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錢學森手稿讀后感

時間:2022-12-09 16:00:0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錢學森手稿讀后感

  最近我讀到一本好書,即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錢學森手稿》。這本書是錢學森同志的學生鄭哲敏送給我的,他是這本書的主編。鄭哲敏同志告訴我,學森同志當年在美國長達20年學習和工作的手稿,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朋友、錢學森在美國的同事和好友弗朗克·馬勃教授,在學森匆忙回國以后,細心收集、整理并長期妥善保管,于上世紀90年代送給我國的。這是一份難得的世界科學精神的寶貴財富。我雖不懂得英文,也不懂得力學專業知識,但看到學森同志當年做學問時寫得清秀流暢的一串串英文,工整嚴密的數學公式推導,大量復雜的數值計算,嚴格規范的作圖制表,再加上編者通俗易懂的中文說明,使我看到了在《手稿》中所體現的閃閃發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作風。它使我這個曾經在科學戰線工作過的老人,邊讀邊想,勾起我許多美好和幸福的回憶。

錢學森手稿讀后感

  記得我與錢學森同志第一次見面,是1956年春節后在北京阜成門外的西郊賓館。當時有200多位科學家聚集在那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領導下,研究制訂我國12年科學規劃,即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我作為郭沫若院長的助手,主持中國科學院的日常工作,并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秘書長。剛一上任,陳毅元帥就諄諄告誡我:“各學科的負責人,是科學元帥(意為科學大師),絕不要從行政隸屬關系來看待,要從學術成就來看待。尊重科學,首先要做到尊重學者。中國的科學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定要重視發揮科學家的作用。”這段談話對我教育至深,至今仍記憶猶新。它成為我在科學院工作的座右銘,也成了我與錢學森同志及眾多科學家建立深厚友情的思想基礎。

  當時,錢學森同志是力學所所長,還擔任12年科學規劃綜合組組長。那年我42歲,錢學森同志長我兩歲半。40多歲的他,身材不高,寬闊的腦門下,一雙深邃睿智的眼睛,白靜的臉龐透著秀氣,思維活躍,知識淵博,離開祖國20年之久,仍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濃重的京腔京味,使我感到驚訝。他所作的關于核聚變的精彩報告,令人眼界大開,使大家看到了當時世界科學技術的前沿。

  在討論制訂規劃的過程中,錢學森發言很積極,他用自己的智慧給規劃出了不少好主意,特別是親自主持制訂的第37項任務《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我感到既志存高遠又切實可行。郭沫若院長看后更是詩興大發,當即揮毫賦詩一首:“贈錢學森———大火無心云外流,望樓幾見月當頭。太平洋上風濤險,西子湖中景色幽。沖破藩籬歸故國,參加規劃獻宏猷。從茲十二年間事,跨箭相期星際游。”在規劃完成后,又提出“四項緊急措施”,即計算機、自動化、電子學、半導體,包括落實這些措施,學森同志也是立了大功的。

  后來,我們在一起工作,更加深了我對他的了解。我們之間的相互合作十分融洽。學森同志到五院擔任院長以后,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兼任力學所所長,對加強科學院和五院之間的聯系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全國一盤棋和大力協同的精神,使科學院為配合“兩彈一星”的研制,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迅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兩彈一星”的國家,所以至今大家都很懷念那個時代。我和學森也成了好朋友。記得當時為選擇我國第一個火箭發動機試車臺基地,我和他一起乘飛機勘察選點。一次我到他家,他請我吃炸醬面,使我看到這位大科學家儉樸的生活,感受至深。又一次,我陪郭沫若院長一家、錢學森全家、還有裴麗生副院長一家、范長江一家游覽西山,中午郭老請客。學森的夫人蔣英是藝術家,大家歡迎她表演節目,她即興唱了一支陜北民歌“南泥灣”,贏得了大家的一片掌聲。飯后又乘火車游覽了官廳水庫,五家人相處得非常愉快。

  轉眼40多年過去了,我們都成了耄耋之人,我很希望有機會探討他是怎樣成為一位大科學家的,并把他那極其寶貴的科學精神財富傳給后人。拜讀了他的《手稿》以后,我初步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技術科學的強國之道  在我和學森的接觸中,經常對他的博學多才感到驚嘆。他既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工程經驗,這在科學家中是不多見的。但我過去并不完全知道,他是怎樣成為一位科學帥才的。讀了《手稿》我才明白,原來這位愛國的科學家為了祖國的復興,在美國如何發奮努力,攀登技術科學高峰的。

  《手稿》的編者為了使讀者了解錢學森,在書中附了“錢學森簡介”,我也是讀了“簡介”才知道,他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父親錢均夫曾到日本學教育、地理和歷史。錢學森3歲時隨父母到了北京。他在北京受到當時最好的中小學和家庭教育。1929年錢學森中學畢業,他為復興中國,決心學工科,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鐵路機械專業。1934年夏,23歲的錢學森大學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留美預備班,滿載著中華文明的營養和科學救國的抱負,從上海乘船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飛機專業攻讀碩士,一年時間就碩士畢業。1936年轉學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開始了他與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先是師生后是合作者的一段難得經歷。馮·卡門的科研和教學實踐充分體現工程科學(按照我國習慣,錢學森翻譯為技術科學)的思想。錢學森在馮·卡門這一思想的影響下,自己總結二戰中雷達、等提高綜合國力的經驗,從中看到了技術科學是一個國家從貧窮走向富強的關鍵。這一學科的主要之點是,摒棄過去科學和技術分離發展的弊端,在科學和技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科研成果和工程經驗結合在一起,使之變成機器,如火車、汽車、飛機等現實的生產力和戰斗力,這就是技術科學。技術科學思想通過馮·卡門帶到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

【錢學森手稿讀后感】相關文章:

錢學森經典名言大全05-12

錢學森經典名言名句05-07

錢學森的故事作文06-02

錢學森經典名言匯總05-09

有關錢學森的經典句子05-04

錢學森經典的語錄語句05-08

母親節晚會主持人手稿05-10

錢學森的讀后感04-24

錢學森讀后感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