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念的奇跡》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正念的奇跡》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正念的奇跡》讀后感1
這本書是在回家的路上,堵車的時候聽完的,這本書給我最直接的幫助就是,今天雖然堵了1個半小時,但是開車過程中沒有爆發“路怒癥”,而且沒有很辛苦的感覺,越發想完整的看一遍了。
聽過之后,我對知行合一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我隱約知道了我焦慮、急躁的源頭,它不是過去也不是將來,而是每一個當下。
樊登老師舉的2個案例我都印象深刻,因為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其中一個案例是關于工作和家庭,我就經常會在工作的時候想孩子,而在家陪孩子的時候又會不斷地在操心工作的事情,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經常會抱怨,在單位忙到很遲,回到家還要照顧孩子,甚至連孩子都會嫌棄我的.心不在焉。
雖然我感覺很無辜,我竟無言以對,因為事實就是如此。我沒辦法跟家人解釋我在上班的時候都在想著孩子,我更沒辦法解釋我在陪孩子的時候卻在操心工作。
另外一個案例關于工作和修行,我經常會覺得現在每天的工作比較多,導致我壓根沒有時間修行來提高我自己。這跟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矛盾與糾結經常伴隨著我,這讓我一度很痛苦。案例中提到:工作中一樣可以修行,工作也是一種修行!聽完這個瞬間感覺如釋重負,對啊,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我一直在修行,只是我自己不曾察覺。
《正念的奇跡》讀后感2
《正念的奇跡》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句話是: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奇跡?不是能夠騰云駕霧、踩風火輪,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專注于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狀態。
通過讀正念的.奇跡這本書,讓我的心境更加清明和幸福,慢慢的進入了《當下的力量》這本書中所描述狀態:放下小我的執著,分別心,評判心,二元論,對錯,好壞,有無,高低,富有貧窮等,而是平靜的接受當下發生的事情,并享受其中。
作者舉了幾個例子:洗碗時就享受洗完過程,享受鍋碗瓢盆交響曲,而不是抱怨妻子(或者丈夫)沒干活,不開心;陪孩子寫作業,就安心高質量地陪伴,不去擔心工作,看新聞,收拾屋子,刷手機,其他事情;看電影就享受電影帶給我們的各種感官沖擊;掃地就掃地;洗澡就洗澡;總之就是回歸當下。
正念其實就是安住在當下,能讓人們能與負情緒和平相處,有了這一理念,就如同聽音樂,曬太陽,與美好的事情連接,冥想,祈禱一樣讓自己煩亂的思維回歸到當下。
人的痛苦就是因為有執著,對發生的事情不接受,排斥認為這種事情怎么會發生在我的身上,看不透周圍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空,都是念頭。
能時刻保持正念狀態,將心安住在當下很難,正因為難,去練習才有挑戰,有趣,有意義,生活才會變得多姿多彩變。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正念的奇跡》讀后感3
樊老師在做飛機時,身旁坐著一位優秀的大企業家,他看到樊老師看金剛就問問:小伙子你怎么看金剛經呢?
樊老師回答:您知道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嗎?
他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可能是一個人永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位企業家在大眾看來已經是非常優秀的人了,可他依然有求不得的苦。而樊老師則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覺得自己不應該承擔痛苦的痛苦!在生活中,很多人安慰他人失戀時,說的可是頭頭是道,可如果自己失戀了,就覺得自己是天下最痛苦的人,自己不應該失戀、不應該這么痛苦才對。
覺得自己不應該痛苦,想讓這種痛苦盡快消除掉,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正念。專注于此刻,保持警覺和清醒,這就是正念。
保持正念有很多方法,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數呼吸
吸氣時,在心里數一
呼氣時,在心里數一
吸氣時,在心里數二
呼氣時,在心里數二
如果忘記數到多少,那就重新從一開始數就行。保持正念,也是可以生氣、難過的,只是生氣時知道自己生氣了,知道自己難過了,必須得像照顧孩子一樣,慢慢得照顧負面情緒,那么,最后,都會隨之而來,隨之而去…
學會把持住自己的內心,無論做什么事,先關注這個出現的.問題,而不是關注這個問題出現了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結果,如此一來,內心就會放平緩,反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一個人要做很多事,很難都做到的時候,最好是把能做到的事先做了,把能做到的事做到最好,那逐漸的,各種各樣的事也就能做好了。
【《正念的奇跡》讀后感】相關文章:
《正念之道》的讀書筆記05-12
蝸牛的奇跡作文04-02
早起的奇跡讀后感11-04
奇跡中的奇跡,盛大公司的迅速崛起小學作文05-02
有關奇跡的句子勵志的04-09
有關奇跡的勵志名言04-09
奇跡作文怎么寫04-02
奇跡作文怎么寫04-01
關于奇跡的哲理故事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