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文觀止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文觀止》是一部文言散文選集,是清人吳楚才和吳調侯叔侄倆人選編并注釋的。這部散文選集挑選了從東周到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作品題材涉及史傳,策論,游記,書信,筆記等。這些散文大部分語言簡練,篇幅短小易懂,從1695年成書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現在中學里的文言文教材中不少是從這本書里選用的一些xx。“古文”就是指古代的xx,“觀止”的意思就是說你只讀這些xx就夠了,不用再去讀別的古文書。可見《古文觀止》這本書的歷史地位。我沒有太好的古文功底,這本書對我來說還是比較有挑戰性的,我在讀故事的時候必須去查很多詞語,所以閱讀的速度也非常緩慢。我在這本書的讀后感里就寫寫我最熟悉也比較喜歡的一些小故事吧。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我們這學期ETK有一個詞“世外桃源”就出自陶淵明的這篇*。他在《桃花源記》里描寫了一個漁人打魚的時候偶然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桃花源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一種祥和寧靜,富足的景象。桃花源里的百姓與世無爭,善良好客,但他們“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作者用簡單白描的手法描繪了桃花源自由平等富足美好的生活,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不滿。我覺得雖然作者用的語言對我來說挺難讀,但是他描寫的桃花源是很美麗的。但同時我覺得這個故事有種悵惘的感覺,像一個幻想。在現代生活里很多人也想要一個“桃花源”這樣的地方,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爭斗,各種壓力,各種不滿,“桃花源”是人們心中的一塊凈土,是人們逃離現實的理想境地。但是“桃花源記”的結尾卻有點兒傷感,漁人雖然很喜歡桃花源并在那兒感覺到了快樂,但是還是不能在那兒待著,還需要回到現實中去,一種無奈的感覺。
另外一個我挺喜歡的故事是“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是講一個九十歲的愚公想把家門前擋住路的兩座大山移走。有一個智叟笑他愚蠢,說“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雖然別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愚公還是非常堅定,”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最后,天帝被愚公這種堅定的決心所感動,終于幫他把山移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雖然之前我也聽過這個故事,但是在看這篇簡單有力的文字描述時,我對愚公堅持自己的目標的決心非常欽佩。別人都覺得他太傻了,但他不管別人怎么說,他按著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前進。他的這種精神非常可貴,無論任何時代,最終成功的人就是像愚公一樣看似愚蠢,但意志堅定的人嗎。
《古文觀止》讓我對中國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從中學到了很多智慧。這本書我還會慢慢地細讀,品味。
【古文觀止讀后感】相關文章:
《古文觀止》的讀后感12-09
《古文觀止》讀后感01-31
古文觀止讀后感04-01
古文觀止的9句經典勵志名言05-09
《古文觀止》讀后感范文05-07
古文觀止讀后感范文04-08
關于《古文觀止》的讀后感范文04-23
古文觀止讀書心得體會03-28
百科全書古文觀止讀后感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