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勵志電影《荒島余生》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
如果我被拋到了連蛇鼠都不存在的荒島,我要掙扎著活下來,但也許我沒有活下去的能力與運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僅供參考。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篇1
“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電影《荒島余生》中的主人公查特如是說。
查特是一位聯邦快遞公司的員工,他是一位敬業的員工,視時間為生命。為了工作,他不得不和心愛的女友凱麗長期分居。在一次飛行途中,飛機失事,墜入海中。查特大難不死,卻不幸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在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查特沒有任何求生工具。為了生存,他竭盡所能。可是,荒島上的生活不但艱難,而且孤獨。
在荒島上,從失事飛機上,飄來了幾樣東西,其中有一個排球。查特用排球做了一個玩偶。在荒島上,查特只有兩個精神寄托,一個是他自己用排球做的玩偶,查特管它叫“威爾森”;另一個是他女友凱麗的送給他的懷表,懷表里,有一張x麗的照片。在漫長而孤獨的日子里,威爾森和女友的相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威爾森和凱麗的相片伴隨著他。查特在時隔4年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歷經艱辛的查特,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堅持,為自己做了一個木筏。查特對威爾森說:“我一定要活著,無論如何我要繼續保持呼吸,即使已經沒有了盼望的理由。”在海上漂流了5000公里之后,在查特虛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終于,有一艘船,救起了他。
在海上漂流途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好伙伴——用排球做的玩偶“威爾森”。為了救助即將失去的威爾森,查特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命地試圖游到威爾森身邊,終因體力不支,眼睜睜地看著威爾森理他遠去。失去了威爾森,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伙伴的查特,淚流滿面地躺在木筏上。 一遍又一遍地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你!對不起,對不起……”
影片的后半段,僥幸生還的查特回到人間。卻發現,自己心愛的女友凱麗,已經結婚了。查特再次勇敢地面對人生的又一次打擊。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篇2
電影這個東西,好像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階段看過之后,你會有不同的感覺。昨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美國電影《荒島余生》,其實說重新看有點慚愧,對于這部電影只是對一些片段有點模糊的印象,其他記憶全無。
《荒島余生》是由湯姆漢克斯主演,是20xx年的電影。在荒島中選擇有兩種生和死,生比死困難多了,而即使選擇了生你也有可能死。亦如我們的人生,我們最終是殊途同歸,只是在這條行進的路上,是怎樣的選擇。
影片中最打動我的不是,在荒島中主人公是怎么求生的、怎樣生存的,而是一些細小的片段。比如當和主人公相依為命的“威爾遜”離他而去的時候,主人公查克無助、痛苦和希望破滅。其實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威爾遜”是什么,只是一排球,是一只沒法再普通的排球。這個排球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微不足的東西,而主人公心目中它就是救命的稻草,是活下來的精神支撐。這也表明人是群居動物,孤獨生存的時候心中也是要有個伴的,不管這個伴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
絕處逢生的事情很多,在查克的身上也發生了。當他萬念俱灰的時候,生的機會來了,他被救了,回到了現實社會。但是這個現實社會已經和他離開時完全不一樣了,愛人已是他人妻。人還是從前的那個人,曾經的愛也都還在,只是一切都無法回到從前,這比在荒島求生還要孤寂,在人群中行走卻已失去了方向。
影片的最后查克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
說說主人公查克的感情,查克有個非常相愛的女友凱莉。在最后一次出行的時候,他答應女友“除夕夜”肯定回來。然而乘坐的飛機無情的把查克拋在了太平洋的孤島上,和漫無邊際的大海為鄰了。查克選擇了堅持的活下去,為了心中的摯愛。
查克和凱莉的感情已經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愛情,愛情易碎,而他們的愛情卻是如鉆石一斑,人生有此愛人足以。好好珍惜我們眼前的這個人,當愛沉淀為情的時候,我們兩手相握雖然已沒有初見時的激動和興奮,有點是那一份安全感。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篇3
察克堪稱熒幕上的完美男人,他在荒島生存四年后成功逃離獲救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強健的體魄。
2.豐富的生活常識。
3.頑強的意志力,尤其利用虛擬的WELSON加強積極的自我暗示。
4.極高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感(這使他給自己留下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5.沒有放過求生的任何機會,這包括兩個因素:一是不放棄回家的希望,二是在逃生的機會來臨之前他做好了應有的準備。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6.有情有義。沒有責任感又怎有必要忍受那么多痛苦活下去?
察克并非因為幸運才被獲救,聰明,豐富的求生知識,頑強的意志力才是他生還之關鍵 在飛機失事之前熟練地帶上氧氣面罩并死死抱住救生艇包裹,入水后還能把包裹成功打開,在充氣艇里還會被浪拋來拋去,他懂得死死扣住繩索以免被拋走——說明這些動作都練習過,而且練習的時候他沒有馬虎對待!
到了孤島上,光害怕沒用,解決了喝水的問題之后懂得檢查身邊的環境。先是往海灘兩邊走,看看能走多遠(不忘帶上水,聰明),途中發現山洞一個。兩邊都走不了之后就爬上制高點俯視周圍,這才發現是個小小孤島。
這里有個小細節,他把衣服裹在頭上,身上也披了衣服,應該是為了防止曬傷,真聰明,很可能受過相關的教育。
揀到同伴尸體后幾乎嚇得哭出來,換作意志力薄弱的人早就嚇絕望了,還帶做一串惡夢直至崩潰,而察克取下手電筒和皮鞋后就仔細挖坑把同伴埋了,埋之前不忘把死者錢包里的家人合照放到死者襯衣上口袋里,埋完還刻了墓碑,非常周到。
手電筒的電很快用完,為了生存,察克再怎么愛惜那些快遞包裹還是要拆開它們以便生存。這里有一個細節,察克看見最后一個包裹上有一對天使翅膀,他想了想,沒有打開——直到最后離開時他很認真地把這個包裹裹上防水的救生艇皮綁在筏子上帶走。這個細節我當時很納悶,看到最后我懂得了,那對天使翅膀喚起察克心中的希望,他希望自己能獲救,至少要活下去,活到把這個包裹送到目的地為止。這個行為和察克的敬業精神有正相關,最開始的劇情交代了察克是個超敬業超有時間觀念的快遞工作者。
(我推斷最后那個包裹并非送到目的地,而是送回寄信人家,然后感謝寄信人當時寄了這么一個包裹,成為他生存的信念,因為那個人院子里都是那個翅膀標志,而且察克四年前走的時候是要把美國的貨物往別處運。)
接著是生火那一段。生火的原始動機是求救和烤螃蟹,實際用途在于取暖和夜間在山洞里照明(到后面他都直接吃生魚了,也許是為了節省燃料)。生火的過程是最體現察克意志力的.。他嘗試了幾種方法都不成功,于是急躁不安,在雙手流血的時候終于暴怒,一度放棄。這是一個最聰明的行為發生了——察克把那只不只用來做什么好的排球用血跡畫成一張人臉,然后把排球放在旁邊,讓排球WELSON看著自己生火。他不時看看WELSON,跟WELSON說話,以此來激勵自己繼續嘗試。后來他終于成功了,全靠他想出這么一個方法來激勵自己,那就是在這個荒島上虛擬一個伙伴并通過與它交流來加強自我暗示。
(另外一個支持察克活下去的人是他的未婚妻凱莉,察克每天都默默地看著懷表中的凱莉照片,并在山洞墻壁上畫像。但察克并不與照片交談,那不是此時此刻與他共患難的伙伴,而是他活下去的希望,通俗一點就是精神支柱。)
察克為什么那么離不開WELSON,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通對WELSON說話來整理自己的思路,借助言語表達(形象思維)來促進抽象思維活動。他在墻壁上向WELSON演示自己流落該島后被救回的可能性是多么渺小,他向WELSON講述自己過去的美好回憶(當然少不了對凱莉的回憶),他在扎木筏的緊張時刻向WELSON說明他的進度安排……如果沒有這樣的傾聽者,察克其實很早就會因為超強的孤獨感而瘋狂至死……所以當他失去WELSON的時候才會那么傷心,就像我們傷害了最愿意聽我們說話的摯友一樣。
促使察克決定往海上逃難的關鍵原因除了那張“帆”之外,還有他豐富的生活常識和極強的時間觀念。
他沒有手表和日歷,但能夠通過記錄陽光射進山洞的角度來確定年月;
他懂得怎樣扎木筏,還懂得怎樣把木筏放到水里;
他會利用樹皮來編出結實的繩子,即使最后動用到錄音帶,他也不忘把錄音帶也編成繩子再用;
他懂得利用風向,關鍵是他還通過記錄以及地理常識知道哪個月份刮什么風,而且憑借失事前的信息能夠推算出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逃;
收集淡水和捕魚的本領使他在木筏上生存下來,等等。
最后就是他身上散發的美國精神:百折不撓,不固守,敢于冒險。我們東方人有時難免優柔寡斷固步自封,真要學習一下這種膽大——不是莽撞,而是做好充分準備地試一次!
至于察克回到現實世界之后對待所得所失的那種冷靜理智,我就不多說了。其實回想前面的情節,就會發現察克最后的處理方式的確順理成章。察克最令凱莉傾慕的就是他的成熟、堅毅、果斷、聰明等男性優點,正是他所擁有的這些優點才使他活到被救的一刻,也正是因為他擁有這些特點,他才會忍著強烈的傷感把凱莉送回他丈夫身邊。
知道什么時候犧牲,并優雅地做出犧牲,這才是成熟的標志。
還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細節,就是在回家鄉的飛機上察克很認真地對他的老朋友說,當你最困難的時候我不在,我感到很抱歉,我應該在你身邊支持你的。一個剛從荒島逃回現實的人有如此責任感,人生得此一友足矣。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荒島余生》勵志電影04-04
勵志電影《荒島余生》觀后感04-05
荒島無法余生高中作文04-01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方案04-20
《荒島余生》的教學設計方案04-19
《荒島余生》觀后感12-08
荒島余生觀后感10-09
《荒島余生》觀后感15篇12-21
荒島余生觀后感范文3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