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米》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細米》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米》讀后感1
寒假里我讀了曹文軒先生的《細米》,橙黃色的封面,大片大片的金黃色,一個少年呆呆的在稻田前守望。他把《細米》中的人物描寫的生動形象,令人迷戀。
文中有單純頑皮的細米,有令人敬佩又溫柔細心的.梅紋,還有懂事可愛的紅藕……梅紋仿佛就像一個來自天國的女孩兒,有著純潔的心靈、溫柔的笑容。這些帶給的是一個桀驁不馴的鄉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長歷程,讓細米從一個調皮的孩子,變成一個懂事的少年;讓細米從一個連藝術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變成了一個懂得去了解藝術`創造藝術的男孩兒。
讀這本書時,最吸引我的是關于細米的生活,在稻香渡中,有清新的空氣,牛羊們響亮的嗥叫,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享受著快樂的童年。他們能在水塘里捉魚,在田地里摘豆角,河塘里挖蓮藕,蘆葦叢中撿野鴨蛋。夏天甚至可以整天浸泡在河里,還可以在田野上盡情撒歡。再看看我們的生活,城市霧霾緊鎖,到外都是汽車排放尾氣。還有,我讀了《細米》之后,發現做任何事情只要細心去觀察,總有其不同之處。例如,在我們眼里,毛驢長得都是一樣的,但用細米的眼光看毛驢,卻沒有一點相似之處,也許這就是細米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吧。
這本書并沒有用城市做背景,也沒有用高貴的人做主角,而是用鄉村來做背景,用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間少年,鄉土風情、鄉野本色,雖然沒有城市小說那么有特點,但有一種獨特的鄉下味道,是一種獨特的寫作手法,我們應該學習。
《細米》讀后感2
我讀的書是曹文軒的《細米》。《細米》里寫了一個叫杜細米的男孩。雖然他有許多陋習,而且表現也不太好,但卻沒有失去男孩子應有的調皮的天性。自從女知青梅紋來到稻香渡后,細米的`習慣就慢慢地被她影響著。
在“風也吹,雷也打”這一章中,我從“不一會兒,太陽就上來了,一上來,就很較勁,滿世界熱烘烘的,一眼網不到邊的麥田仿佛在陽光下燃燒。”“鋒利的麥芒將梅紋的手、胳膊,甚至是臉,都已拉下一道道細細的看不出來的傷痕,一沾水便火辣辣地疼,好像灑了辣椒水。”這些句子中體會到農村生活的艱辛,而且明白了碗里香噴噴的米飯是來自于農民們辛苦勞動四、五個月才換來的。
在“樹上的葉子就是我的家”這一章中梅紋發現細米有雕刻的天賦后,便用自學的雕刻知識教細米。梅紋的爸爸是個木匠,她小時候經常在爸爸的雕刻室里看他雕刻,所以懂一些雕刻知識。最后細米的作品被藝術館拿去展覽了。從這一章中我又體會到了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愿意下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因為我不僅懂得了要珍惜糧食,更多的是增加了對好詞好句的積累和提高了課外閱讀的理解能力,使我的作文水平錦上添花。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要我們認真閱讀好書,誰都能寫出精彩的文章!
《細米》讀后感3
“細米”我輕輕地讀著,心中有著一個又一個的疑問:這本書為什么叫細米?細米是誰?這本書講了細米的什么事?我百思不得其解,帶著種種疑問,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這本書,貪婪地讀著……
少年細米生來就是一個愛臉紅的男孩兒,他與表妹紅藕兩小無猜,一同長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飄來一葉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飄來了一群仿佛來自天國的女孩。這些從蘇州城里來這里插隊的女知青,給平靜的鄉村帶來了一股新鮮而迷人的氣息,而其中的梅紋姑娘以她純凈而溫柔的情感與精神力量,使細米這個桀驁不馴的鄉野之子步入了新的成長歷程。書中深諳人情與人性的微妙,寫就了一段可以與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優雅的筆調完成了一個少年的心靈雕塑,安寧的村落、寂靜的麥田,旋轉的風車、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鴿子、雪白的蘆花、裊裊的炊煙,與四季優美的鄉村風景一道參加了這個東方少年的成長加冕禮。
在這個故事中,梅紋是一個在苦難中堅韌不拔,在風雨中頑強成長的.女知青,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課程,強忍失去雙親的痛苦,拖著病體,為孩子們上課,努力的想讓細米在雕刻的藝術路上勇往直前。由于梅紋的堅持,細米不斷雕刻技術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贊。梅紋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細想想我自己,也許缺乏的正是這種堅持的精神,我應該向梅紋學習:要做,就做最好,不能半途而廢!
《細米》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曹文軒的《細米》,讀完后深受感動。
作者曹文軒,1954年1月出生于江蘇鹽城,他是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以前,我曾讀過他寫的《草房子》,今天有幸讀了他的另一作品《細米》。
《細米》這本書講了細米,本來是一個單純的男孩子,和其他所有鄉村里的孩子一樣,他愛臉紅,喜歡在田間和同伴嬉戲。然而隨著來這里插隊的女知青的到來,這個叫梅紋的女子,改變了他的生活。
在書中,細米這個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是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梅紋的.出現。細米的爸爸看梅紋干不成粗活,就讓梅紋做了小老師,也是細米的老師。后來,梅紋發現細米對雕刻很感興趣,也很有天分。便親自培養他雕刻。在梅紋的指導下,整天在木桌上用刻刀亂刻來發泄自己心情的細米,漸漸的變成一個擅長篆刻的細米,認真學習的細米。
讀到這時,我想起了我打乒乓球的事。我每次遇到比我強大的對手時,我都會感到有點氣餒,想:哎!好強大的對手,看來我要輸了。哎!反正要輸了,還不如主動棄權呢!但隨后又想想,萬一我能打嬴了呢?不試試怎么知道呢?就這樣,經歷了許多場后,我現在也能成為成功者。雖然有時也失敗了,但我知道了,要勇敢,要努力,要自信!
讀完《細米》后,我覺得,不管做什么事,還是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不要低頭,都要勇于面對,放手一博,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細米》讀后感5
《細米》這本長篇小說書的作者是曹文軒,這本書描寫的是鄉村故事。是一個蘇城的女知青和一個鄉村男孩的親情故事。
少年細米生來就是個愛臉紅的男孩,他與表妹紅藕兩小無猜,一同長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飄來一葉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飄來了一群仿佛來自天國的女孩兒。這些從蘇城里來這里插隊的女知青,給平靜的'鄉村帶來了一股新鮮而迷人的氣息,而其中的梅雯姑娘以她純凈而溫柔的情感與精神力量,使細米這個調皮淘氣的鄉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長歷程。
小說深音入情與人性的微妙,寫就了一段與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優雅的筆調完成了一個少年的心靈雕塑。安寧的村落、寂靜的的麥田、旋轉的風車、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鴿子、雪白的蘆花、裊裊的火煙,與四季優美的鄉村風景一道參加了這個東方少年細米的成長加冕禮。
細米和梅紋從沒見過,可一次偶然讓他(她)們成為了姐弟。雖然他(她)們不是同父同母的姐弟,但兩人的親情卻勝過親姐弟。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要做好孩子》中的金玲和幸幸、《青銅葵花》中的青銅和葵花,他們雖然不是一家人,但品德卻一樣高尚。
從此以后,我要多多幫助那些單親、無親家庭的孩子,讓他們也因愛而感動。
多一人,多一份力量,大家一起行動吧!
《細米》讀后感6
當興致勃勃地看完《細米》這本書后,我心里總是感到惋惜,千言萬語好似也解釋不清。
生在稻香渡的少年細米,是個很愛臉紅的男孩,他與表妹紅藕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可就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飄來一葉白帆,上面乘坐著一群長得美若天仙的女孩,這是從蘇州城里來這兒插隊的女知青。在這些女孩中,唯有那年齡最小而最美麗的女知青—梅紋,給細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這么一個女孩兒使細米這個桀驁不馴的鄉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長過程……
在這本書中,還屬主人公細米令我過目不忘。細米有個特殊的本性,他總是在無聊的時候,拿著削筆的小刀在木板、書桌、墻上,甚至是床板上刻些景物,雖說并不那么精致,但仔細去看,總能發現出許許多多不同的“世界”,充滿了童趣和天真,這滿滿的“作品”正刻畫出細米的處處心聲,可在大人的眼里,這屬于破壞。認真回想回想,世上還剩多少兒童的記憶里是擁有幼時那歡快吶喊的?里面沒有任何事跡,連回聲都沒有,那個無聲的世界里,沒有生活的飽滿豐趣,沒有“咯咯”似銀鈴的笑聲,沒有自己真正的思維想法,他們好像都被封鎖了起來,完全處于被動的世界,再深深吸一口氣,哪里是濃醇的米飯味和泥土的.芳香味兒?都說鄉村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用喜怒哀樂感化冰凍的心靈,用大地媽媽的哺育促進成長,鳥兒的音韻又再次使衰退的音樂之聲再次復活。
從細米身上,我學到了許多,他具有一個孩子應有的天賦和快樂,同時充分發揮,也讓我暗暗羨慕。
《細米》讀后感7
今天讀了《細米》這本書,算來算去,這已經是我讀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的第六本書了。當我讀到知青梅紋下鄉插干活時,令我記憶深刻,不能忘懷。
梅紋與其他幾個女孩一樣,都是從城里下鄉插隊的知青。到了農村,都要學干農活。而正值麥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知青們都要下地割麥子。而那些女知青生長在城市,下地干農活要從頭學起,而對于年齡最小的梅紋,干農活更是一種折磨,割麥子也是第一次。
由于梅紋手腳太慢,每當別人割了七八行時,她卻連兩三行還沒有割完,就已經氣喘吁吁了,所以她有時累得早上都不吃飯。媽媽十分心疼梅紋,于是每天讓細米在第二節課后為她送飯,看得別人十分羨慕。
農村人和城里人就是不一樣,村里人割好幾行都不帶喘氣,但城里來的女知青割半行就要站起來休息一陣子。那么可想而知,如今如果體驗一下知青的感受,肯定還有許多人堅持不到一兩天就回來了,更別說堅持到最后。現如今我們在家里都是父母眼中的小金花、小太陽,家里人對我們關懷備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使得我們的自立能力非常差。想想真慚愧,自己就是如此,從小媽媽什么也不讓我干,家里的活她都一個人包了,而如今,我自己還不回洗衣服,不回做飯,而提到農村大舅家的表姐,媽媽常說她8歲已經什么家務都會做了。
因此,自己也要從現在做起,學會自己動手,學會獨立生活。
《細米》讀后感8
我最近讀了一本曹文軒寫的《細米》。
細米本來是一個單純的男孩子,和其他村里的孩子一樣,他愛臉紅,喜歡在田間和伙伴們嬉戲。然而隨著來這里插隊的女知青的到來,改變了他的生活,這個女子叫梅紋。
那天,稻香渡的人都聚在大河邊,緊張而又興奮的等待著。他們知道過不了多久會有一批女知青來到稻香渡,然后會被分到指定的家庭去,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分到的。然而,細米的`家卻沒有分到。為此細米傷心極了。后來,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使細米的家也有了一個女知青,她就是梅紋。
自從梅紋來到細米家,細米從一個調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少年;從原來藝術是什么都不知道,變成了現在已經會慢慢會創造藝術!梅紋教了他太多太多。
細米再梅紋沒來之前,常常拿著小刀在他的課桌上,他家的木板門上課刻啊刻,刻他所看到的一切。梅紋后來發現了這一切,于是,決心教細米學雕塑。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細米的雕塑水平一天一天的在提高。
在生活上,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像細米學雕塑一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努力把事情做好,做得更完美。
《細米》讀后感9
細米,讀了他我知道:細米是好樣的,是個響當當的男子漢!
為什么要這么形容細米呢?我從內心深處感到細米很堅強,文章中有這樣一個典型的故事:“梅紋是蘇州來的知青,梅紋的父母不幸溺水而死,梅紋去為爸媽辦后事去了,去了很長時間沒回來,細米就坐在家門口等著梅紋,有一次,他看錯了人,以為那個女孩是梅紋,就追上去,不了把臉磕破了,流了很多血,細米依然不放棄”從這段就能充分地體現出細米很堅定,臉割破了要,換了我,我只會哇哇大哭,而細米沒有!后面,更讓我感到震撼:梅紋終于回來了,可是她大病了一場,細米聽母親說河里有一種魚能治好梅紋的'病,那是一個寒冬,外面非常的冷,細米偷偷的借來了魚網來到冰面上打魚,細米為了能撈上一條能夠救命的金鯉魚,她的手被鋒利的冰片劃破了,流出了鮮血”從這我體會到:在那樣的環境下能撈上罕見的金鯉魚是十分困難的,讀到這,一股寒流仿佛穿過我的身體。細米還很有毅力,在別人撈不上的情況下,別人會放棄,而細米卻堅持到底。細米不疼嗎?疼啊,可他堅強。
我已后也要做一個堅強的好孩子!
《細米》讀后感10
今天,我讀了曹文軒的《細米》,讀完后我感到感慨萬千。
這本書主要講了細米生活在稻香渡,一天,一群蘇州城來的女知青來到了這里,幾經周折,細米家得到了一個名叫梅紋的女孩。細米一家對梅紋很好,細米的爸爸是校長,他看梅紋干不了農活,便叫梅紋做了老師。后來,梅紋發現細米有雕刻天分,便極力地培養他,教他雕刻。在梅紋的開導下,細米終于從一個桀驁不馴的鄉野之子步入了新的.成長歷程。
讀完了《細米》這本書,我覺得它字字句句之間流露出的思想就是做事要堅持不懈,不能夠半途而廢。在困難面前,要勇敢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就像我在寫作業時,遇到難題,要勇敢面對,開動腦筋思考,不能退縮。就算做不對,也不要放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還從書中懂得了,要相信自己,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解決。就像我在做題時,有時不太確定,就不敢下筆,把題空在那兒了,可是我的想法幾乎就是正確的。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我一定要相信自己,大膽地下筆,相信我是最棒的。
通過讀《細米》這本書,我明白了:成長要努力,成功靠自己,勝利在自己手中。
《細米》讀后感11
今天我有幸拜讀了著名作家曹文軒《細米》這本書,精美的外觀和吸引人的小說簡介讓我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了,仍覺意猶未盡。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叫做細米的男孩兒和兩小無猜的表妹紅藕一起長大,日子如清水般的慢慢的流著,然而有那么一天從大河的那一頭飄來了一只白帆船,船上載著一群仿佛是來自天國的女孩,這些是從蘇州來的知青,他們的到來給原本平靜的鄉村吹來了一股清新的氣息,讓人們驚喜萬分,其中最小的女知青梅紋用她那溫柔純凈善良的精神力量,讓西米那個調皮搗蛋的鄉村之子有了新的成長過程。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少年細米,細米是一個愛發現、天生大膽的孩子,他敢于創造、聰明、什么事情都敢于嘗試,梅紋就是抓住他這一性格特點讓她有所轉變。這本書以特殊的手法寫就了一段能與日月同輝的'情感故事,以優雅的方法完成了一個少年的心靈雕塑。
這本書就像心靈的梳子,一點一點梳去了心中的輕浮,安靜下來,細細感受一份曹伯伯給我們的純美——寧靜的村落,寂靜的麥田,旋轉的風車,細細的蘆葦,河中的小船,裊裊的炊煙,四季美景和鄉村生活結合在一起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細米》讀后感12
曹文軒老師的純美小說我基本看完了,《細米》這本書它告訴了我一個道理。
少年細米生來就是一個愛臉紅的男孩兒,他與表妹紅藕兩小無猜,一同成長,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流淌。
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飄來一葉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飄來了一群仿佛來自天國的女孩兒。這些從蘇州城里來這里插隊的女知青,給平靜的鄉村帶來了一股新鮮而迷人的氣息,而其中的梅紋姑娘以她純潔而溫柔的情感與精神力量,使細米這個桀驁不訓的鄉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長歷程。
小說深諳人情與人性的微妙,寫就了一段可以與日月同在的情感故事,以優雅的筆調完成了一個少年的心靈雕塑。安寧的村落、寂靜的麥田、旋轉的風車、河里的小船、各色的`鴿子、雪白的蘆花、裊裊的炊煙,與四季優美的鄉村風景一道,參加了這個東方少年的成長加冕禮。
細米愛雕刻,原先不過是他那貪玩的沖動,自從梅紋開導他以后,細米就從對貪玩的沖動到對藝術的渴望,這讓細米有了一個很大的進步。梅紋還改變了他們家的一切,總而言之,梅紋的到來改變了細米家的生活。
在細米來看,梅紋是一根蠟燭,照亮了細米在未來中的迷茫,梅紋就像一只手牢牢地牽著細米,把他帶到心靈深處的世界,梅紋就像一座大山,讓細米依靠著成長。
細米的生活時而快樂,時而傷感,時而驚險。他就像是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他都有,也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細米告訴我:我們需要做到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度過坎坷泥濘的成長之路。
《細米》讀后感13
讀了大名鼎鼎的曹文軒寫的《細米》后,心中感慨萬分,這本書真是讓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愛臉紅的小男孩細米,他與表妹紅藕兩小無猜。一天,大河里漂來一只帆船,里面坐滿了下鄉的女知青,其中一個最小的'女孩梅紋,最后來到了細米家,她與細米發生了很多新奇的故事。
讀到第三章,我特別受感動,不會勞動的女知青不得不下地干農活,每天四點就得起床,滿世界都是熱烘烘的,麥田里望不到邊,放佛在太陽下燃燒,鋒利的麥芒將梅紋的手,胳膊,甚至是臉,都已經拉下了一道道細細的看不出的傷痕,一沾汗水便火辣辣的疼,好像灑了辣椒水,汗水不住地流進眼睛,淹得眼前一片模糊,梅紋干了幾個小時的活,就覺得腿都拉不動了。手上已經打起了水泡,但她依然咬牙堅持著。我不禁看了看自己,今天是周末,有點熱,一大早媽媽就幫我打開了空調,端來了鮮美的水果,在這么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我確一心還想著偷懶,想起這些我不禁臉上微微發燙,挺直了腰桿繼續奮筆疾書,再想想她們四點就不得不起床干農活,還要忍受漆黑的環境下的各種害怕,而我每天都是在媽媽的再三吆喝下才不情愿的起床,哎,我真是特別慚愧。
從小,我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媽媽確在一天辛苦的工作之后還要買菜,做飯,安排好我生活的一切,而我從來都無視媽媽的辛苦勞動,覺得一切理所當然,有時還會朝媽媽大喊大叫,讀完文章,我不禁感慨萬分,我們應該珍視現在幸福的生活,珍惜媽媽的勞動成果。
【《細米》讀后感】相關文章:
我和《細米》的故事02-19
細米讀后感12-09
細米讀后感04-29
《細米》讀后感04-30
細米讀后感精選04-06
《細米》讀書心得09-28
細米的讀后感范文12-09
關于《細米》讀后感12-09
細米讀后感范文400字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