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影像物理學試題及答案
《醫學影像物理學》是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發行張澤寶著作的實體書。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醫學影像物理學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醫學影像物理學試題及答案(一)
1、診斷用X線機
是基于X線透視原理的影像診斷設備,通過攝片透視兩大類X線設備與技術適當選擇及綜合應用,適用于全身各系統,包括呼吸、循環、泌尿生殖、骨骼、中樞神經和五官等疾病的檢查,可提供重要的和確切的診斷信息,已成為臨床醫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份。
2、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CT)技術
自70年代初開始在臨床應用以來,經過多次升級換代,由最初的普通頭顱CT機發展到現在的高檔滑環式螺旋CT(spiralCT;helicalCT)和電子束CT(electron beamCT;EBCT)。其結構和性能不斷完善和提高,可用于身體任何部位組織器官的檢查,因其密度分辨率高,解剖結構顯示清楚,對病變的定位和定性較高,已成為臨床常用的影像檢查方法。
3、數字減影(DSA)技術
是80年代繼CT之后出現的一種醫學影像學新技術,是影像增強技術,電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與常規的X線血管造影相結合的一種新的醫學檢查方法,也是數字X線成像技術之一。
DSA是基于順序圖像的數字減影,將未造影的`圖像和造影的圖像分別經影像增強器增強,攝像機掃描矩陣化,經模/數轉換成數字化,兩者相減而獲得數字化圖像,最后經數/模轉換成減影圖像,其結果消除了整個骨骼和軟件組織結構,濃度很低的對比劑所充盈的血管在減影圖中顯示出來,具有很強的對比度。用于機體各系統器官的血管造影,并廣泛應用于臨床。
4、磁共振成像技術
磁共振成像(MRI)設備,通過測量構成人體組織的元素原子核的磁共振信號,實現人體成像。由于計算機的飛速發展,使磁共振計算機體層(MRCT)在醫學影像學上得以應用,成為人體測量的新工具。MR成像解剖面定位完全是通過調節磁場,用電子方式確定的,是于20世紀70年代末繼CT之后,借助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圖像重建數學的進展和成果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醫學影像技術。因此能完全自由地按照要求選擇剖面圖,MR成像不用電離輻射。對顯示解剖結構和病變較敏感;除了能進行形態學研究外,還能進行功能、組織化學和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該技術在20年的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顯示它的強大優勢和所具有的潛力,使之成為目前發展最為迅速的醫學影像技術之一。
5、超聲成像技術
超聲成像設備分為利用超聲回波的超聲診斷儀和利用超聲透射的超聲計算機體層兩大類。超聲診斷儀根據其顯示方式不同,可以分為A型(幅度顯示)、B型(切面顯示)、C型(亮度顯示)、M型(運動顯示)、P型(平面目標顯示)等。目前醫院中用得最多是B型超聲診斷儀,俗稱B超。利用超聲多普勒系統,可實現各種血流參量的測量,是近年來廣泛應用的又一種超聲技術。
6、核醫學成像技術
核醫學成像是一種以臟器內外或臟器內正常組織與病變之間的放射性差別為基礎的臟器或病變的顯像方法。是通過有選擇地測量攝入體內的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γ射線,實現人體成像。此類設備主要有γ相機、發射型計算機斷層(ECT)、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體層(SPECT)和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體層(PET)。
(一)γ相機既是顯像儀器,又是功能儀器,是一種無創傷性的診斷儀器。(1)通過連續顯像,追蹤和記錄放射性藥物通過某臟器的形態和功能,進行動態研究;(2)由于檢查時間相對較短,方便簡單,特別適合兒童和危重病人檢查;(3)由于顯像迅速,便于多體位、多部位觀察;(4)通過對圖像的相應處理,可獲得有助于診斷的數據或參數。臨床上可用它對臟器進行靜感式動態照相檢查;動態照相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檢查。
(二)發射型計算機斷層(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
(1)ECT是繼γ相機之后,又一重大發展的核素臟器顯像儀器,其基本原理是在體外從不同角度采集體內某臟器放射分布的二維影像,而后經計算機數據處理重建,并顯示出三維圖像,并可獲得臟器的水平切面(層面)、冠狀切面及矢狀切面或一定角度的剖面影像;不僅可以使定位準確,提高質量,還可為定量分析提供有關數據。
ECT的主要特點是:A、可做體層顯像,定位準確;B、可用來分析臟器組織的生理、代謝變化,做臟器的功能檢查。
(2)SPECT有兩種類型,多探頭型(亦稱掃描機型)和γ照相機型。多探頭SPECT的探頭由多個小型的閃爍探測器組成。γ照相機型的SPECT是由高性能、大視野、多功能的γ相機和支架旋轉裝置,圖像重建軟件組成,可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采集數據。SPECT具有γ照相機的全部功能;加上各種新開發出來的放射性藥物,從而在臨床上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SPECT在動態功能檢查或早期診斷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3)PET是在現代核素臟器顯像技術中處于前沿的一種新儀器。不僅克服了平面顯像的缺點,而且大大地促進了核醫學的發展,被認為在核醫學上奠定了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PET可以用人體物質組成元素(如15O、11C、13N等)來制造放射性藥物,特別適合作人體生理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對腦神經功能的研究有獨特之處。所獲得的圖像是反映人體生理、生化或病理功能的圖像,被稱為"生化體層"或"生命體層",圖像清晰、真實。
作為核醫學成像設備與技術發展的新動向,PET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它是目前唯一能提供神經活動信息的醫學儀器。
醫學影像物理學試題及答案(二)
1-1 產生X射線需要哪些條件?
答:這個題目實際上把高速電子轟擊靶產生X射線這一事實在條件上予以明確。首先要有產生電子的陰極和被轟擊的陽極靶,電子加速的環境條件即在陰極和陽極間建立電位差,為防止陰極和陽極氧化以及電子與中性分子碰撞的數量損失,要制造壓強小于Pa
1-2 影響X射線管有效焦點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響有效焦點大小的因素有:燈絲大小、管電壓和管電流、靶傾角。
1-3 在X射線管中,若電子到達陽極靶面的速度為1、5?10ms-1,求連續X射線譜的最短波長和相應的最大光子能量。 答:此題的思路是由動能公式8?4的真空環境,為此要有一個耐壓、密封的管殼。 1mv2求出電子的最大動能,此能量也是最大的光子能量,從而求出2
8最短波長。但當速度可與光速c=3?10ms-1相比較時,必須考慮相對論效應,我們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出
運動中電子的質量
此題的結果告訴我們,管電壓為73、8KV。反過來,如果知道管電壓,求電子到達陽極靶表面的電子速度時,同樣需要考慮相對論效應。
1-4 下面有關連續X射線的解釋,哪些是正確的?
A、連續X射線是高速電子與靶物質軌道電子相互作用的結果;
B、連續X射線是高速電子與靶物質的原子核電場相互作用的結果;
C、連續X射線的最大能量決定于管電壓;
D、連續X射線的最大能量決定于靶物質的原子序數;
E、連續X射線的質與管電流無關。
正確答案:B、C、E
1-5 下面有關標識X射線的解釋,哪些是正確的?
A、標識X射線是高速電子與靶物質軌道電子相互作用的結果;
B、標識X射線的質與高速電子的能量有關;
C、標識X射線的波長由躍遷電子的能級差決定;
D、濾過使標識X射線變硬;
E、靶物質原子序數越高,標識X射線的能量就越大。
正確答案:A、C、E
1-6 影響X射線能譜的因素有哪些?
答:電子轟擊陽極靶產生的X射線能譜的形狀(歸一化后)主要由管電壓、靶傾角和固有濾過決定。當然,通過附加濾過也可改變X射線能譜的形狀。
1-7 影響X射線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X射線在空間某一點的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垂直于X射線傳播方向上的.單位面積上的光子數量與能量乘積的總和。可見,X射線強度是由光子數目和光子能量兩個因素決定的。影響X射線強度(量與質)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射線的質不變、量增加,X射線強度增加;增加管電壓,X射線的質和量均增加,X射線強度增加;提高靶物質原子序數,X射線的質和量均增加,X射線強度增加;增加濾過,X射線的質增加、但X射線的量減少,X射線強度減少;增加離X射線源的距離,X射線的質不變,X射線的量減少,X射線強度減少;管電壓的脈動,X射線的質和量均減少,X射線強度減少。
看過“醫學影像物理學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了:
【醫學影像物理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醫學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醫用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油層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固體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半導體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1
普通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
物理學中的群論試題及答案04-02
原子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1
普通物理學試題及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