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故宮的歷史的讀書筆記

時間:2024-10-17 09:24:07 讀書筆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故宮的歷史的讀書筆記

  1908年,當三歲的愛新覺羅溥儀被慈禧召到紫禁城的時候,他無法預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將和這座宮殿聯系在一起了,明黃色的城墻鎖住了他的自由,只剩下無盡的寂寞,有人評論電影《末代皇帝》稱“所有的離開你都趕不上,所有的門你都打不開,所有的人都是撒謊者。”

故宮的歷史的讀書筆記

  北京的存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西周初年薊國在此建都,之后遼代以此為南京,金朝以此為中都,最后元、名、清三個大一統中央王朝在此建都達600多年之久。紫禁城,這座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皇宮,在1925年被政府稱為“故宮”,意思是前朝的皇宮,深深地吸引著我。

  《故宮史話》是《中國史話》系列叢書中的一本,這是一套普及歷史知識的叢書,而本書就是專門介紹故宮歷史知識的,包括故宮的天文風水和建筑構造的聯系,以及不同建筑中的人文軼事、政治變遷。本書的作者姜舜源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研究中心的高級編輯,他從考據處罰,結合實景,將故宮的歷史和人文寫得有理有據,極具可讀性。

  一、故宮為什么叫紫禁城?

  1、“紫禁城”這個名字和古代的天文學有關。

  戰國時期有一本石申寫的《石氏星經》,里面記載了天空的中央有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垣,其中紫微在天空的中央,是天帝的天宮,太微垣是天帝的布政地方,天帝的宮殿就叫做紫宮。

  所以從古至今,各朝代的統治者都把皇宮和天文聯系起來:比如漢代未央宮另一個名字是紫微宮;唐朝的長安城中建有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這3處宮殿和天空中的三垣相匹配。

  2、皇帝的居所稱為“紫禁城”最早源于唐朝。

  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李賢在給《漢書》作注解的時候寫下了“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王者立宮,象而為之”,從此才開始把皇宮稱之為“紫禁”。

  我們在古詩里也常聽到這個詞,比如駱賓王的“紫禁終難叫,朱門不易開”,還有白居易的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3、故宮在明朝被稱為“紫禁城”。

  現在北京的這座明清故宮是在元朝大都的宮殿基礎上建造起來的。元朝的時候,皇帝把中央紫微垣的位置讓給了中書省,明朝則恢復了紫微垣的地位,并把這座宮殿成為“紫禁城”。

  二、600年間,太和殿為何規模縮小了一半

  太和殿是紫禁城里面遭受火災和重建次數最多的宮殿,最開始的名字叫奉天殿,在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始建造,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之后一共4次遭遇火災,又四次重建,也就是在這一次次重建中,規模越來越小。

  1420奉天殿剛建成的時候規模最大,“廣三十丈,深十五丈”,也就差不多有95.10米長,47.55米寬,現在的南京十三陵中還保存著奉天殿的模型。

  第一次火災發生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5月16日),離竣工不到半年的時間,重建直到19年后才開始,并于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年)九月完成。

  第二次火災發生在重建后的116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5月11日),原因是遭雷擊導致的,火災后,打掃現場是個大工程。而且因為自從上次重建后的100多年里再也沒有動過,到底大殿是如何構造的沒人知道,研究恢復方案就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來木匠根據大殿構造的基本原理,對比火災后剩下的木材,才把圖紙恢復出來。

  這時候又有一個問題,采伐這種大殿的大木非常不容易,于是嘉靖皇帝決定縮小規模,殿內的柱子也從楠木換成了杉木,整個大殿質量大幅度下降。第二次重建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工,然后更名為“皇極殿”。

  第三次火災距離第二次重建35年,發生在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8月1日),由于國庫沒什么錢了,拖了很久,28年后才重建,并于1627年竣工。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時候,大殿沒有被毀滅,但已經破敗不堪了,到了清朝順治二年才進行了修繕,這一次又把它更名為“太和殿”。

  第四次火災發生在清朝,并且清朝只有發生了這一次,時間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1月4日),這時候全國都處于戰爭狀態。又過了三年,康熙才下了指示要采集木材,但是由于明朝連年開采,各地的楠木資源快要沒了,最后是不管大的小的能用的不能用的,都運到了北京,光運送木材就足足花了6年時間。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清朝取得了雅克薩戰役、烏蘭布通戰役等多次勝利,于是重建太和殿,兩年后竣工。

  大小對比

  通過比較初期的奉天殿和太和殿的模型大小,可以發現明朝的奉天殿是占滿了整個臺面的,而太和殿宮殿和臺基的比例嚴重失調,這也是宮殿縮小的結果。

  三、故宮里的建筑和人文

  1、角樓

  紫禁城城墻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座角樓,它們建造于明朝,造型奇特,是故宮里最復雜的建筑,最佳觀賞角度是站在護城河外,遠遠地看去,角樓和倒影互成風景。

  2、金水橋

  走進午門就能看到5座由漢白玉砌成的虹橋,除了雕刻精美的欄板和柱子,金水橋的奧秘就在這走進來的過程中。

  從昭德門、貞度門的外側到金水橋的外側,再到午門中門,兩條直線夾角是60°,而從昭德門、貞度門的內側到中橋的夾角也是60°,60°是人類的最佳視域。當你站在午門中門口舉目看去,真好是太極門、昭德門、貞度門的全景,移步換景,等走過金水橋的中橋,,留在你眼里的最佳建筑就只有太和門了。

  3、午門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聽到“推出午門斬首”,但是實際上,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明清朝代常在這里舉行戰爭后的獻俘儀式。至于秋審處死囚犯的地方,那是在西側的懋勤殿,皇帝在這里用朱筆“勾到”執掌生殺大權。

【故宮的歷史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歷史是什么小說讀書筆記11-23

穿越歷史看孔子讀書筆記12-09

有關《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12-08

故宮文章-關于北京故宮作文11-27

故宮的作文03-14

寫故宮的文章-關于描寫故宮的文章11-26

從軍機處看內閣的歷史變遷的讀書筆記03-11

介紹故宮的作文11-14

寫故宮作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