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應用科技大學模式下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論文
在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發展階段后她方性高等院校特別是新辦本科院校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轉型使人才培養滿足企業行業發展要求。基于這樣的背景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先于2013年初召開了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的相關會議會議就開展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進行了討論根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關于應用科技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工作分工及工作會議的通知》全國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所高校參加了首批改革試點行列這一改革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差異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革契機。與歐洲應用技術大學產生的經濟社會背景相比我國勞動力市場中技能型人才短缺、學術型人才偏多的問題與當時的歐洲發達國家所處的社會經濟背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處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因此,刻不容緩。應用科技大學人才培養主要突出實踐性,教育部在印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在這一試點改革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
一、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廣東白云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中設置了課內實訓、專業能力綜合訓練、企業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訓項目,實踐教學課時占到總課時的35%左右,但是實踐課程中較多的是驗證性的實驗和定向性的基礎研究,教師還是從學校到學校,密切聯系企業管理實踐的不多,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效果不好。具體原因如下:
1.部分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實踐教學激勵機制不健全積極性不高。一方面通過歷次的學生評教結果綜合來看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的實踐經驗和系統的企業管理專業知識是任課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學生有對教師所具有的直接經驗轉化成他們的間接經驗的需求而廣闊的知識面、樂于幫助和指導學生、口頭表達、溝通、思想性、教學方法與技巧這些對任課教師來說是常規的要求。而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形式單一理論性的東西太多課程與管理實踐結合較少,同時由于校企合作還不夠緊密,生接觸企業和企業管理人員較少更沒有機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對企業采購、生產、經營等環節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校薪酬制度和職稱評定缺乏對實踐教學的傾斜導致教師缺乏開發高質量實訓項目的動力。
2.課程間的實踐教學環節銜接不夠。工商管理專業普遍設置了不同的實驗課程,但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聯系課程實訓重復度較高。目前普遍采用的仿真實訓平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企業管理實踐整合不同課程的實訓環節使學生在模擬情景下進行管理工作實際操作從而對工商管理的相關業務有真實的體驗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仿真課程相對缺少在真實場景下的一些隱形或無形規則的限制,導致學生對同一規則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學生參與度較低,教學效果離預期水平還有一定距離。
3.實習基地開發過程中主體責任不明晰企業動力不足膠企合作深度不夠。基于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版期以來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認識加上企業外實習基地運行管理模式落后、主體責任不明確、實習經費投入不足、缺乏相應法規和政策的支持、用人單位直接效益少等原因造成用人單位接納實習積極性偏低伺時字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很難接觸到和專業相關的實習工作內容導致實習時間和實習效果難以保證廈接影響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的特點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簡稱FH)發展時間較早焙養的人才具有很強的實踐傾向而且能靈活調整以適應變化的就業市場具有較強的代表意義。綜合來看其實踐教學體系成功之處如下:首先是實行模塊化教學增大學生選課的自主性,強化專業知識學習和企業實踐的對接其次是實踐教學目標多元化,如要求具備獨立完成專門實驗和應用研究的能力、了解專業知識的在企業文化背景下運作模式、實現工學交替等。第三是企業和學校深度結合的“雙元制”,FH注重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全程參與強調校企協同育人。學校基于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進行教學將職后教育向職前教育延伸岸生需要以頂崗實習的形式在企業進行專業技能學習,用專業知識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畢業論文采用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真題真做”模式。最后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企業工作經歷是解決企業實踐管理問題的高手、能手和巧手。
三、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改進
1.進一步整合資源實現實踐教學體系的模塊化。工商管理的學科特點與學生接觸管理實踐的有限性決定了實踐教學在管理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認為實踐教學體系是由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所構成的整體。今后需要根據應用科技大學課程設置的“模塊化”理念整合、優化現有課程實踐資源,將現有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重構、藕合成創新與創業與實戰演練模塊、企業綜合運作模塊、企業子系統的基本運作模塊、管理方案設計、企業基本認知能力等五大模塊
2.采用網格化管理強化第二課堂對實踐教學的支撐。結合網格化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各個專業指導平臺和學校網絡教學系統為基礎組織本專業的知識競賽、暑期社會實踐、專家學術報告、征文比賽等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也為師生交流提供很好的渠道。活動由學生自行組織、安排可以鍛煉學生組織、協調、溝通能力碰撞思想火花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以網絡平臺為基礎積極推進跨學校、跨學科、跨專業學生活動的開展為相關的科研活動創造有利條件。
3.創新產學合作機制建立“四導師”模式實現校企協同育人。首先在專業學習平臺的基礎上建立、優化實踐教學管理組織體系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其次,以現有的行業商會合作為基礎努力開拓校外社會實踐教學基地加快實踐教學改革在實現點的拓展的同時實現面的擴張逐步完善“3+1”教學改革。最后,建立“四導師”模式加圖2所示,明確相關主體在實習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改革薪酬和職稱評定制度,強化對實踐教學的激勵,促進校企協同育人的實現。
校企雙方還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校外實習質量監控體系,共同組織參與對學生校外實習的考核、管理與監督。為此可以借鑒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思想,以構建CIPP為基礎,細化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影響評價、成效評價和可持續性評價等一級指標的觀測點對實習質量進行全過程、全員和量化管理。
4.改革考核體系,推行MOOC,加強職業能力拓展構建實踐教學信息管理系統。在課內實踐教學環節中河以借鑒德國“學習負擔”的理念,改變傳統的結果考核導向,強化過程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引入“N+2;考核模式細化課程考核指標強調考核的過程管理在畢業論文方面要求論文的切入點不要“寬而泛”而要“小而實”立足于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與實習工作相關的、在日常管理中接觸到的小型問題多開展應用研究。
課外實踐環節要加強網絡課程建設和信息系統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的體制和機制,以MOOC模式為基礎,微課為基本手段,將相關專業課程碎片化、模塊化充分利用云空間和移動互聯平臺構建虛擬課堂和學習社區,實現遠程教學和課堂翻轉將課堂教學向實習過程延伸實時解決學習在實習過程中所碰到的專業問題,促進專業教學和企業實踐教學的高度融合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探究應用科技大學模式下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論文】相關文章:
CDIO模式下農林院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論文05-11
基于三螺旋理論的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職前訓練模式構建探究論文05-12
探究行業性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特色建設論文05-12
淺析學前教育專業《大學語文》差異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論文05-12
探究電力營銷的計量系統應用方案論文05-12
畢業設計實踐教學模式探討論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