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研究讀本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兒童研究讀本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研究讀本讀后感1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健康,品學兼優。而在實際的家庭教育中,又會遇到許多困難。對于教育孩子的許多大道理,也許每個父母都明白,但在實際操作時卻感到黔驢技窮,束手無策。因為我們也不是天生就會教育孩子,也是在培育孩子的同時不斷摸索和學習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有時我們也常犯一些意識不到的錯誤,比如:《讓表揚單純些》中妻子說的話:“哎呀,女兒真能干,拖得也很干凈,不過還有一點垃圾和腳印喲,待會兒再拖一遍吧?”如果沒看此文,我還會認為這話沒什么問題。這說明平時我們也應加強學習,多閱讀有關教育的書籍,消化和吸收科學的教育理念,發現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及時的總結經驗。
現在的家庭教育中,有許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知識的教育,而忽略品格的塑造。而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孩子之間的競爭多于合作。
為什么有的`孩子品格良好,學習優秀。而有的孩子則完全相反。其實,古人在教子育人方面早有所探索和總結:“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讓孩子懂得仁愛,與人為善。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幫助他人,并讓他(她)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時間多陪在孩子身邊說些知心話,做一些有趣的親子互動。注意家庭氣氛的和睦,家庭成員之間要民主協商,不搞獨裁專權。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于不良事物,應知曉“堵不如疏”的道理,引導孩子多做有益身心發展的事。就像做菜一樣,同一種食材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使學習方式多樣化,盡量使學習不枯燥,有趣味,讓孩子喜歡學習。這也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經常相互切磋,相互學習,交流經驗。對于孩子的交友,我贊同《少年兒童研究》20xx年7月刊第13頁中“孩子交友的六個原則”,并且要多為孩子創造交友機會。總之,只要用心生活中的事事都能成為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兒童研究讀本讀后感2
曾經在網上看見過一篇文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從心教育孩子》,和暑假看的這本《兒童研究讀本》中的一章——教師應該怎樣走近兒童,倒是有很多相通之處。前者提出很多觀點:多點愛心和關心,將孩子的耳朵"叫醒";教育貴在以身作則,人格影響是上策;多方面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理智走出"以暴制暴"心理困境等。再看《兒童研究讀本》也認為:教育總是指向“育人”。指向兒童的健康成長的,所以,它必然包含了一些共同的基本元素,諸如理解、尊重、關懷、信賴、激勵、包容等。
就尊重這一方面來說,尊重孩子的`感受,科學引導不良思想和行為。事實本身對人所起的直接作用有限,而主要是通過人結構化的人格和相對固定的認知模式來施加影響的,也就是人都是用自己的解釋系統和經驗背景來認知事物的,當然孩子也不例外。成人喜歡用自己的觀點、視角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去評價他的對錯,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對于社會標準而言,可能他的行為不對,但對于他本身而言,卻是認可的、贊同的,其感受也是幸福的、快樂的,你不能簡單地否定他的感受是錯誤的、不道德的。要知道,錯誤的是他的行為、他的態度、他的方式,而不是他的感受,否定了他的感受等于否定了他的全部、他的意義。
作為老師,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尊重孩子的感受,再來想方設法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觀念,找到問題的根子,幫助孩子對世界和人生形成正確的解釋和認知方式,形成對問題的合理應對機制,避免形成錯誤的行為。
【兒童研究讀本讀后感】相關文章:
《培養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個人計劃范文03-29
《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研究》的讀書筆記12-05
《安全讀本》讀后感作文12-02
關于慈善讀本的讀后感范文12-06
《慈善讀本》讀后感優秀范文12-09
培養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的研究課題計劃范文03-22
《文明禮儀教育讀本》的感想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