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的教育》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
感恩之心就像一把鑰匙,它打開了愛的大門:愛心就像一陣微風,它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
在這個暑假中,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以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恩里科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件件平凡、細微的小事、老師講述的“每月故事”和恩科的父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封蘊含著人生哲理的信,娓娓地記述并向我們講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
《賣炭人與紳士》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仿佛還歷歷在目。這個故事為我們講述了有錢紳士和貧窮的賣炭人高尚的品質:卡羅·諾比斯是個紳士的兒子,有一天他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蒂吵得不可開交。諾比斯氣急敗壞地對貝蒂說他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比斯的紳士父親知道了這件事后,非常生氣。那位善良的紳士抓起諾比斯的手,希望他的兒子能和貝蒂道歉。賣炭人知道后,急忙揮揮手,表示這不行。但是,紳士堅持這么做了。最后,諾比斯取得了賣炭人的原諒。賣炭人與紳士握了手,還讓貝蒂去擁抱諾比斯。
這件事在我們眼中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卻蘊含著我們都懂,但很難做到的道理:就像紳士與賣炭人,他們有愛去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在諾比斯、貝蒂長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會像自己的父親教育,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別人。
學會感恩,學會寬恕,學會尊重,讓我們做一個心地善良、懂得奉獻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2
寒假中,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對我的啟發、教育非常深!
安利柯是小說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學習上勤奮努力,生活中誠摯友善,觀察生活細致敏銳。他秉性純樸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看見別人的優點,他隨即刻意仿效。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少年。這本小說是以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全書是從安利柯四年級開學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七月份,這些日子在安利柯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讓讀者流下動情的淚水。
“愛”,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但在這個字里卻蘊含了很多的愛。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愛分好多種:無私的愛,偉大的愛,純真的愛,真摯的愛,沒有理由的愛。父親的愛是無私的,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朋友的'愛是純真的,老師的愛是沒有理由的。愛也蘊含著各種高尚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
愛,是一種力量的源泉,它可以使人在最低落的時候起死回生,使人一生都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它可以讓人知錯悔改;可以是人徹底的改變自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本書還讓我學會了要經常反省,知道自己還有什么做的不如別人,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彌補缺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還有,教育不只是老師的職責,更是父母的義務,只有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老師再助父母一臂之力,我們就會變得更好,更聰明。
書籍——是幫助我們提高智慧的“魔法師”,更是讓我們收獲諸多智慧的“金庫”。所以,我們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就會提高我們的水平!努力嘍!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3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個學期中所記的日記,以及每月一次老師所講的關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我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我走進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的,是怎樣去愛的,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
小說記述了主人公恩里科在三年級整整一學年中所經歷、觀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間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寫給他的話及老師給學生抄寫的每月故事,通過他們來頌揚愛的美德、和高尚的心靈,教誨青少年愛祖國,愛人民,愛大自然,愛學習,愛勞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保護弱者,同情不幸的人。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讓我同樣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愛不加虛偽,不加冷藏,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4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本書生動細膩地描寫了兒童的內心世界,蘊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在全書中我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展。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亞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體現在這個小小的細節中。兒童的所思所感并不同于成年人,本書的情節能夠使人真正地了解到孩子們對世界和環境的看法,讓我們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從而也讓我們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5
在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有一篇文章讓我刻骨銘心,深有感觸。這篇文章叫做高尚行為,這篇文章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我心里了,抹也抹不去。這篇文章寫了四個人欺負殘疾的克洛西,但他卻一不小心把墨水灑在老師身上。我邊看邊提心吊膽地想象著下面將要發生的事,可結果卻和我想象的大不一樣。誰也沒有想到卡隆勇敢地站起來,為朋友背了黑鍋,我越往下看就越發激動。可是紙是永遠也包不住火的。真相脫穎而出,老師明白了,我明白了,同學們也都明白了,明白了卡隆的勇敢,為朋友挺身而出,兩肋插刀的精神。我深深地被感動了,我曾經經歷過的一件事足矣證明卡隆的'高尚行為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在一個市場里,一個殘疾的乞丐在想一家賣肉的人討錢,我好同情他。但我卻愛莫能助,我本以為那個人會給他一點點。可我沒料想到的是那個人居然會把他推倒在地,大罵起來。我想過去拉起他,可我沒有勇氣,這個大動作必然會引來許多人的目光。我只能在一旁呆呆得看著。我看到乞丐可憐巴巴地拄這半根棍兒一瘸一瘸地走了。通過這件事我實在佩服卡隆勇敢的精神,雖然那個乞丐只是個陌生人,但畢竟是老人有了難處。我應當學習卡隆地勇敢,為正義挺身而出。梁倩倩 指導教師:鄭偉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6
說起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那就是—《愛的教育》.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后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到肅然起敬。再想想現在的孩子,他們和馬可爾差不多的年齡,可是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會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的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現在如果我們加以體會,就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去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你就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你、愛你、幫助你、讓你感到這是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
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7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不但讓我真正地懂得了愛的教育,還讓我真實地在愛里了!所以我想推薦給大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的成長。其中,最讓我的故事的新來的。當天,一個新同學來到安利柯的班上,由于他是新來的,所以有些,臉色通紅,不敢抬頭看同學們。而同學們對他很友好,還送出了各種。使同學們送出禮物的,是一種愛。這種愛,不是我們常歌頌的,也不是我們贊美的,而是一種最單純的友愛。
這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剛剛轉學到另一個幼兒園時,我的'也和新來的同學一樣,很緊張、害怕,面紅耳赤,兩腿直發抖,低著頭不敢直視同學們。我害怕小們不愿與我玩耍?也擔心因記不住同學們的名字而鬧出?然而,卻是同學們的熱情,沒收了我的擔心;的擁抱,沒收了我的害怕;愛!沒收了我對新的緊張,使我融入了這個大。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那些充滿了愛的眼神。我,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傳遞愛,傳播愛,使生活里處處充滿愛。
其實,愛的教育從我們出生時就在進行:有的父愛和母愛,也有朋友的友愛。生活中處處都有愛的教育,你感受到了嗎?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8
在寒假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這個假期我讀了意大利著名作家阿米琪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本日記體的兒童小說,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學年里發生的故事。
《愛的.教育》原名《Coure》,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部兒童小說。這是一本日記體小說,主要寫了男孩安利柯從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的七月份這九個月的生活。這本書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如寬宏大量的卡隆,勤奮能干的克洛西,他們積極進取,如陽光般燦爛。他們性格有很大的差別,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自己祖國的愛,對親友的真情。
作者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給我們講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同學之誼。
二年級學生羅伯第為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贊他是“犧牲自己而救助朋友的人”。
一個小男孩因為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老師身上。老師并沒有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并讓造事者起立,承認錯誤,讓學生有坦白承擔責任的勇氣。
讀了《愛的教育》我才知道,愛有很多種,但每種愛都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我想:如果我們社會這個大家庭有更多像西西洛小朋友這樣的人,獻出自己無私的愛,那么,我們這個世界將會更加充滿陽光,更加美好。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一個人不僅要學好知識,還要學會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就是對別人的愛和尊重,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于承擔責任的認。
看到這里,你不防也來看一看這本書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9
最近,我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書的名字叫《愛的教育》。書里有許多關于用愛感化周圍人的故事。
其實,剛看書名的時候,我就困惑了:愛,怎么是教育呢?愛怎么教育呢?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開了書。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跡感動,其中《掃煙囪的孩子》給予我的觸動最大。這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家里很窮,為了給家里多增添一份收入,只好為別人家掃煙囪,每天能賺一些錢,運氣好的話,可以多賺一些。可是,有一天他的運氣壞透了,只賺了1元6錢,還弄了一身黑,但是,他卻把這些錢給了一個小女孩買了一束花。
看到這兒,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自己,在家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一點家務都不做,成天只知道玩,要什么玩具從來只管跟父母開口;父母的辛苦,我熟視無睹,更談不上幫他們減輕負擔了。我和故事中這么小就可以為家庭分擔的男孩相比,真是差遠了!一股愧意慢慢涌上心頭,我的心像被洗過了一般。我知道,我得改變……
《愛的教育》,讓我真的'受到了教育,懂得了去愛自己,愛別人。我逐漸地明白,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我一時竟無法用準確的文字給愛下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0
讀了亞米契斯先生的兒童文學名著《愛的教育》,我不止一次流下了熱淚。小說一共寫了一百個故事。書中的主人公平凡而又高尚,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師和同學的深厚真摯的愛,深深地感染了我。高尚的卡隆,刻苦的斯代地,才華出眾的代洛西……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引起了我思想上的波瀾,流下了慚愧的眼淚,小石匠到安利柯家來玩,小石匠穿的是他父親——一個石匠的衣服,衣服上的石灰把椅子弄臟了,安利柯伸手要擦,被父親制止了。后來,小石匠悄悄地把石灰拭掉了。安利柯的父親是這樣對他說的:
“安利柯,你知道為什么我不讓你去擦椅子上的灰嗎?因為當著同學的面這樣做,就等于責備他把椅子弄臟了。這樣很不好,第一,他并不是故意弄臟的,再則他穿的是他父親的衣服,上面的灰土是他父親在勞動的時候沾上的。凡是勞動所帶來的,不論是塵土、石灰、油漆,還是別的什么東西,都不是骯臟的。當你看到一個勞動歸來的人時,千萬不要說:‘這個人真骯臟!’你應該說:‘他身上帶著勞動的痕跡’。”“記住我的話吧,你要愛小石匠,一來他是你的同學,二來,他是勞動者的兒子。”
回首往事,我的臉紅了。記得過去的我,曾是一個嫌臟、怕累、嬌生慣養的小姑娘。到農村去勞動,別的同學二次抱三四棵大白菜,我卻一次只抱兩小棵。有的同學說:“還是體育委員呢,這么嬌氣!”我反駁道:“體育好,并不等于胳膊有力氣,再說,我今天可是帶‘病’堅持來的,你們對這種精神不給予肯定,還來批評,早知道,我就不來干這費力不討好的事了。”還有一次,我沿著馬路沿兒淌水玩,清潔工請我離開,以免掃水時把水濺到我身上。我沒動,幾滴污水濺到我的花裙子上。我忿然地怒視著她,她急忙道歉又責備我不聽勸告,我卻火了,說:“你不要一推六二五,自已什么責任都沒有似的,要是嫌工作不好,請不要把火氣發泄在個孩子身上。”
讀著安利柯父親的話,我的.心不禁為之顫動,想想自己的過去,我真是無地自容。是啊:沒有勞動,就不會創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沒有勞動人民,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勞動是最值得尊重的,勞動人民不怕臟不怕累的高貴品質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于是我決心改掉自己身上這種不良習氣,從小事做起,積極參加各項勞動。首先按時做值日,多為集體做好事。那次,我們放棄了游戲時間去清掃操場角落里的雜土,在勞動中我總是撿最苦最累的活兒干,打水、倒垃圾我總是搶在前面。勞動結束了,我的頭上、臉上、身上都罩上了一層土,我自豪地說:“我身上帶著勞動的痕跡。”
《愛的教育》是我的良師諍友,它給了我許多的啟迪,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讀了它,我似乎對愛祖國、社會、家庭的含義理解得更清楚了。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我的父母、我的同學了。我更加尊重別人的勞動了,我自己也更愛勞動了。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1
讀《愛的教育》接近尾聲,不斷地為里面一個個小故事感動著,不時還會眼泛淚花,真想去考證當年亞米契斯寫這些故事的時候是否真有其事,因為里面的每一個人都被愛包圍著,每一個人又都在付出著愛。
“愛的教育”包括著眾多方面,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愛”就是人類精神的最高范疇。
在這部書里,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是愛。當卡隆的媽媽去世了,老師讀了一封有關安慰朋友喪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聽后可以變得堅強。當可來諦由于天氣悶熱再加上早起幫父母干活在課堂上睡著的時候,老師讓他睡了半個小時,才輕輕吹他的臉,把他吹醒,并說:“孩子,不要覺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順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并在他的額頭吻了一下。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寬容是愛,對孩子的朋友的喜歡是愛,對福利院的兒童的照顧是愛,對聾啞學校的學生的親吻更是愛。
同學之間也有爭吵,也有欺侮,但總會有一些學生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并獲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這樣的家庭中,在這樣的學校里,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每一個人都在幸福地生活著,或許貧窮、或許有疾病、甚至會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為你的周圍會有那么多的人幫助你,鼓勵你,擁抱你,親吻你。
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就是愛的世界。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2
《愛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是這特別的書名,是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語——“愛”。是啊,用飽含著愛的教育來給予孩子,那么孩子們得到的這種教育必將轉化為對愛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他們也一定會明白如何去付出愛。這是多么美好的一種循環啊!《愛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很好的讀本,無論是學生,或是老師,還是為人父母者讀之,都能蕩滌心靈,凈化靈魂。書中那些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父母之愛、朋友之愛、兄弟之愛……無不訴說著人世間最樸實、最純摯的陽光之美。
本書主要以主人公安利柯四年級一學年的日記形式向我們敘述了他以及他的父母、同學、老師的這一年來的100個故事。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么?
是的,我被書中精彩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作為教師更讓感動的是書中栩栩如生的教師形象:“我”的老師、弟弟的老師,女教師、代課教師、校長、“我父親”的老師……。他們熱愛職業,用心愛學生,他們實踐著“教育即是愛,愛就是教育”。“我們的老師”看到一個學生臉上長了紅皰疹,細心查看,然后摸摸前額看有沒有發燒;“我的二年級女教師”已經不再教自己了,還來看望自己;“我弟弟的女老師”對那些一年級的學生,不知要付出多少精力,需要多大的毅力!“校長”從不發火訓斥他們, “校長”更為我們操碎了心,早晨第一個到校,放學最后回家……多么感人的群體啊。我也是一名教師,面對學生,也許僅僅做到了一名教師應做的一切,離“愛的教育”尚有距離。愛的力量是無窮,“愛的教育”是我們的榜樣。
《愛的教育》中,不僅表現出教師之愛,而且還寫出了教師的批評藝術,作為教師值得借鑒。在寫“女教師”時,她剛走進教室,學生開始吵嚷起來,老師平靜地說:“你們要尊重我的白發,我不僅是老師,還是一位母親。”幾句話意義非凡,讓學生聽后為之一動;“我的老師”中的一個學生跳上桌子扮鬼臉時,老師撫摸了他的腦袋說:“以后再不能這樣了”。
看似批評,卻無批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錯誤;同學欺侮弱者科羅西,科羅西氣憤之極抄起墨水瓶朝弗朗蒂砸去,墨水瓶打在了老師的胸脯上。面對老師的`質問,卡羅納替科羅西“頂罪”,老師心平氣和地說,不是你。又對學生說,肇事者今天不會受處分,快站起來說吧!科羅西承認錯誤,老師讓其坐下后,又用嚴肅而有力的聲音批評了欺負人的同學。老師以語言的力量,教育了他們,將事件圓滿處理,給全體學生上了生動而深刻的一課,也讓我們領略了什么是批評的藝術。
《愛的教育》也讓我們感受到教學方式的藝術。在《愛的教育》中讓我們領略到值得學習的教學方式及駕馭課堂的能力。“卡拉布里亞的孩子”是個插班生。當他來到班級時,老師利用 “突發事件”,熟練運用教育方法,講起了意大利的風土人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又在班級中進行講團結教育,學生深受教育;一位老師來代課,當看到有個學生的眼睛上包扎著繃帶,馬上走到他的課桌前尋問。
這位代課老師在盲童學校教過書,當學生問起盲童學校的情況時,這位老師并非簡單地敷衍,而是娓娓動聽地講起了關于盲人的一些事情,教育學生懂得盲人的痛苦與自強;在“春天”一節里,老師講課時,外面鐵匠敲打得更響了,女人的歌聲一陣高過一陣。這時,老師停下課來,全神貫注地傾聽,然后望了一下窗外,語氣緩慢地說:“天空在微笑,母親在歌唱,老實正直的人在勞動,孩子在學習……,生活多美好啊!”多么有詩意地神來之筆。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也許會責罵環境太差,或不顧一切地繼續講課。這位老師和學生一起傾聽,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將學生帶到了一個美好的時空里,讓學生感受到美,感受到春天。這就是教育魅力所在。
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兒童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聚合力量。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翻譯的《愛的教育》就有這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想這就是教育的真諦之所在。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3
愛是什么?愛是父母對我的疼愛,還是我對心儀的玩具的喜愛,或是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愛……以前我是這樣認識愛的。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對愛有了更深刻的.看法。這里有正義的卡隆、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雖貧困,但刻苦學習的克洛西、寬容,友善的可萊蒂;還有一副無賴相的弗朗蒂、高傲而虛榮的瓦梯尼;以及文中的主人公“我”恩利柯……這些孩子個個都是天真、可愛、善良的,只不過有的孩子不懂得表達愛罷了。
就如“探望老師”一文中,恩利柯探望他們生病的老師,聽了媽媽的一番話,他知道了要關愛老師。雖然他很想告訴老師班上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忍心讓老師在病痛中難過,就引開了老師的話題。老師很關心恩利柯的學習,想幫他提高成績,關切地詢問他。恩利柯被老師感動了,老師帶著病,還這么關心他的學習。這時我想起了我們的班主任劉老師,有一次她崴著了腿,行走不方便,但是老師沒有請一天病假,還堅持給我們上課,管理班級,不想讓我們落下功課。這不正體現了劉老師對我們的關愛么?
在這里,我懂得了愛的內容是多么廣泛呀!愛是寬容、是友善、是正義、是堅強、愛是默默無聞的奉獻……愛就像空氣,無處不在,只要你肯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4
《愛的教育》11月講述了安利柯在學校生活中遇到的感動和難忘的事,在這個月校長和老師們對安利柯和他的同學們進行了愛國教育,并運用具體事例刻畫了一位位善良、正直的同學和兩位性格鮮明的父親。
在這個月中,安利柯感仍然處處感受到了溫暖的愛意,第一篇日記里講述了一個掃煙囪的小男孩把自己辛辛苦苦掙到的錢弄丟了,但是得到了女子學校里女生們的友善幫助,女同學們都紛紛伸出愛心之手,給這位陌生的男孩捐錢,展現出了孩子們金子般的心;在萬靈節上母親教導安利柯悼念犧牲的人們,體現出母親是一個善良的人,讓安利柯學會感恩;在士兵這個日記中,講述了校長的兒子是當志愿兵時候戰死的`,學校里有同學嘲笑瘸腿走路的士兵,是多么的可笑、無知,校長抓住時機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告訴他們士兵這些保衛國家的人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每位同學從小都應該知道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在這個月里每一篇故事都展現出了積極樂觀、正直善良的一面,對我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受益匪淺。
【讀《愛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讀《愛的教育》有感09-28
讀《愛的教育》有感04-05
讀愛的教育有感11-16
【通用】讀愛的教育有感11-19
讀《愛的教育》有感(精)08-24
(熱門)讀《愛的教育》有感08-28
[薦]讀《愛的教育》有感12-21
讀《愛的教育》有感600字05-11
讀《愛的教育》有感的初中作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