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招生計劃模板錦集5篇
招生計劃 篇1
一、招生管理辦法:
(一)本鎮戶籍適齡兒童入學
1、公辦學校招生范圍
小學一年級招生:20xx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之前出生,具有本鎮戶籍的適齡兒童,辦理新生登記手續后,由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按就近入學原則,兼顧社區與學校的對應情況,統籌安排學位,各公辦小學招生范圍如下:民眾中心小學:民眾社區、多寶社區、錦標村;育才小學:新倫村、民平村;三民學校:裕安村、義倉村、新建村、群安村;新平小學:新平村、沙仔村、新平四村;浪網小學:浪網社區、浪網村、東勝村、三墩村、上網村;接源小學:接源村、沿江村。
初中一年級招生:根據市教育局的統一安排,具有本鎮戶籍的應屆小學畢業生由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根據學校分布情況,按就近入學原則統籌安排鎮屬初中學位,鎮公辦初中招生范圍如下:民眾中學:民眾社區、多寶社區、錦標村、新倫村、民平村、裕安村、義倉村、新建村、群安村、新平村、沙仔村、新平四村、沿江村;浪網中學:浪網社區、浪網村、東勝村、上網村、接源村、三墩村。
2、跨校申請
跨校申請主要指不在戶籍所在村(社區)居住或父母已在鎮上購房并居住需要申請跨校入學的民眾戶籍學生。安排學位時,先滿足學校招生戶籍地段及其它符合入學政策的兒童入學,再酌情安排本鎮戶籍兒童跨校申請就近入學。跨校申請原則上只接受房產是父母雙方或一方,且日常居住的學生申請,跨校申請可有多個志愿,按先后順序安排,不合條件或所申請學校學位不足的,申請學生回原學籍地所在學校就讀。本鎮跨校就讀學生報名時需提供以下證明材料:父母居住地房產證明(如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產的需提供證明)、國土部門提供的土地證明、居住地所在村(社區居)委會和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證明等。
(二)非本鎮戶籍適齡兒童入學
1、本市外鎮。本市外鎮戶籍人口子女跨鎮區就讀我鎮公辦學校的,需提供以下證明材料方可認定為確需跨鎮區就讀:①在民眾鎮繳交社保證明(在民眾鎮參加社會保險到現場報名之日止的參保記錄,滿一年以上),或《工商營業執照》(法人代表必須為監護人本人)或勞動合同(滿一年以上)等有效工作證明;②民眾鎮房產證等材料。
2、近三年已申請積分入戶并取得入戶通知書的,由鎮招生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入讀鎮內公辦學校。
3、申請辦理流動人口積分入讀公辦學校,符合積分條件,排名在市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指標數內的,由鎮招生領導小組安排入讀鎮內公辦學校。
4、符合《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五年、有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應當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對待。具體辦法由居住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居住證持證人在同一居住地連續居住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七年、有固定住所、穩定職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依法納稅并無犯罪記錄的,可以申請常住戶口。常住戶口的入戶實行年度總量控制、按照條件受理、人才優先、依次輪候辦理,具體辦法由居住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規定,可通過積分入學,并予以優先安排。
5、父母一方是本鎮戶籍,子女為非本市戶籍的中國籍學生,申請辦理流動人口積分入讀公辦學校,須符合積分條件,排名在市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指標數內的,優先安排鎮內公辦學校就讀。
6、無戶籍,確需就讀我鎮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現場報名時需提供司法部門出具的法律證明文件(或我鎮教育部門認可的相關證明材料)。
7、符合條件的各類政策性借讀生。
8、符合以下條件且沒有違反國家計劃生育相關法規或違反后接受處理滿5年的,將按照條件和標準給予相關的獎勵,但原則上只安排起始年級(即小學一年級或初中一年級)。
(1)納稅大戶獎:企業年納稅額在200萬元至500萬元的,原則上安排1個公辦學校學位;年納稅額在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原則上安排2個公辦學校學位;年納稅額在1000萬元至20xx萬元的,原則上安排3個公辦學校學位;年納稅在20xx萬元以上的,原則上安排4-5個公辦學校學位。企業獎勵指標原則上只能安排本企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骨干子女入學。
(2)當年在我鎮投資500萬元以上或年稅收50萬元以上的,可安排其本人子女1人入讀我鎮公辦學校。
(3)凡在我鎮單位、企業工作,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安排其子女入讀我鎮公辦學校:
①取得中山市“百佳員工”等榮譽稱號;
②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或具有高級職稱;
③符合人才引進政策,屬于企業重點引進或緊缺人才的;
以上各相關獎勵指標學位由鎮招生領導小組統籌安排。
④有見義勇為行為等精神文明典型事跡的,或熱心公益慈善事業并有較大社會貢獻行為的個人或單位骨干的子女,可優先安排入讀我鎮公辦學校。
二、報名及錄取流程:
1、網上預報名(僅限一年級新生):符合入學相關規定的適齡兒童,由父母或監護人在4月1日至5月30日登錄中山教育信息港的“中山市新生登記系統”為兒童入學預報名登記。
2、現場報名確認:新生報名均安排在6月3日和4日,在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學校將現場接受報名。戶籍適齡兒童申請入學的,由父母攜兒童及相關資料(正本和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對應的小學和初中報名,申請跨校就讀的先到戶口所在地對應的學校報名并提交相關資料,由學校統一上報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非本鎮戶籍適齡兒童統一到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報名。使用獎勵性指標申請入學的由企業、團體負責人按照獎勵指標數,收集本單位申請人的相關資料,到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報名。現場報名前須憑預報名時的賬號密碼,登錄中山市新生登記系統,自行下載打印報名表前往報名點辦理(或到兒童就讀幼兒園索取相關的報名表)。6月10日后,教育事務指導中心不再受理申請。
初一新生入學,屬于本鎮戶籍學生的',由就讀小學打印調檔憑證,到所屬招生中學直接報名。需要申請跨校就讀或非本鎮戶籍的學生須在6月3日和4日向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提交申請。
3、結果通知:鎮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將報名資料交報鎮招生領導小組審核后,于6月30日前將審核結果通知家長或相關單位。
三、民辦學校招生:
民辦學校招生工作參照公辦學校招生時間、辦法執行,同時遵守以下規定:
1.民辦學校須嚴格按照(中教[20xx]10號)的要求做好招生工作。招生時按照教育主管部門核準的辦學規模,根據分步實施,控制辦學規模的措施嚴格遵守招生計劃進行,優先安排本鎮生源。非中山戶籍學生的父母(雙方或一方)必須在中山市工作并購買社保,在中山市辦理有效《居住證》,凡不能提供有效證明的,一律不予招收,強行招收的,一律不予入學籍,該生所需免費義務教育補助由辦學者自行承擔。嚴禁民辦學校未經招生領導小組許可,超規模、超班額、跨鎮域、跨市域招收新生和插班生,否則不予辦理學籍,情節嚴重的給予限制招生、暫停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民辦學校應在7月15日和8月31日前分兩次將招生資料交教育事務指導中心審核,審核通過后予以入學。
2.民辦學校須擬訂招生計劃、招生辦法、招生簡章,報鎮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市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后,方可向社會公布實施。
民辦學校招收新生未在市教育部門規定時間內完成招生計劃和注冊的,須在8月底進行一次補錄注冊。
3.民辦小學招生不得進行與入學掛鉤的招生測試,不得以要求幼兒園推薦“學科學習特長生”等的方式招收新生。民辦初中招生,可依據報名者小學就讀期間《學習成長記錄冊》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有效資料,自主招生。招生學校不得進行與入學掛鉤的考試。
招生計劃 篇2
各縣(市)教育局、州直屬中學、臥龍社會事業管理局:
根據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初中畢業及升學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試行)》和《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辦學行為 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經州教育局研究,決定全州初中畢業及高中階段招生進行統一考試。現將有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請各縣(市)、校按照州上安排,認真組織好考試工作。
一、組織領導及考場設置
(一)組織領導:州教育局成立阿壩州初中畢業及高中階段招生統一考試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譚 可
副組長:李開海、王樹穎、柴繼貴、韓曉琳、張玉芝、尕讓他、順定強
成 員:李仁義、嘉央扎西、何秀芬、羅長平、胡強、任忠、扎西卓瑪、羅毅、各縣(市)教育局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于州教育局招生辦公室,由招辦副主任胡強任辦公室主任,教科所所長李仁義、電教教儀站副站長任忠、基礎教育科科長羅長平任副主任。州考試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實施全州初中畢業及高中階段招生統一考試工作。各縣(市)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二)考場設置:考場設置、考室安排、監考、監考人員派遣以及監考人員守則、考試規則等一系列事務均按照省有關規定和要求,在州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下,由各縣(市)統考領導小組安排實施。
二、考試科目、方式及計分辦法
(一)考試科目:
1、普通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思品、體育、物理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操作10科。
2、雙語初中:
一類模式:藏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漢語、歷史、思品、物理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操作11科。其中數學、物理、化學、歷史、思品翻譯普通初中試卷。
二類模式: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思品、藏語文(加試)、體育、物理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操作11科。
(二)考試方式:除體育、物理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操作外,其余均為閉卷考試。
(三)計分辦法
1、普通初中:各科總分為80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滿分均為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物理滿分為100分,化學滿分為100分,政史(合卷,歷史50分,思品50分);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成績均以10分計入升學總成績,體育考試成績按百分制折合以30分計入升學總成績。
升學成績計算: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思品+理化實驗操作+體育。
2、雙語初中:
一類模式:各科總分為950分。其中藏語文、英語、數學、漢語滿分均為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物理滿分為100分,化學滿分為100分,政史(合卷,歷史50分,思品50分);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成績均以10分計入升學總成績,體育考試成績按百分制折合以30分計入升學總成績。
二類模式:各科總分為950分,其中語文、英語、數學、藏語文(加試)滿分均為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物理滿分為100分,化學滿分為100分,政史(合卷,歷史50分,思品50分);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成績均以10分計入升學總成績,體育考試成績按百分制折合以30分計入升學總成績。
升學成績計算:一類模式為藏語文、數學、英語、漢語四科的`A卷之和+B卷之和+物理+化學+歷史+思品+理化實驗操作+體育;二類模式為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A卷之和+B卷之和+物理+化學+歷史+思品+理化實驗操作+體育,加試藏語文成績僅作為招收二類模式考生的相關學校和專業使用。
三、試卷命制、分發保管及組織考試
(一)試卷命制:命題、譯題、制卷工作在州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由州教科所具體負責。為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課改的要求,初中畢業考試各科應按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命題,著重考查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科基本素養,不出偏、難、怪題。
由州教育局德育科負責體育考試及成績匯總等工作。
由州電教教儀站負責組織全州理化實驗操作的命題考試及成績匯總工作。
(二)試卷分發保管及組織考試:試卷的征訂、運送、分發保管及組織考試由州、縣(市)教育局初中畢業及高中階段招生統一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
四、考生范圍及報名辦法
(一)考生范圍:州內初級中學的應屆畢業生、擬報考州內外高中階段學校(含普通高中、中職、9+3)的往屆初中畢業生。
(二)報名辦法:報名均采用網上報名及現場確認的方式。網上報名時間4月22—28日,網上報名結束后,考生到當地縣招辦(中學)進行現場信息確認。屬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考生須出具相關證明。
五、考試時間及試卷評閱
(一)考試時間:
1、普通初中畢業及升學考試時間(含二類模式雙語初中):
考試時間:
1、普通初中畢業及升學考試時間(含二類模式雙語初中):
(二)試卷評閱:由州考試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按照中專考試評閱試卷的要求進行。各縣考試領導小組務必按照要求,派專人到指定地點領取試卷。考試結束后,于6月16日前,派專人送卷,并當面清點交接。領卷、送卷和閱卷的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六、成績報送及考試費用
(一)成績報送:閱卷組評閱完試卷后必須嚴格進行成績登錄并將成績反饋給各縣(校);各閱卷小組必須按照要求寫出詳細的各科試卷分析,閱卷組必須匯總寫出全州整個年度初中畢業與高中升學考試的試卷分析,書面報送州高中階段招生統一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考試費用:初中畢業及高中階段招生統一考試報名考試費用收取,按照阿壩州發展和改革委、阿壩州財政局轉發的《四川省物價局 四川省財政廳關于規范全省教育系統考試考務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阿州發改〔20xx〕729號、川發改價格〔20xx〕641號)文件規定執行。
七、考試保密及其他事項
(一)考試保密:整個考試,從命題、制卷、試卷運送、分發、保管到考試閱卷的全過程都必須按照“絕密”級要求進行,對于違反國家保密規定,出現泄密以及出現其他違法違紀行為的,堅決追查,嚴肅處理。
(二)考場紀律: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工作涉及到千家萬戶,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各縣(市)必須嚴格考場紀律,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三)其他事項:
1、英語不考聽力。
2、考生考試時一律用黑色簽字筆進行答題。
招生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相對就近、統籌兼顧、統一調配安排的入學原則,為做好此次招生工作,使本地段居民的適齡兒童充分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二、工作領導機構
1、學校招生小組的工作人員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必須嚴格貫徹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嚴格把好入學原則,堅決做到不收取與報名掛鉤的任何費用。
2、我們首先成立了一個招生領導小組,由校長室與教導處一起制定招生計劃,努力健全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學校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李強
副組長:王高峰
組 員:趙元榮 劉偉 楊敬軍
三、制定招生工作方案。
1、為了更好地實施招生工作,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再次核實了學校校區的范圍,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招生工作方法,確保校區范圍內的適齡兒童都能入學。
學校與轄區的東趙、南趙、北趙、護駕院村委會加強聯絡與溝通,按照教育局的.規定,將學校簡介在4月15日下發到居委,并對未來報名的適齡應屆小學生通過居委會加以核實了解,及時掌握擇校的信息。
2、多渠道公示。
方案制定好后,學校多渠道加大宣傳的力度,利用學校櫥窗、兩村委會宣傳欄,讓家長、社會更多地了解學校,以及了解學校的招生工作,同時也接受群眾、社會的監督。
四、堅持招生原則,認真開展招生工作
作為一所公辦學校,我校認真貫徹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免試入學”的原則,我校根據生源、學校的分布情況,確定各我校的招生范圍和招生規模,確保轄區內的符合規定的適齡學生都能上學。在招生工作中嚴格執行以下幾點:
1、嚴格按照文件規定招收符合年齡的校區內學生,不拒絕接受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就讀。
2、報名時,不進行任何形式的新生測試。
3、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報名當天向父母或指定監護人發放錄取通知書。
4、嚴格按照 “一費制”的收費標準執行收費。
五、招生工作具體時間安排:
1、3月下旬---4月中旬 上報對口村段明細表;招生班級預測數。
2、4月13日,召開校招生工作會議。傳達區招生工作的計劃及要求。
3、4月15日,張貼招生通告等宣傳資料,公示招生對口村段等相關政策。
4、5月23日前做好招生的準備工作。
5、6月24日——6月25日做好分發通知及報到工作。
六、工作說明:
1、我校加大對《義務教育法》及招生政策的宣傳力度,使義務教育的基本理念、免除學雜費、農村學校免課本費及今年招生時間的變動等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為小學一年級招生創造良好氛圍。學校在7月31日之前,將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的入學通知書發給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
2、我校將于招生期間設置專門的辦事窗口,并公布聯系電話。要增強法制觀念、政策意識和服務意識,認真做好群眾的來信來訪工作,熱情、耐心、細致地做好家長的工作。對招生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問題,要及時化解,嚴禁推諉和上移矛盾的現象,以維持正常招生秩序,維護社會穩定,確保今年秋季小學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
3、小學招生一律不進行測試,對確屬殘疾的適齡兒童及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休學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批。學校不招收不滿六周歲的兒童入學。
4、進一步規范教育收費管理,嚴肅教育收費紀律,對違反教育收費規定亂收費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招生計劃 篇4
今年,深職院自主招生計劃580人,招生專業15個。面向普高應、往屆畢業生招生計劃540人,涵蓋文科、理科、美術和音樂四類。其中,文科類專業為法律事務、旅游管理、商務英語和商務日語等4個;理科類專業為物聯網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數字出版和給排水工程技術等5個;文理兼招專業為風景園林設計、眼視光技術和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等3個;美術類專業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音樂類專業為音樂表演。
面向中職應、往屆畢業生招生計劃40人,招生專業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學制為3年。校方提醒,考生所填報的專業應與中職就讀專業屬于同一專業大類,如專業大類不符,審核將不予通過。
普高文理類專業文化素質考試采用學考語文、數學、英語三門成績,不再組織筆試。如果未參加1月8日學考的'考生,將無法報考該校文理科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2個普高專業的職業適應性測試首次采用網測形式,測試成績分合格和不合格兩種。未參加網測或網測不合格者,不能錄取。網測成績不計入總分。其他文理類及藝術類專業繼續采用面試形式。
校方特別提醒考生,擬報考以上2個網測專業的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該校自主招生網上報名,獲得該校的招生報考資格后,須在2月28日至3月2日在廣東教育考試服務網上預約測試考點和時間,并按預約測試考點和時間參加測試。網測時間安排在3月4日下午至5日。從2月18日開始,考生可進入深職院招生信息網按要求進行報名并提交相關材料。
據悉,深職院在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評價排名中多次名列榜首,被譽為“高職旗艦”。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此次自主招生的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15個專業,均為緊密契合深圳產業發展的熱門專業。
招生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為中心,實行全方位的科學管理,注重幼兒素質的培養及智能的開發,辦有多種特色教育模式。開設的語言、英語、珠腦算、美術、音樂、舞蹈等課程。
二、我們的培養目標是:
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2、培養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與人相處、合作、互助的良好品德。
3、發展幼兒智能,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
三、招生原則:統一報名、統籌安排錄取
四、招生對象
1、具有當地地區的戶口、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的適齡幼兒。
2、大班:招收5---6歲
中班:招收4---5歲
小班:招收3---4歲
五、招生時間:4月-5月
六、招生要求
入園前,家長首先要帶幼兒到幼兒園報名、登記;決定入園時,請家長帶幼兒到我園指定醫院進行體驗,然后帶體驗結果及兒童預防接種卡片,預防接種證、戶口本來園報到并辦理入園手續。
【招生計劃】相關文章:
招生計劃4篇04-15
精選招生計劃5篇04-18
精選招生計劃三篇04-19
招生計劃三篇04-19
招生計劃5篇04-18
招生計劃四篇04-20
【精選】招生計劃三篇04-20
精選招生計劃五篇04-21
招生計劃九篇04-21
精選招生計劃6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