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老人與海讀后感2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人與海讀后感1
節氣不饒苗,歲月不饒人。昔日的英雄圣地亞哥現已是一個年邁的老人了,但是卻仍有一身打漁的好技術。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講述了老英雄圣地亞哥獨自一人乘坐自己的小漁船出海打魚,遇到了海上的種種危機,都嫻熟而勇敢的解決了。最后雖然魚沒有打著,但是平平安安的'回到了家。
在這本書中,感動與欽佩隨處可見。老人雖然年邁,捕魚技術也有所減退,但是老人身邊的孩子卻依然對他不離不棄,不顧家人的勸阻,執意要跟著老人。老人雖窮,但生活中卻充滿了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而孩子也盡力照顧老人。一天,老人獨自一人出海打魚,撒下魚鉤,套到一只大馬林魚,可是那魚卻不是那么好辦的,老人和大魚周旋,從清晨到黃昏,老人使出渾身解數,總算戰勝了大魚。但是魚血的味道引來了鯊魚,三下兩下就把老人好不容易捕到的大魚吃了個精光。疲憊的老人回到了沙灘上,但是他并沒因此打擊而變得頹廢不堪,而是繼續像往常一樣生活。
讀完此書,我敬佩于老人的毅力。但也不禁疑問:最終究竟是老人征服了大海,還是大海征服了老人?
老人與海讀后感2
吳慶恒,一名普普通通的昆明人。他被人稱為海鷗老人,之所以被稱為海鷗老人,是因為老人每年的冬天都會背著自己買來的一些面包、餅干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去喂遷徒而來的紅嘴鷗。雖然在公園喂海鷗的人很多,但是沒有人知道老人的家境,他每月308元的退休金有一半是用來給紅嘴鷗買吃的,為此,他舍不得花一份錢坐公交車,而自己唯一的奢侈品就是兩毛錢一包的金沙江香煙······
老人沒有家庭,一生孤獨,海鷗成了他孤寂晚年里的唯一親人。據說,老人逝世后,人們收拾他的遺物時發現,他最值錢的東西居然只有六個雞蛋,而且還是老人準備給海鷗做雞蛋餅干用的雞蛋。
后來,昆明的人們漸漸地知道了老人的背景,就自發的捐款,在翠湖旁給老人塑了一座雕像。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想起了沈石溪寫的`一篇小說--《藏獒渡魂》這篇小說寫出了藏獒的本性很兇惡,但是你只要和它相處一段時間,它就不會對你有惡意。
這個故事正告訴了我們不要迫害動物,要與動物和睦相處。只有愛戴動物的人才會得到動物的愛戴。而那些傷害動物,獵殺動物的人不會得到動物的愛戴。所以,呼吁身邊人,愛護動物吧!
【老人與海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讀后感 《老人與海讀后感 》11-19
老人與海讀后感讀《老人與海》讀后感02-09
老人與海的讀后感04-03
老人與海讀后感03-31
老人與海鷗讀后感03-31
老人與海的讀后感04-01
老人與海讀后感04-02
老人與海的讀后感09-02
老人與海讀后感09-15
《老人與海》讀后感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