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8嬰幼兒教育創業項目推薦
2018嬰幼兒教育創業項目推薦
0-6歲的幼兒有七大需求:
1. 全日制教育,這是最大的需求。
2. 看護和托管。這個需求雖然有上漲的趨勢,但目前需求還比較低。傳統以來孩子都由爺爺奶奶幫忙帶,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喜歡被上一輩人過多地干預生活,當有小孩后,自己沒有時間,又不想依靠父母來照看孩子,所以請人看護或者托管孩子的需求已經在逐漸增長。
3. 親子互動。因為缺少經驗,新手媽媽面對這些新生命常常不知所措,親子互動的需求由此產生。現在有很多早教中心和親子園這樣的機構,提供家長與孩子互動的場景。
4. 社交環境。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這一需求在家庭內部能夠得到一些滿足。而之前每家都是獨生子女,為孩子提供合適的社交環境是一個非常旺盛的需求,尤其是0-3歲孩子的家長,特別需要為孩子找到合適的同齡人社交環境。
5. 特長教育。孩子在業余時間或者上幼兒園以后在園學習英語、藝術等特長也是現在的家長們比較關注的領域。
6. 家庭使用的優質內容和材料。因為人“無事”就容易“生非”,更不用說好奇心強、新陳代謝旺盛的、好動的小孩子,他們沒事做的時候,如何發泄呢?于是家長就需要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幫孩子們平穩地度過這一階段。現在的趨勢是,社會上的版權保護意識增強,優質的教育內容也越來越有市場,以適應逐漸增長的需求。
7. 服務0-6歲兒童的垂直電商。本次主題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所以電商不在討論范圍內。
全日制教育的需求
【幼兒園】 關鍵點:場地和資質 | 機會:創新和特色
全日制教育領域內一個最大的業態就是幼兒園。根據《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統計,在中國,到201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經達到75%,全國共有幼兒園22.37萬所,在園兒童(包括附設班)4264.83萬人,其中,民辦幼兒園約占總數14.6%。現在很多的投資人或者創業者都把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事情,因為孩子總需要去上幼兒園,而家長總希望為孩子找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如果創始人希望自己的幼兒園只是小而精,這是一個方向;但是如果希望在這個領域做大,新晉的品牌其實很困難。因為目前學前教育市場的狀態是很分散的,而且地方性的幼兒園數目龐大,比如全國前十的幼兒園,它們的市場覆蓋率還達不到5%。很多家長會考慮,是把孩子送去遠但是好的幼兒園,還是近一點,但相對沒那么好的幼兒園。算一算三年下來的接送精力和時間成本,很多人還是會選擇距離比較近的幼兒園。所以家長選擇幼兒園受地區影響非常大,高檔住宅區的優質幼兒園非常受歡迎。而國家正在推廣普惠性幼兒園的建設,社區中的配套幼兒園開辦也是競爭激烈。
辦幼兒園的關鍵,也可以說進入這一領域的關鍵,在于場地和資質。因為國家的嚴格管理,想要取得辦學資質,需要合理的幼兒園室內面積、戶外環境等規劃;辦學資質需要經過嚴格審查,以得到中央批準。所以如果能在場地和資質的方面取得進展,進入這一領域將會容易很多。
一個新的品牌從零開始蓋樓建園壓力巨大;不過現在的并購熱潮在興起,很多小品牌被聯合起來拼成一個大盤子。
要做大盤子,把現有的幼兒園打造得創新、有特色,就會增強競爭力。這里的“創新”強調的是場地的創新,開闊思路,跳出常規的思考領域,比如模仿英國、德國的很多森林幼兒園,在場地上做些創新。
另一個機會是在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尤其缺乏優質的教育資源。現在的家長沒那么缺錢,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學前教育,小村里的家長只要能把孩子送到鎮里,就不會在村里上幼兒園,能到城市里就不留在鎮里,因此三四線城市新辦幼兒園的機會還很多。如果是在一線城市,比如在上海市區,品牌的幼兒園和優質師資已經很多,再進入這樣的一線城市辦園,競爭就會異常激烈。
【幼兒園服務商】 關鍵點:產品和渠道 | 機會:科技重構產品
對于幼兒園的服務商來說,包括裝修、家具的供應是比較傳統的,雖然有大量的供應商,但是市場很分散。場地設計和空間裝飾對創新材料需求很大,可以考慮供應更多創新的場地裝飾材料,包括功能區劃分、創意設計的實現,玩教具、工具架、床等等都可以與科技融合。
從多媒體的課程庫,教學教具,到后臺的教學管理,用科技打通前臺和后臺,便利幼師和園長們工作的各個環節,把產品做得厚重,也是增加用戶粘性的方法。喵姐比較看好這種基于整個幼兒園管理體系的科技產品。這種厚重的產品利潤很高,但也十分需要專業人員、技術人員和通力協作。當然,把一個方面做得專業,也是一個轉型的機會。
幼兒園中一般需要配備三個園長,一個園長總管大局,一個教學園長或者保教主任主管教學,還有一個后勤園長或者后勤主任負責孩子的食宿健康等生活問題。其中,教學內容是粘性最大的一塊。正規的幼兒園都會讓老師比學生提前開學,制定整學期、每個月和每周的教學計劃。這一過程很多時候是通過紙質的材料記錄和匯總的,還有很多教案和總結要批復,園長需要了解這些老師的教學檔案時,如果有用科技重構的產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做這些機械工作的負擔,他們就可以有更多精力對孩子實際關照。
另外就是幼兒園的課程和配套教材,因為適齡兒童源源不斷地進入幼兒園,如果后續服務到位,教材的需求也會持續滾動,這一部分的市場會相當火爆。但是從2015年以來,教委明令不允許幼兒園要求家長統一訂購教材,防止“小學化”現象,很多學校減少了課本教材的使用。
然而,因為幼師質量良莠不齊,有些老師離開課本就無從下手,這樣就給了新型服務商機會,用技術為幼兒園系統服務。比如有些在線產品會教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如何與孩子互動,滿足教學內容這個最大的需求,有些用多媒體的內容輔助教學,還有家園互動系統讓學校和家長針對孩子的情況隨時溝通,等等。
【學前班】 關鍵點:上游或下游 | 機會:課程設置(銜接能力,而非銜接內容)
全日制教育細分的第三個領域是學前班。尤其是從前入園率很低的時候,或者在偏遠地區,對于沒有機會上完三年幼兒園的孩子,學前班的一年就是他們要為升入小學做準備的階段。大概在90年代,有人批判過學前班的“小學化”傾向太嚴重,不適合幼兒園的孩子,所以學前班的發展一度不被看好。后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調查發現,60%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都遇到不能適應的問題,家長也擔心孩子上了小學會跟不上,孩子從幼兒教育直接進入學校教育困難重重。現在,幼兒園大班的退園率已經越來越高,學前班的需求逐漸增長。
然而,幼小銜接的問題從來都沒有從臺階變成一個坡,它需要幼兒園和小學雙方的共同努力。可事實上,小學對于幼兒升學的適應問題不太在意,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很多考慮;很多幼兒園想要進行這一銜接,卻并不了解小學里都在怎么做,所以無從下手。
【嬰幼兒教育創業項目】相關文章:
嬰幼兒期性啟蒙教育的心得12-26
嬰幼兒睡前故事12-08
嬰幼兒經典的睡前故事11-07
嬰幼兒早教故事03-24
嬰幼兒成語故事04-18
嬰幼兒童話故事04-22
嬰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05-02
判斷嬰幼兒心理健康的方法05-01
嬰幼兒童話故事8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