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起源》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種起源》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種起源》讀后感1
達芬奇有過這樣一句名言:“凡是能夠到源頭去取泉水的人,絕不喝壺里的水”說明了溫故知新的道理,人類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階段,只有不斷總結上一個歷史階段,才能在這一個階段中有所突破,從而促使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
讀完這本書,發現他的`宗旨就是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自古希臘至本世紀除西方文藝理論發展的歷史軌跡,重點評論了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們的代表著作。
上古時期的文藝理論,柏拉圖是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共有36篇傳承了下來,內容包括哲學,美學,倫理,教育等等,比較集中論及文藝理論問題的主要有:《伊安篇》,《理想國》,《斐得若篇》,《法律篇》。柏拉圖認為文藝的本質是模仿,但模仿的客體,之時感覺世界,不是理式世界,而感覺世界卻不是真實體。
最令人熟悉的應是浪漫主義文藝理論的代表人物雨果,他的理論著作也廣為人知,雨果創造了大量的詩歌,戲劇和小說,同時也撰寫了很多理論批評文章,這些理論文字既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重要歷史文獻,也是有代表性的浪漫主義理論著作。雨果早起的思想受到教派的影響,因此他當時的文藝觀點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后期他產生了變化,開始尋找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和君主政體之間合作的可能性。
這一段歷史的發展,深刻了解了文藝理論,在探究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下,對現今社會的文藝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物種起源》讀后感2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著作,此書大概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著作,其中的觀點大多數為當今的科學界普遍接受。書中,達爾文首次提出進化論的觀點。他使用自己在1830年代環球科學考察中積累的資料,試圖證明五=物種的演化是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方式實現的。
什么是生命的起源?這是書中最基礎的問題。
達爾文相信,所有的物種都由簡單的生命單位演變而來,但是,最初的'生命到底是怎么來的呢?一個被常人忽略的事實使達爾文認為——生命是被創造的。在閱讀當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結論,達爾文在經過類比以后得出結論,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機生物都是起源于一個共同的原始生命,而這個原始生命則是“被吹了一口氣”而來的。
我們可以從這一結論中知道,達爾文所倡導的是所謂的“創造進化論”,這也是部分基du徒所接受的理論。
《物種起源》這本書中不僅是“生物進化論”值得我們敬佩、學習,還有更多的觀點:“自然選擇說”“遺傳變異”“過度繁殖”“生存斗爭”,我們都要去好好學習。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懂得了許多科學的奧妙。
《物種起源》讀后感3
在《物種起源》中,達爾文以豐富的研究資料,嚴謹的科學論述,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引人入勝的文筆,向全人類莊嚴宣告了物種發展的偉大理論——進化論。在此之前,人類有關物種發展的認識一直籠罩在唯心主義宗教統治的陰霾中。人們認為人類以及地球上的各種生命都是至高無上的.神明所創造的,神主導一切!各個物種都是孤立的,其間沒有任何親緣關系。達爾文本是一位基督教信徒,而他由于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宗教中許多違背現實的東西,于是開始懷疑《圣經》是不是真正的真理。達爾文是個極為認真的人,這也是他能拋棄神創論而研究進化論的重要條件。
在那個年代,違背教會之難,難于上青天。但烏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無法阻攔人類追求真理的腳步。總有那么一批堅持真理的人,不畏教會等反對組織的壓迫,堅持真理,經過幾個世紀,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奮斗,真理終于戰勝謬誤,人類終于見到了科學的曙光。達爾文就是這樣一個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人。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所體現的認真精神同樣值得欽佩。當他談論到一些問題時,由于版面的限制,無法進行再多的論述,雖然書中提到的事例已足以證實他的觀點,但他仍告訴讀者,他在其他的文章中已有或將有對此問題更深入的論證。我想,對這種問題,能夠不敷衍,充分體現了達爾文對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
《物種起源》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物種起源》,這本書是達爾文寫的。是達爾文論述生物進化的重要著作。《物種起源》大概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作品,達爾文用其仔細的觀察及豐富的想象力,在這本書中詳細描寫了生物物種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繁多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物種起源》就象是一棵樹不斷能長出新的枝條,在生物的演變過程中,新的物種分枝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產生出來。但畢竟整本書也就是在探討物種的問題,這是假設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達爾文的觀點是遺傳變異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適者生存,這點我非常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進化,物種也有變化,本不是達爾文首先發現的;進化學說,也不是達爾文創建的,在他以前已有著漫長的歷史。不過達爾文加上他觀察所得的新材料,總結和發展了進化學說,提高了它的科學性,徹底擊毀了科學思想界中的宗教統治,建立了生物學的真正基礎。在解釋萬物及生命起源的時候,所有的'理論都是要靠信心來接受的,也既是說,都是信仰。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應該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礙,因為這些信仰里實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認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很適合我們中小學生閱讀,我們還應該學習達爾文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物種起源》讀后感】相關文章:
物種起源讀后感12-04
物種起源讀后感04-01
物種起源讀書心得12-09
達爾文《物種起源》讀后感范文03-27
物種起源讀書心得范文12-09
物種起源讀書心得11篇12-04
人類起源概說作文精選12-08
鬼神的起源美文欣賞04-18
世界環境日的起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