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上冊關于詞性及短語的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上冊關于詞性及短語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 1
一、名詞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稱的實詞。如:“黃瓜、白菜、拖拉機、計算機”。
1.表示專用名稱的叫做“專用名詞”,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稱的叫做“抽象名詞”,如“范疇、思想、質量、品德、友誼、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詞”,如“上”“下”“左”“右”“前”“后”“中”“東”“西”“南”“北”“前面”“后邊”“東邊”“南面”“中間”等。
二、動詞
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
1.有的動詞表示一般的動作,如“來、去、說、走、跑、學習、起飛、審查、認識”等。
2.有的動詞表示心理活動,如“想、重視、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這樣的動詞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動詞表示能夠、愿意這些意思,叫做“能愿動詞”,它們是“能、要、應、肯、敢、得(děi)、能夠、應該、應當、愿意、可以、可能、必須”,這些能愿動詞常常用在一般的動詞前面,如“得去、能夠做、可以考慮、愿意學習、應該說明、可能發展”。
4.還有一些動詞表示趨向,叫做“趨向動詞”,如“來、去、上、下、進、出、上來、上去、下來、下去、過來、過去、起;,它們往往用在一般動詞后面表示趨向,如”跳起來、走下去、抬上來、跑過去”。
5.“是”“有”也是動詞,跟動詞的用法一樣,”是”也成為判斷動詞。
動詞的語法特點:
1.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動作短暫”或”嘗試”的意思,是時態的表示法。
單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試——試試 講——講講
雙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BAB
學習:學習學習 批評——批評批評
討論:討論討論 休息——休息休息
動詞比較復雜,有的需要加以說明。
1.動詞“是”
I. “是”用在名詞前邊是動詞,這種“是”常常表示主語”等于什么“或”屬于什么”。例如”魯迅就是周樹人”、”牛是反芻動物”、”他是個開車的”、“是他救了我”;此外,“這一年,人家都是豐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沒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動詞,作謂語。
II. “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肯定,含有“的確”、“實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語氣副詞,作狀語,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這樣做〔是〕好”。
2.動詞“有”
“有”只當動詞用,不能當副詞用。例如:
請問,這里有賣鋼筆嗎?(錯) 請問,這里有鋼筆賣嗎?(對)
李光有在嗎?(錯) 李光在嗎?/李光在不在?(對)
李老師有教過你嗎?(錯) 李老師教過你嗎?/李老師曾經教過你嗎?(對)
有受傷嗎?(錯) 受傷沒有?(對)
3.助動詞
助動詞是指動詞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詞。助動詞可以作謂語,如“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們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作狀語,表示動作者的主觀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春天到了,天氣[應該] 暖和了”。
4.趨向動詞
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還經常用在別的動詞或形容詞后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 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
三、形容詞
形容詞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顏色、狀態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膽小、丑惡、美麗、紅色……”。
狀態形容詞 通紅、雪白、紅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
1.大部分形容詞能同程度副詞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齊”、“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詞本身帶有某些程度的意義,不能再同程度副詞組合。例如“雪白”、“血紅”。還有加重疊詞尾的形容詞“黑乎乎、黑壓壓、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詞可以重疊。例如
單音節: AA式
高——高高(的) 大——大大(的)
紅——紅紅(的) 慢——慢慢(的)
雙音節:AABB式
老實——老老實實 整齊——整整齊齊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馬虎——馬里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張——慌里慌張 小氣——小里小氣
重疊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詞前表示程度適中,兼帶有愛稱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個子”、”紅紅兒的臉”。
3.形容詞不能帶賓語!岸苏、純潔、堅定、健全、壯大、活躍、嚴格、豐富”等是形容詞又是動詞,“端正態度”是使態度端正的意思,“豐富文娛生活”是使文娛生活豐富的意思。這里的“端正、豐富”是動詞!爸敝碜印、“紅著”、“花了眼”中的“直”、“紅”、“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種狀態,也應看作動詞。
四、數詞
數詞是表示事物數目的詞。如“一、二、兩、三、七、十、百、千、萬、億、半”。
①基數: 一、二、百、千、萬、億
、谛驍 :第一、第二、第三
、鄯謹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數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數 :幾(個)、十來(個)、一百上下
數詞的語法特點:
1.數詞經常出現在量詞前邊,例如“一個”、“五本”、“兩次”等等。在現代漢語中,數詞一般不直接同名詞組合,文言格式或習慣用法中,數詞才直接修飾名詞。例如“一針一線”“一草一木”“千山萬水”“三心兩意”等。
2.倍數只能用于數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數目的減少。分數既可用于數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數目的減少。表達數目的增減必須拿原來的數目做基數,不能拿增減后的數目做基數。數量增減有一套習慣用語。
、俦硎緮盗吭黾拥模
增加(了)、增長(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數,只指凈增數。例如從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說”增加了四倍”,不能說”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為);增長到(為)、上升到(為)——包括底數,指增加后的總數。例如從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說”增加到五倍”,不能說”增加到四倍”。
、诒硎緮盗繙p少的:
減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額。例如從十減少到一,應該說”減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說”減少了九倍”.
減少到(為)、降低到(為)、下降到(為)——指減少后的余數。例如從十減到一,以分數計算,應說”減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詞
量詞是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 漢語的量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 。
1.名量詞表示事物的數量,又可以分為單位量詞和度量量詞。
單位量詞表示事物的單位,如”個、張、只、支、本、臺、架、輛、顆、株、頭、間、把、扇、等;
度量量詞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兩、噸、升、斗、加侖、伏特、歐姆、立方米”。
2.動量詞表示動作的數量,用在動詞前后表示動作的單位,如”次、下、回、趟、場”。
六、代詞
代詞能代替實詞和短語。表示指稱時,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區別。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確定的人、物或某 種性狀、數量、程度、動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義,介乎虛實之間。
1.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稱。我你 您他 她 它 我們 你們 他們 她們 它們 咱們 自己 別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詞連用,起強調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們自己 大家自己)
2.疑問代詞:用來提出問題誰 什么 哪(問人或事物)哪兒 那里 (問處所) 幾 多 (問數量) 多 多么 (問程度) 怎么 怎樣 怎么樣 (問性質狀態)什么 怎樣什么樣 (問方式行動)
3.指示代詞:用來區別人或事物這 那 (指人或事物)這兒 這里 那兒 那里 (指處所) 這會兒 那 會 兒 (指時間) 這么 這樣 這么樣 那么 那樣 那么樣(指性質、狀態、方式、行動、程度)這些 那些 這么些 那么些 (指數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體中任何一個) 某 另 別(確有所指,未說明哪一個)代詞一般不受別的詞類的修飾。代詞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實詞或短語的用法相當,它所代替的詞能充當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當什么句子成分。
七、副詞
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時間、頻率、范圍、語氣、程度等。
如 “很、頗、極、十分、就、都、馬上、立 刻、曾經、居然、重新、不斷”等。
副詞通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
如“就來、馬上走、十分好、重新開始”,只有”很”“極”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做補語,如”高興得很、喜歡極了”。
1.副詞只有“很”、”極”可以作補語。例如:
、龠@辦法好得< 很> 。
、谶@辦法好< 極> 了。
2.有一部分副詞能起關聯作用。
。1)單用的:
說了又說 吃得下就吃 說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連詞配合用的:
不但…還 只有……才 既然…就 雖然…卻 如果…就 不論…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沒有”(沒)在動詞、形容詞前是副詞,否定行為的發生;在名詞前是動詞,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對事物的領有。例如:
、贈]有見過這么好的學生。(副)
、谀銢]有《詩經》嗎?(動)
“沒有”和”沒”是有區別的:“沒”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單獨用來回答問題,“沒有”就可以。如不能說“他來了沒?”“沒”,只能說“來了沒有?”“沒有!
4.有少數形容詞和某些副詞,都經常作狀語,要細心分辨。例如:
、儆旰笄嗌礁裢庑沱。
、谶@件衣服特別好看。
、勰悴荒艹忠桓欧穸ǖ膽B度。
、艽蠹乙恢峦獯髸臎Q定。
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詞的組合來分辨它們的詞性。例如:我們可以說“任務特別”,也可以說“(特別)任務”,但“格外”沒有這種用法。可見“特別”是形容詞,“格外”是副詞。又如:可以說“意見一致”,也可以說“(一致)意見”,“一概”沒有這種用法。能作謂語、定語、狀語,而意義不變的是形容詞,不能作謂語、定語的是副詞。
5.”白、怪、老、凈”等,同名詞組合時是形容詞,同動詞、形容詞組合時是副詞。因在兩個位置上意義是不同的。比較下邊兩組詞: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說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凈水 身上凈是泥
八、介詞
介詞總是同其他的詞組合在一起,構成介詞短語,做定語、狀語和補語。
如“把、從、向、朝、為、為了、往、于、比、被、在、對、以、通過、隨著、作為。 ”
介詞大部分是由動詞虛化來的,有的介詞跟動詞的界線是清楚的,如”從、被、對于、關于”等。有的詞在這個場合是介詞,在另一場合是動詞,如”在、比、給”等。例如:
、偎褧旁谧郎。(介詞)
、谒诩依.(動詞)
、墼S多同學都比我學習好。(介詞)
④我們要比干勁,比速度,比質量。(動詞)
⑤他給我買了一本書.(介詞)
③他給了我一本書。(動詞)
它們的區別:介詞不能單獨作謂語,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問,動詞可以。介詞后邊不可以帶時態助詞”了、著、過”(”為了”、”為著”、”當著”中的”了、著”不表時態),不能重疊;動詞一般可以。它們的意義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處所; 例②中的”在”是”屬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詞用又能作動詞用的還有”由、讓、朝、往、用、拿、經過、通過”等詞。
九、連詞
詞、詞組或句子之間起連結作用的詞匯。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關系,如表示并列、表示選擇、表示轉折、表示原因等等。
如:既……又、要么……要么、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十、助詞
附加在詞、短語、句子上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結構助詞,它們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類是動態助詞,它們是“著、了、過”;
一類是語氣助詞,如“啊、嗎、呢、吧、吶、呀、了、么、哇”。
結構助詞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關系的助詞!暗摹⒌、得”在普通話里都讀輕聲”de”,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樣子。在定語后面寫做“的”,在狀語后面寫做“地”,在補語前寫做“得”。這樣可使書面語言的結構關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燦爛的科學的春天到來了。
、谕瑢W們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
、蹚埨蠋煾吲d得說不出話來。
十一、嘆詞
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的詞叫做嘆詞。
如:“喂、喲、嗨、哼、哦、哎呀”。嘆詞總是獨立成句。
十二、擬聲詞
這是模擬聲音的詞。如“嗚、汪汪、轟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 2
教學目標:
1、 理解短語的五種結構類型。
2、 理解五種短語類型的概念及結構層次關系。
3、 能正確劃分短語的種類。
4、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增強學生對母語的情感。
教學重點:
根據所學概念,正確劃分短語類型。
教學難點:
短語的概念及結構層次關系。
教學方法:
1、先掌短語結構的分類。即短語可以分為主謂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后補短語、并列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等。
2、用多媒體依次各類短語的概念和例句讓學生討論,目的讓學生掌握每一類短語的結構特點及能用實例解答抽象的概念。
3、學生能自己舉實例鞏固學過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展示:
課前練習:指出下列詞語的合成方式
樹木 手腳 牛馬 大樹 紅花 火車 砍樹 澆菜 洗車 花開
樹倒 血流 火紅 碧綠 很高 掉了 翻出 吃了 吃的 用的
( 通過對詞的組合方式的復習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新課教學
1、并列短語:并列短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并列組成的短語,詞和詞之間是平等的聯合,沒有輕重主次之分。
例如:(多媒體展示)海口和三亞 老師和同學 花草樹木 珠光寶氣 改革開放 唱歌和跳舞 團結互助 雄偉壯麗 討論并通過 繼承和發展 聰明美麗 光輝燦爛 莊嚴肅穆 萬紫千紅 風和日麗 學生舉例(略)
2、偏正短語:偏正短語是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頭的起修飾作用的成分組成短語,其中名詞、動詞、形容詞是中心語,修飾名詞的成分是定語,修飾動詞、形容詞的成分是狀語。定語、狀語與中心語的關系,是偏和正的關系。
例如:(多媒體展示)我的老師 恭敬地鞠躬 小心觀察 世外桃源 突然發現 清晰的字跡 小心地翻閱 一個顧客 完全相信
學生舉例(略)
3、動賓短語是由動詞和后邊受動詞支配的成分一起組合成的短語,其中受動詞支配的是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等。賓語主要由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充當。
例如:(多媒體展示)敬畏生命 開闊眼界 熱愛生活 夸獎同學 愛好文學 撰寫文章 歡度節日 維修汽車 安排工作 布置舞臺
學生舉例(略)
4、后補短語:后補短語是由動詞、形容詞和在它們后邊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組成的短語。起補充說明作用的的成分是補語。
例如:(多媒體展示): 開心極了 熱死了 牽回去 大得多
學生舉例(略)
5、主謂短語:主謂短語是由兩個表示被陳述與陳述關系的的詞組成的短語,其中表示被陳述的'對象是主語,用來陳述的是謂語。主語一般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
例如:(多媒體展示): 老師講課 陽光燦爛 精力充沛覺悟提高 思想解放 陽光燦爛 心情舒暢 通俗易懂 我們學習 斗志昂揚 意志堅定 身心愉悅
學生舉例(略)
6、介賓短語:介詞和后邊的賓語一起構成的短語,用來表示時間、方位、處所、對象等。
例如:在教室里 從?趤 在上面按了兩下 往南邊
對同學說
學生舉例(略)
7、的字短語:由名詞,代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加“的”組成的短語。的字短語可以用來代替名詞,相當于一個名詞的功能。
例如: 八年級(6)班的 語 文老師的 大家的 勤奮刻苦的
打籃球的 在操場上鍛煉的 在樹底下納涼的
通過對短語類型的學習,可以為今后學習“句子的成分”作準備,學生如果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就能為今后學習劃分句子成分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 3
教學目的:
1.掌握短語的概念和類型;
2.掌握并列短語的特征及注意的問題。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教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在上學期的語法教學中,我們學習了詞及詞的種類,了解了詞是語言中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單位。那么詞和詞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一種新的語言單位——短語(或詞組)
二.講授新課
并列短語。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并列組成的短語,詞和詞之間是平等的聯合,沒有輕重主次之分,這種短語稱為并列短語。
例如:
、賵蠹堧s志
、诶蠋熀屯瑢W
③調查研究
、艹韬吞
、菪蹅邀
⑥光榮而艱巨
、、②兩個名詞構成,表示并列的幾種事物;
、邸ⅱ苡蓛蓚動詞構成,表示并列的幾種動作行為;
、、⑥由兩個形容詞構成,表示事物并列的幾種性狀。
4.注意的問題:
使用并列短語,幾項并列一定要恰當,否則就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
改正下邊幾個例子中的并列短語中的并列不當的毛病:
(1)這個商店出售食品、水果和糕點。
改:這個商店出售水果和糕點等食品。
(2)晚會上表演了音樂、舞蹈和氣功等文藝節目。
改:晚會上表演了音樂、舞蹈和氣功等節目。
。3)參加這次活動的都是共青團員和中學生。
改:參加這次活動的都是共青團員,其中一部分是中學生。
三.做練習一、二。
四.布置作業:
即練習一、二。
后記:練習改錯時要保持句子原意。
板書設計
并列短語
短語:詞和詞組合起來,構成短語。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 4
[教學目標]:
1、了解現代漢語短語結構類型及其判斷的方法。
2、能正確判斷短語結構類型。
3、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短語結構常見類型及其判定。
難點:正確判斷短語類型。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教學,以啟發為主,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
請一名學生描述今天的天氣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的描述歸納短語及其所屬類型,導入新課。
、、新知識學習
一、了解常見短語類型:
并列短語 偏正短語 動賓短語 中補短語 主謂短語
二、短語類型的判斷:
、、并列短語
(結構特點: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組合而成,詞與詞之間是并列關系,中間常用頓號或“和、及、又、與、并”等連詞。) 1、類型
、 名+名 紅花綠葉 大海藍天(名詞短語)
、 動+動 說說笑笑 唱歌跳舞(動詞短語)
、 形+形 堅強勇敢 美麗漂亮(形容詞短語)
、 代+代 我和他 這樣那樣(名詞短語)
⑸ 數量+數量 四面八方 千秋萬代 三斤五兩(名詞短語)
教師舉例: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調查研究 愿意并實行 光輝燦爛 莊嚴肅穆 七上八下
指名學生舉例。
2、并列短語一般前后可以互換位置。
例如: 古老神奇 我你他
注意:但有些并列短語是不能前后顛倒位置的,因為它有一定次序。 ⑴ 時間順序:春、夏、秋、冬
、 大小順序:省、市、縣
、 年齡順序:老、中、青
、 邏輯順序:繼承和發展 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
⑸ 語言習慣:男女老少 金銀銅鐵 油鹽醬醋
3、并列短語一般要求詞性相同,但個別也有不同。
例如: 姐姐和我(名詞+代詞)
、、偏正短語
(結構特點: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頭起修飾作用的詞組合而成,其中名詞、動詞或形容詞是中心語,名詞前頭的修飾成分是定語,動詞、形容詞前頭的修飾成分是狀語)
1、前偏后正:“偏”修飾、限制“正”。
、 定+名,如: 三個同學
、 狀+形/動,如: 非常美麗 大膽猜測
2、詞與詞之間用“的”或“地”。
如:堅定的信念 認真地寫字 準確地顯示
教師舉例:祖國大地 一朵茶花 前進的.步伐 很好看 獨立思考 慢慢地走
指名學生舉例。
、、動賓短語
(結構特點:動賓之間是支配與被支配、關涉與被關涉的關系。賓語是回答動詞“誰”、“什么”、“哪兒”的。)
教師舉例: 學畫畫 看電視 分析課文 消滅敵人 放下包袱 丟下它 發展生產 進行斗爭 騙取信任 恢復平靜 愛熱鬧 下決心 有幽默感 像珍珠
學生舉例,師指導。
㈣、后補短語
結構特點:(由動詞或形容詞與后面起補充作用的成分組合而成,常用“得”字表示,起補充作用的成分是補語)
A、動補短語 動+補
動補短語中的補語不能回答動詞“誰”、“什么”“哪兒”。
例如:
看清楚、去一趟、拿起來、引在腦子里 、跑得快 、走的急
B、形補短語 形+補
以形容詞為中心時它的后面只有補語,因為形容詞不能帶賓語。
例如: 快樂得很 好<極了> 熱<死了> 強得<多> 凍得<麻木>
提示: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志。
例如: 機靈得很 密得不透氣
、椤⒅髦^短語
(結構特點:陳述與被陳述的關系。主語可以回答謂語“誰”、“什么”;謂語可以回答主語“怎么樣”)
結構形式:A名+動 B名+形 C代+動 D代+形
例如:凳子壞了 態度和藹 大家討論 覺悟提高 思想解放 陽光燦爛 心情舒暢
特殊主謂短語:名詞做謂語。
例如: 今天星期三 明天國慶節
三、內容回顧
指名學生回答短語結構的常見類型。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識別并區分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基本詞性;理解并能構造簡單的短語。
過程與方法:通過互動游戲、小組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漢語的興趣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二、重點難點
重點:準確地區分不同類型的詞匯(如名詞、動詞、形容詞)。
難點:理解并正確使用各種類型的短語。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卡片(寫有不同類型詞匯)
小組活動材料
課堂練習題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5分鐘)
通過一段簡短視頻或故事引入話題,比如講述一個人物的一天生活,其中包含多種類型詞匯的例子。
提問:“在剛才的故事里,你注意到了哪些詞語?它們分別代表什么?”
新知講解 (15分鐘)
定義介紹:逐一解釋名詞、動詞、形容詞等主要詞性的'定義及其特點。
實例展示:利用多媒體展示具體的例子,并讓學生嘗試歸類。
特別提示:強調某些容易混淆的詞性之間的區別。
實踐操作 (20分鐘)
卡片游戲:將事先準備好的寫有各類詞匯的卡片隨機發放給學生,要求他們在限定時間內找到自己所屬類別的人組成小組。
構建句子:每組抽取幾張卡片,嘗試用這些詞匯構建有意義的句子或短文段落。
鞏固練習 (10分鐘)
分發練習題,包括但不限于填空題、選擇題等形式,旨在檢測學生對于本節課內容的理解程度。
總結回顧 (5分鐘)
快速復習今天學到的知識點。
鼓勵學生分享他們覺得最有意思的部分或是遇到困難的地方。
布置家庭作業:收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同詞性和短語,并思考其作用。
五、課后反思
根據學生反饋調整后續課程的內容安排。
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適當表揚;對于理解較慢的同學提供額外輔導。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理解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等詞性的定義和特點。
掌握并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主謂短語、后補短語等短語類型的結構和用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示例、練習等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詞性和短語的知識。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和互動學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語言敏感性和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名詞、動詞、形容詞的詞性特點和分類。
并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等短語類型的結構和用法。
教學難點:
判斷同一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詞性,并體會其作用。
理解和運用復雜的短語類型,如后補短語和介賓短語等。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或情境,引出詞性和短語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詞性嗎?你們能舉出一些不同詞性的例子嗎?
講解詞性:
名詞:表示人、事物、地點、方位或抽象概念的名稱的詞。如“娃娃”、“醫生”、“昨天”、“精神”等。
動詞: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發展變化的詞。如“走”、“唱”、“愛”、“發生”等。
形容詞:用來描寫或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征或屬性的詞。如“凌亂”、“強壯”、“快”、“美”等。
數量詞:表示數目多少或順序多少的詞。如“一”、“七千”、“第一”等。
代詞:代替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副詞的詞。如“我”、“他們”、“這里”、“怎樣”等。
練習鞏固:
通過例句和練習,引導學生正確區分和判斷不同詞性的詞語。
小組合作,完成詞性分類的練習,并互相糾正錯誤。
講解短語類型:
并列短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并列組成的短語。如“山清水秀”、“老師和同學”等。
偏正短語: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和在它們前頭起修飾限制作用的詞組成。如“(漢語)語法”、“完全相信”等。
動賓短語:由動詞和后面受動詞支配的成分一起組成的短語。如“給我筆”、“教你一首歌”等。
主謂短語:由主語和謂語組成。主語在前,表示陳述對象;謂語在后,表示陳述的內容。如“人人歌唱”、“天氣好”等。
后補短語:由動詞或形容詞和補語組成。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后,對動詞或形容詞起補充說明的`作用。如“洗得干凈”、“暗下去”等。
練習應用:
通過例句和練習,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短語類型的結構和用法。
小組合作,完成短語類型的分類和造句練習,并互相評價。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的詞性和短語類型的知識點。
強調詞性和短語在漢語學習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運用。
四、作業布置
完成課后練習冊上的詞性和短語類型的練習題。
觀察生活中的語言現象,記錄并分析不同詞性和短語類型的運用情況。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反應和參與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引導他們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現象。
要及時對學生的作業和練習進行批改和反饋,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
【初中上冊詞性及短語的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二年級上冊重點短語08-13
初中英語短語總結09-19
經典的短語07-04
經典的短語08-30
三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知識:“的”“地”短語09-08
關于高考語文詞性和詞類活用11-13
考研英語翻譯要訣之詞性轉換10-01
三年級上冊期末總復習:字詞短語篇09-23
情感的短語09-15
經典愛情短語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