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觸摸春天》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觸摸春天》讀后感1
讀了《觸摸春天》一課后,我知道了安靜雖然雙目失明,但她還是很熱愛生命。
讀了“她走的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這一句,我知道了安靜經常來這里淋浴春光,已經熟悉了這里的道路。
我還讀了“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一句,我知道了安靜雖然看不見了,但她的心是光明的,從中,我可以看出安靜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中的.每一天,她不會自暴自棄,而是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因為她知道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我們擁有健康的體魄,應該爭取時間好好學習。和安靜比起來,我們非常幸福,因為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而安靜卻沒有。我們可以看見美麗的春天,而安靜卻看不見。
我們要以安靜為榜樣,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觸摸春天》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觸摸春天》。
讀完后,我很震撼,一只活生生的蝴蝶,被一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吸引,讓那個盲女孩感受到了春天。在盲女孩張開手指的那一刻,蝴蝶一定在她的心上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
父母給了我生命,我們可以虛度我們的年華,白白浪費我們的青春,我們也可以仔細的規劃它,讓我們的.這一生過的有意義,做一個有用的人。
這篇文章還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生命,不虛度每一寸光陰,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觸摸春天》讀后感3
我常常想:盲人是怎樣感受世界的美呢?
海倫凱勒是英國著名的盲人作家,她可以用手摸出樹葉精巧的對稱圖形;春天,她也懷著希望撫摸樹木的紙條,想找到一個芽蕾,那是大自然在冬眠之后蘇醒的第一個征兆。總之,她可以摸出大自然的一種奇妙。 聽和聞也可以幫助盲人感受世界的美,例如:聽見小鳥快樂的叫聲;聽見北風呼呼聲;聞見野花的香味;聞出醋的酸。
我是個正常人,我可以用眼睛看出世界的`美。而盲人卻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也許正是盲人需要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所以他們反而會更加能體會到世界的美麗。
《觸摸春天》讀后感4
語文書里,有一篇讓我受益匪淺的文章----觸摸春天。它雖然只有2頁,但它讓我真正領悟到了生命的意義。
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位十一二歲的盲女孩,她叫做安靜。她并沒有因為看不到所有的東西而感到一點點遺憾。她仍然在春天里的公園里流連,去尋找光明。無論我們是否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編織出一個多姿多彩的繽紛世界。
《觸摸春天》讀后感5
讀過觸摸春天這一課我知道了:每個人都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要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多姿多彩。生命就像一個玻璃杯,等著我們一點一點去盛滿美味的果汁;生命就像一張白紙,讓我們在上面添加色彩。
課文講了一個盲女孩—安靜的故事,并表示了安靜雖然是個盲童,她的眼睛雖然看不見春天,但安靜卻用心靈來感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家旁邊也住著一個和安靜一樣的小女孩兒—文文。她從小就失去了雙手,但她從來也沒有埋怨過什么人,因為她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她也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我們要好好的使用它,不能白白的糟蹋它。即使我們是蠟燭也要:“蠟炬成灰淚始干”;即使我們死后連尸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即使我們是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
讀過《觸摸春天》一課,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生活的權利, 身為盲童的安靜和雙手殘疾的文文都能如此身殘志不殘,更何況身體健全的我們呢? 同學們,加油!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放飛夢想,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創造出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春天,編織出屬于我們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觸摸春天》讀后感6
今天,我們學習了《觸摸春天》,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盲女孩安靜走在她整天流連的公園,用她那美好的內心世界去感受春天,感受那藍天白云,感受那美麗的沾有露珠的月季花……就在這時,她的雙手悄然合攏,竟然捉住了蝴蝶,這真是個奇跡,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居然捉住在花叢中穿梭的靈巧的蝴蝶。我讀這個故事時深受感動,小女孩安靜是個盲童,但是她沒有在生活中自暴自氣,而是微笑得面對生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說了小女孩安靜的故事,有使我想起張海迪和霍金大師。張海迪 5 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后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 15 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而霍金大師在1962年在牛津大學完成物理學學位課程,搬到劍橋大學功讀研究生,卻在體檢中被診斷患有遠動神經元疾病。
全國現有各類殘疾人總數約6000萬人,其中聽力言語殘疾 20xx萬人,智力殘疾 1182萬人,肢體殘疾 877萬人,視力殘疾 877萬人,精神殘疾 225萬人,多重及其他殘疾 782萬,對他們來說有一個健全的生體是多么遙遠的望啊!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美好生活,要對生活充滿樂趣。總之我讀了《觸摸春天》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
《觸摸春天》讀后感7
我讀了《觸摸春天》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鄰居的小女孩安靜,她是個盲童。
春天來了,小區的綠地上花繁葉茂。桃花開了,月季花開了。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早晨,作者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的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的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我幾乎要喊了出來”,因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著一只花蝴蝶。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擾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安靜。我仿佛看見了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了。”安靜心靈的窗戶并沒有關閉,她是在用全部身心來感受整個世界。在她的內心深處,同樣是明媚動人的景色,因此“我”被感動著。
從女孩“穿梭”、“停下”、“伸手”、“攏住”這一系列動作中,讓人感動,這不是一個盲童能做到的',所以說安靜攏住蝴蝶是個奇跡。這神奇的靈性來自安靜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是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力量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
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生產、熱愛大自然的女孩子,卻是一個盲童。
《觸摸春天》讀后感8
今天,我們學了課文《觸摸春天》,我也被主人公安靜感動了,也懂得了一個道理。
這篇課文寫了小女孩安靜感受春天,她雖然是個雙目失明的人,但不像別人那樣從不出門,她仍然那么樂觀,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麗。身體上的不足并不能影響安靜,因為她有一顆好奇的`心。
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把握春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出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繽紛的春天。這樣,安靜雙目失明又算得了什么呢?她有權利和正常人一樣,感受春天。
是啊!只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就一定能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觸摸春天》讀后感9
讀了《觸摸春天》這一課,我覺得有點難以理解。它講述了一位盲童安靜的 一次全新體驗——親手捉到了一只蝴蝶。
我覺得安靜的心靈十分樂觀、向上,她雖然眼睛看不到一切,但她用心去感受、觸摸整個世界。生理上的障礙并沒有阻擋到她對生命的`熱愛,她堅強,用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體驗到正常人所無法感受到的極大樂趣。
讀到安靜,讓我聯想到美國盲人作家海倫· 凱勒。她雖然很小就雙目失明了,可她對生活的憧憬、向往克服了她對生活的恐懼。經過付出比常人多幾十倍、幾百倍的努力去學習,寫出了很多著名的作品,終于成為婦孺皆知的作家。
所以,安靜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堅強的女孩子,她沒有失去對生活的渴望,憧憬,用觸覺去抓到了這只蝴蝶。
沒錯,這是一個心靈的飛躍,一個新的飛躍!
雖然安靜是個盲童,可是她用她那非凡的毅力,對生活極度的渴望,超過了所有的同齡人!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觸摸春天》讀后感10
大自然不可能永遠都是春天,但人的心靈里永遠可以擁有自己光彩奪目的春天。
《觸摸春天》講述了小女孩安靜雖然是個盲童,但她用心靈感受春天。她看不見外面的世界,但她用雙手去觸摸春天,用心靈去體驗生活的美好,用雙手去觸摸她的希望。
我想,像安靜一樣,不向命運低頭,熱愛生命的人還有很多。
貝多芬是個音樂家,他一生共寫了32首奏鳴曲,九部交響曲,被世人稱為"樂圣"。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尤其在他50歲時,他耳聾嚴重惡化。對一個音樂家來說,再沒有比這一打擊更沉重的了。雙耳失聰限制了他的鋼琴演奏。令人震驚的是,病魔沒有打倒音樂家的'意志,也就在這段時期,他創作出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命運》交響曲。
一位作家說過:"生命對于人只有一次,你可以好好的利用它,你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這一切全由你自己決定。"是啊!熱愛生命,不向命運低頭的人才會永遠擁有春天。你看,一粒香瓜子掉進磚縫中能長出小芽;飛蛾被打中了不斷地掙扎,終于又飛了起來…因為它們都有求生的欲望,因為它們都有對生命的向往。
誰都不可能永遠留住春天,但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只要你有頑強的精神,不屈的意志,美好的春天會永遠屬于你!
【《觸摸春天》讀后感】相關文章:
觸摸春天作文03-02
觸摸春天作文04-04
感受觸摸春天作文12-02
觸摸春天小學作文12-07
精選觸摸春天的作文4篇04-25
精選觸摸春天作文3篇05-27
精選觸摸春天的作文四篇05-17
【精選】觸摸春天作文四篇05-22
觸摸春天作文經典【15篇】11-03
精選觸摸春天作文4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