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1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很喜歡端午節,卻從來都沒聽說過它的來歷。
直到有一天我讀了屈原先生的故事,才明白媽媽給我包的好吃的肉粽子也有它深厚的歷史故事。屈原先生不愿意同流合污,他認為世界上的人都醉了而只有他還保持著清醒,他很絕望,最后投了汨羅江。
世人為了感念他的忠烈,害怕他的尸首被過往的魚兒吃掉而向河里扔粽子。從此包粽子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讀完了故事我很難受,在感慨屈原先生對于國家的忠心的同時,也漸漸明白了他的偉大與孤傲不屈的品質,他那憂國憂民的氣度讓我很是敬佩。
赤誠本是我國傳統美德。岳飛的精忠報國,范仲淹先生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都讓我感受到了他們那顆坦誠純真的忠心。
我希望我長大也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保有一顆坦誠的心看待這個世界。
關于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2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感動天地的故事,這些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至今,而故事的主人公更是被人們贊不絕口。近日來,我一直在讀《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受益終身的道理 。
當我讀完了《金孝拾銀》的故事后,我感觸很深,故事主要講了,賣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銀子,在母親的` 勸導下他返回到原處找到失主,而失主卻賴他偷拿了部分銀子。相持不下時,縣官來到。最終銀子被判給了金孝母子。我很是佩服金孝母親的品質,自己的兒子拾到了一包銀子,她并沒有為銀子而動心,反而教導兒子返回原處找失主,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多可貴呀.在當今社會這樣的人已經屈指可數。有的人甚至去偷東西,這樣的人更應該向金孝的母親學習。故事中的縣官也很是讓我佩服他沒有私吞銀子,而是公正無私地判了案。在如今,像他這樣這樣兩袖清風、正直無私的官人又有幾個呢?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學到了人要正直無私、不貪心、誠實,才會有更大收獲。
讀了曾子的一個故事后,我感觸頗多。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曾子的妻子為了不讓兒子跟著她去買布,而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去買布,回來后就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跟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看見曾子在殺豬,妻子很舍不得,哭著求他不要殺,而曾子卻很堅定地說:“人不可言而無信,你已答應了兒子,不能反悔,”最后曾子還是把豬殺了。是啊,人就要像曾子一樣言而有信,不可出爾反爾。作為大人,更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在今天這樣的社會里,在這樣社會里的人們,更應該向曾子學習,人不可因為一己私利,而丟掉了人生中寶貴的東西---誠信。在這個故事中,我學到了人要言而有信,才能在社會中立穩腳。
同學們,古人們都有這么美好的品德,何況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呢?讓我們攜手一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鑄就輝煌明天吧!
關于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后感3
。ㄒ唬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終于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于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癡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二)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锖馐俏鳚h著名的經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他博覽群書,終于成了一代學者。
中華民族的強大就是因為無數勤奮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進而成就了國家,年輕的學生也一定要重視學習,打好基礎,為中華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學習。
現在社會的物質條件很好,可以為我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樣鑿壁借光,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們不用像匡衡一樣白天干活,晚上學習。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專研學習。我們在家里就像一個個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對我們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這樣我們更不應該辜負家里人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代事業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ㄈ
我在書架里無意間找到了一本《中華傳統美德》,隨便翻翻,內容還真不少呢!
它分為九個大類,每一類都有六七個故事。有的反映了愛國愛民的事例,有的贊揚了尊老愛幼的品格……總之,每一個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含義。
如《皇帝設宴》這個故事,反映了唐太宗對他的啟蒙先生??張嗣宗老先生的尊老愛幼、尊敬師長的高尚品格。像“就在大臣們猜疑不定時,只見唐太宗恭恭敬敬地攙扶著一個老人,緩步走進了宴會廳”;“張老先生在太宗的攙扶下,慢慢來到主賓位坐下。太宗畢恭畢敬地坐在老人身邊”;“唐太宗站起來,手拿酒壺,親自給張先生滿滿地斟了一杯酒”……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體會出唐太宗高尚的品格。也可以從“恭恭敬敬”、“畢恭畢敬”、“親自”……這些詞語中體會出來。
文章最后還說,張嗣宗老先生沒有料到幾十年后,自己教過的弟子,竟做了皇帝,而且還如此尊敬他這位老人,也證實了上面的話。
又如《虎門銷煙》這篇文章。先說明了林則徐為首的有識之士和清政府怎么痛恨鴉片;接著說了清政府派林則徐去廣州禁煙,林則徐在去廣州的途中,就派人調查廣州鴉片走私地點和中外鴉片販子的姓名?斓綇V州時,又向廣州方面發出了逮捕61名重要煙販的密令。一到廣州,馬上命令北師扣住了停在廣州珠江口外的外國鴉片船只,并發布了文告,要外國煙商如實報告存煙數目,并全部交出存煙。這反映了林則徐等人禁煙的決心;然后制定了一系列禁煙的命令;最后他在虎門銷煙,以實際行動向人民訴說鴉片的危害,也給予了英國侵略者沉重的打擊。
我們一定要學習這些人的高尚品質,繼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