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伊始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并不覺得有多大的意義,無非是兩物之間的比較。但看完這本書后,這兩物都有它的象征意義。
文中有這么一句話: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他指的是斯特里克蘭,一個貫穿整本小說的人物。他在他四十七歲時放棄了他原本作為證券經紀人的安定生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繪畫,他的生活從小康直線過渡到捉襟見肘、風餐露宿。最后在他死后,以天才畫家出名。故事寫得很真,大部分是作者親自見識的,但更多的是作者從與他有往來的人口中聽述的。就如同作者所說,斯特里克蘭算不上是一個偉大的人,甚至是一個自私,善于冷嘲熱諷,令人厭惡的怪家伙。
在他四十多歲的某天,他無故與妻子分離,理由是要去畫畫,之后他在巴黎定居,一度窮困潦倒,認識了善良憨實的畫家斯特羅伊夫,斯特羅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剛開始就發現他是個天才,尊重他,珍惜他。盡管斯特里克蘭嘲笑他畫資愚鈍,對他的關心毫無感激之情。斯特羅仍一次次不計前嫌地關心他。直到斯特里克蘭因生病奄奄一息,當時他們還吵了一架,善良的斯特羅將他接到家里照顧,甚至讓自己妻子委身照顧他,將家里積蓄給他養病買補品,結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斯特羅的妻子愛上了斯特里克蘭,并提出要和他走。可憐的斯特羅不在乎這段荒唐的事而依舊愛他的妻子,提出把他的房子給他們住,悲慘的故事總會以悲劇結尾,他妻子死于自殺,斯特羅失掉了精神支柱。
讀到這里,我們或許會恥于斯特羅的懦弱,他守護不住自己的愛人,而對于不在乎自己的人卑躬屈膝,又或許會對他的遭遇扼腕嘆息,誰說善定有善報,不過斯特羅的出現仍舊給了這本書一抹純凈之風以及不含雜質的善良。本書將兩類人進行了戲劇性的對比:從一始終欣賞斯特里克蘭的斯特羅,認為他的畫絕無僅有,還有一種是得知斯特里克蘭出名后,畫作開始值錢時,千方百計地得來以及后悔當初沒多留幾份的人。
斯特里克蘭的某句話詮釋了亙古不變的真理:夢想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有人認為放棄安定生活尋求漂泊是種愚蠢的決定,但是引用文中第五十章最后一段: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某種條件下,過一種讓自己最開心的生活,自己始終處于寧靜淡泊之中,難道就是生活成了亂麻嗎?而且,成為一名年收入一萬英鎊的著名外科醫生,再娶上一個漂亮的太太,難道就是成功的標志嗎?我想這取決于你對生活賦予什么意義,取決于你對社會應盡什么義務,取決于你對自己有什么要求。所以,有這種想法的人只會看見滿街的便士,而看不見頭頂上最為皎潔的月光。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相關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的讀書筆記12-09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經典語句摘抄12-07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04-14
《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12-08
《月亮與六便士》的讀書筆記12-09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09-25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心得最新09-19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2-09
《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生哲理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