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
【原文】
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5)乎?以此故法(6)為(7)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
【注解】
(1)涉江:渡江。涉,乘船渡水。
(2)遽:立刻。
(3)契:刻,動詞,用刀子雕刻。
(4)是:此處。
(5)惑:困惑;迷惑。
(6)故法:舊法。
(7)為:治理。
【故事闡述】
有一個楚國人坐船渡江,途中不小心把寶劍掉到水里。當時這個人并沒有立刻跳下水去找那把劍,只是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個記號,還說:“這里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停了之后,他就從記號處跳下水去尋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而劍落在水里是不會動的,用這種方法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發展變化,就會象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不解。
這是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一書中,闡述國君治理國政的道理。他認為國君治國應要符合時宜,明白世事在變,若一味沿襲舊法不知改革,那么就無法治國。后來這個典故就被濃縮成“刻舟求劍”這一句成語,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的人。
【討論】
(1)這位楚國人刻舟求劍的目地是什么?
(2)為什么這位楚國人找不到他的劍?
(3)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什么啟示?
【造句練習】
例:遇到問題時,如果只想用老方法去解決新問題,就會象刻舟求劍般無法達到
目地。
例:錢掉了你就應該循原路去找錢,只在屋子里刻舟求劍般地亂找,根本不可能
找到。
【相似成語】
守株待兔;膠柱鼓瑟;食古不化;一成不變
【課后時間】
四個字成語接龍:
刻舟求劍 → 劍()()心 → 心()()得 → 得()()形
參考答案:
刻舟求劍 → 劍(膽)(琴)心 → 心(安)(理)得 → 得(意)(忘)形
【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03-09
刻舟求劍作文10-24
刻舟求劍作文12-09
有關刻舟求劍的成語典故12-09
刻舟求劍新編作文01-06
刻舟求劍寓言故事04-23
刻舟求劍英語作文帶翻譯12-07
刻舟求劍寓言故事范文12-07
刻舟求劍寓言故事擴寫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