三部份組成, 提高財務層級的管理水平, 是實現各部份資金優化配置的基本途徑, 而且高校資源也是有限的, 所以要做好預算、調度、分析工作, 實現精細化、規范化管理。
二、我國高校的財務管理環節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 管理系統內部制度存在薄弱環節
部份高等學府的領導對財務管控內控不重視, 導致內、外部審計工作難以實施, 致使資金流入和流出都不去依照財務既定的規范流程, 缺乏必要的審核和記錄, 財務系統不能健康運行。同時, 財務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或工作態度不夠積極主動, 人員本身對內部管理控制的不重視, 在處理相關工作時, 不按照規范流程執行, 采購付款后, 又出現實物資產的記錄不準確, 導致系統數據缺乏可追溯性, 數據失真的情況。
另一種情況, 高校的內部控制的制度不完善, 也容易導致采購環節偏離計劃, 致使采購教學活動需要的.資金不能合理分配, 后期的教學工作難以開展。在高校財務日常管理中, 常常出現科研計劃支出的投入力度不足的情況, 導致科研項目在關鍵階段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 沒有了必要的經濟保障, 就阻礙了科研項目的順利發展。
(二)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來, 一些高校雖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 但常常停留在會議的文件上, 沒有落實執行, 或者制度不科學、不合理, 操作起來有難度。特別是采用集中管理的高校財務體制, 上有校領導, 下有各部門分管財務, 虧損或盈利各部門調整的空間會很大, 容易導致學校整體財務數據失真, 而無法真實反映各部門各項目的財務情況。公辦高校一般都有國家教育部、國家部門、省教育部等三類直屬行政級別的劃分, 不同的行政劃分, 往往導致高校經費來源和收支形式存在巨大差異, 難以實現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
(三) 項目無考評依據
項目績效審計工作未能實質性推動,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尚未建立, 因此沒有對資金的使用績效進行評價的依據。項目的多樣性、復雜性、專業性, 導致其無法簡單地由統一的評判標準去衡量。橫向項目雖然資金來源非政府撥款, 但也應制定績效考評標準體系, 并實施績效考評。對項目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考察、測定和記錄。定期作出績效考評結果的分析與評定。
(四)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復雜性
近些年, 我國各類高校管理模式的逐步放開, 校屬資產總額不斷增加, 高校的資產管理形式與資產構成也漸漸出現多樣性和復雜性, 這就要求高校的資產管理模式也要跟上現代高速發展的財務管理要求。現在全國各地高校自主辦學和設立二級研究機構的靈活性逐漸加大, 許多高校在全國各地設立了二級院系部門, 此類部門在人、財、物的日常管理上也享有一定的自主權。在此情況下, 常常出現的問題也很多:資產閑置、重置、浪費嚴重, 重視采購輕管理、重視金額輕實物的現象普遍存在, 缺乏科學規范的資產清算及評估方法等問題, 又不聘評專業的評估機構定期做評估。管理的人員甚至從未受過資產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專業培訓, 各部門也沒有從思想意識的高度認識到: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不容忽視, 它是學校發展的物質基礎和衡量一個學校辦學規模和教學科研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
三、加強高校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
(一) 加強內控意識, 選對管理方法
高校領導如果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工作, 做到細化財務控制標準, 并制定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規范制度, 定期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分析, 建立標準數據系統, 就能顯著提高資金結算管理的整體效率。管理組織對日常事務及性能進行檢測查, 并指導具體工作。財務辦應綜合分析市場物價波動情況, 出具預算審核建議, 細化落實指標, 也及時將審批結果及時反饋到申請單位, 校領導應該在高校財務管理活動中做好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工作, 做好人員培訓, 積極引用計算機軟件賬務處理工具, 推動財務系統電算化, 并由專業計算機網絡維護人員定期對財務軟件進行升級, 提升財務數據準確性和計算效率。實現學校財務內部會計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二) 構建良性的高校財務管理體制
1.落實領導職權, 高校財務的最高管理者, 須認真審定各項目各部門的年度預算, 提出方案與規劃, 并愿意主動對財務收支的可靠性承擔相應的責任。各高校的校長和二級附屬院所, 也要認清自己的權利, 協調好各級員工關系, 明確職務和權利。特別是財務部門的總會計師人員, 作為管理全校財務工作的重要協助者, 要參與到全校財政方案、規劃、決策等關鍵工作中去, 盡力優化學校財務制度, 能夠提出財務體制改革性設想, 主動推進財務人員隊伍建設。
2.優化運行機制, 合理配置財務資源, 完善績效評價機制。許多高校是采用減少二級財務核算機構的設立, 集中核算的方法來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精簡管理人員, 實現人員效益最大化。在整個院校系統內統一財務制度, 在組織機構、人員分工、業務記錄方式等各項財務事項上保持一致性, 這樣更有利于全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運行。
3.重視財務管理隊伍建設。各行各業需要具備優良品質、扎實專業知識、不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這些人才應具備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 善于處理各方關系。只有緊跟時代步伐, 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 保證高校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三)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審計制度
在預算環節中引入績效考核理念, 關注預算, 也重視產出, 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納入考核全過程, 提高資金配置的有效性。而事后能將績效評估的結果及時整理、歸納、分析、反饋給執行單位, 要求根據預算和結果, 改進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強支付責任, 也總結經驗, 安排好以后的預算。項目結題后, 及時聯系審計部門實施效益審計, 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四) 按不同情況管理高校固定資產
高校應有獨立的資產管理機構, 并配備與規模相適應的專業管理人員, 來統一管理資產的采購、使用、購置和報廢。對經營性資產與非經營性資產實行分類核算, 區別管理, 建立和完善收益分配制度, 確保資產增值、保值。對大型儀器設備要建立嚴格的可行性論證, 對其購置的理由、效益的預測、安裝和使用物權法件都要做到預先有分析、事中有對比、事后有總結, 克服采購的盲目性。同時要選用適合本校資產管理要求的軟件系統, 使各部門之前信息可以共享, 隨時掌握資產使用、閑置情況, 使高校資源達到最優化組合、配置、使用。實現高效率、信息化, 避免重復購置、積壓浪費。
四、結語
改進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是目前我國所有高校面臨的任務, 近年中央教育部也牽頭啟動了各高校的資產清查工作, 但由于高校采購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存在多樣性, 及高校附屬機構與地方政府合作的特殊性, 高校資產統一管理制度還有一定的困難。但在未來, 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飛速發展下, 必將給各級高校財務管理帶來新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徐光輝, 王今哲.現階段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究[J].中國市場, 2016 (08) .
[2]黃舒平.淺析高等院校財務管理若干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外企業家, 2015 (04) .
[3]鄒紅霞.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管理視野, 2013 (08) .
[4]劉鳳超.我國公立高校財務風險與控制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 2013.
【高校財務管理環節的普遍問題與對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