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有缺陷的人物勵志演講說

時間:2022-12-09 10:24:49 勵志演講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缺陷的人物勵志演講說

  但凡天才,總是不免要面對內(nèi)部與外部的危機。天賦的異秉,豐富的情感,敏銳的感觸,深入的思考,代價是感知比常人更多的困惑與痛苦,因此他們每每敵視這個世界——至少難與世界妥協(xié),也因此遭到世界的敵視。蘇軾在《賈誼論》里說:“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可謂一語斷盡。李賀、葉芝之夭亡,凡·高、海明威之自絕,大抵皆出于此吧。

有缺陷的人物勵志演講說

  蘇軾自己,就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他完全知道天才的危機,在這篇文字里,他檢討了“天才”的缺點,認為他們的抑郁不得志很大程度上乃是咎由自取,一如賈誼。賈誼二十出頭就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文帝還想把他升擢為公卿,遭到群臣強烈反對,說他“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最后被貶為長沙王太傅。賈誼遭到忌恨,無非是年紀太輕,才華太高,升遷太驟,打破了廟堂原有的平衡,又試圖著手進行“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這些有動搖國本嫌疑的改革。他少年得志,不懂得隱忍待時的道理,一遭挫折,又不免過于自憐。就像蘇軾批評的:不善處窮。所以再也沒能恢復文帝對他的信任,轉任梁懷王太傅后,因為梁懷王墜馬而死,他悔恨沒有盡到責任,哭泣歲余而終。蘇軾在《論》中說他:“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真是說透了天才們的毛病。

  他提出與此相應的人生對策,自然是“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愛其身”,“謹其所發(fā)”,事實上,蘇軾自己就是這么做的。詩僧參寥曾經(jīng)在給蘇軾的挽詩中說:“峨冠正笏立談叢,凜凜群驚國士風。卻戴葛巾從杖履,直將和氣接兒童。”在蘇軾身上,剛烈與溫和的性情被完美地熔鑄在一起。他持入世之節(jié),懷出世之想,學釋學道,熱衷養(yǎng)生,一生無論如何顛沛流離,都恬淡處之,就是嘗試去解決個人與世界的矛盾,達成自由與圓融。

  他最終活到64歲,也算是一種成功吧,但是這也不意味著他完全解決了矛盾。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與世界完全妥協(xié),那也就不是他了。所以他始終還是政治派系惡斗里的一個被踢來踢去的皮球,不斷受到攻擊與誣陷。他自知“受性剛褊,黑白太明,難以處眾”,按照他侍妾朝云的說法,叫做“一肚皮不合時宜”。

  臨終前不久所作《自題金山畫像》上,他寫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正是他動蕩一生的寫照。

  不過《賈誼論》的重點不僅在于探討天才自身的缺點,更多的是代天才發(fā)出對世人的哀告,只是這一層意思,他說得更委婉罷了。他花了很多筆墨來批評賈誼的缺點,一句“深悲生之志”,才是他寫這篇文章的動機。他說:不是才能難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來實在困難。希望君主如果得到像賈誼這樣的臣子,就該知道他們有狷介的操守,“一不見用,則憂傷病沮,不能復振。”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博弈論創(chuàng)立者納什,是個精神分裂癥患者,頒獎委員會最終力排眾議,把獎項頒給了他早年取得的成就。主席林德貝克認為:持反對意見的人提出來的理由,比如納什是一個數(shù)學家,在四十年前就對博弈論失去了興趣,患有精神疾病,都是與主題無關的東西。……“總之,拒絕向一個從學術角度上看最應該得獎的人頒獎,是毫無理由的。”如今通過電影《美麗心靈》,世人才熟知了這一段傳奇。

  這種傳奇,在如今中國的環(huán)境里,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發(fā)生?當一個人的才能完全被量化、細化、物質化的時候,那些有缺陷的天才如何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機會?

  總之,天才必有缺陷,生存能力可能比一般人還不如;天才要磨煉自己,社會要寬容天才。其實,“天才”并不容易定義,合時宜者不是天才,天才者不合時宜,最要命的卻是沒有天才的才情,卻有天才的毛病,以鬧鬧不合時宜來表示自己是個天才。相比之下,真不如老老實實當個普通人的好。但是,社會多一些寬容度,容忍一些異端的存在,卻是產(chǎn)生天才的土壤。這一點,準沒有錯。

【有缺陷的人物勵志演講說】相關文章:

勵志故事之缺陷04-06

一個工作狂的向上成長勵志人物說05-12

我慶幸有個很貪玩的爸爸勵志人物楊紅櫻的故事05-12

人物勵志故事精選04-07

人物勵志故事04-02

有你,真好人物作文12-19

大師演講玩幽默的勵志人物故事05-11

有話對你說初中作文04-18

心里有話對你說作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