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考研:新聞與傳播碩士名詞解釋復習(10)
新聞與傳播碩士名詞解釋復習:
1、媒介功能融合理論:是指單一功能媒體向綜合功能媒體的發展趨勢,即多媒體化趨勢。傳統的媒介多是單一功能媒體,如書籍、報紙是視覺媒體,廣播是聽覺媒體等等。由媒介功能融合而產生的多媒體具有十分豐富的功能,如多媒體電腦集文字、影象、聲音、數據儲存、處理、雙向通信、網絡等功能于一體。多媒體的出現和普及大大提高了人類的傳播效率,是媒介發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事件。
2、媒介內部控制:是傳播學控制研究的領域之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傳播媒介通過組織制度、報道方針等對新聞或信息的收集、選擇、加工和報道過程的控制;二是指傳播媒介通過制定職業紀律或道德準則來規范傳播活動和傳播工作者的職業行為。就前言而言,任何傳播媒介都有其政治的、經濟的和意識形態的傾向性,都是為一定利益服務的。這種傾向性通常體現在媒介的報道方針上,按照報道方針而進行的層層“把關”活動,體現了媒介組織內部對新聞和信息的傳播過程的控制。就后者而言,由于媒介是提供新聞和信息服務的機構,只有自主規范傳播活動和傳播工作者的行為,才能維持媒介信譽,爭取廣大受眾和提高傳播效果。因此,傳媒自律也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3、傳播學經驗學派:主要指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傳統學派。經驗學派研究的特點是:對現行社會體制是否合理并不關心,而是維護與改進現存社會體制及其功能。他們把社會視為一個能夠自我調節和平衡的有機生物體。經驗學派在方法上堅持經驗性的實證研究立場,在方向上堅持實用主義的研究目的,在指導思想上則堅持多元主義的社會觀。
4、傳播學批判學派:他們都對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態度;他們更多將傳播理論和社會理論集合在一起,著重考察與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相關的宏觀問題;批判學派在方法論上以思辯為主。
5、數字化:與模擬技術相對而言的數字化技術,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數字化產品和未來的數字化時代。
6、物化:盧卡奇提出,物化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每個人的必然的直接現實,它最集中的表現就是商品拜物教。
7、文化霸權:葛蘭西提出。文化霸權是指統治者除依賴暴力來維護社會的政治經濟秩序之外,還必須具有意識形態上的領導權,由此導致被統治者在心理觀念上的順從和滿足于現狀,而這種領導只能建立在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統一的意識形態之上。
8、多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相對抗的。它不承認資本主義社會存在階級和階級對立,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由多元的社會群體和個人所構成。在多元化社會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社會成員對某些社會價值和規范的共同意向,即所謂“廣泛的社會合意”,而大眾媒介無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現。
霍爾指出,多元主義是虛偽的騙局,它掩蓋了發達國家“經濟資本和政治權力的集中壟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分配的巨大的不平等”。“廣泛的社會合意”只是一種人為的虛構,是由大眾媒介所編織出的一個美麗的童話。大眾傳播媒介并不是所謂“社會合意”的反映和體現,傳播媒介并不止于消極地傳達新聞和信息,而是積極地從事著某種有意識的灌輸活動,它在意識形態內容的生產和再生產中充當著重要角色。
【考研:新聞與傳播碩士名詞解釋復習10】相關文章:
考研指導新聞與傳播碩士考研復習規劃參考12-09
新聞傳播考研復習建議12-08
考研新聞傳播碩士如何備考03-09
新聞與傳播碩士考研的經驗技巧12-09
2017考研:新聞傳播碩士復習知識點總匯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