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常州市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狀況調查報告論文

時間:2022-11-23 00:30:15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常州市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狀況調查報告論文

  論文摘要:在對常州市18所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情意、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結構進行再認識,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與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建議。

常州市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狀況調查報告論文

  論文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情意專業知識專業技能

  一、問題的提出

  杜威說:“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決于從事教師職業者的素質和性格的改革。正因為教育是人的一切事業中最個人化的、最切己的,它的力量的最后憑借和最終來源便在于個體的訓練、品質和智慧,假如能擬定一種計劃,使教育這個職業得到有力量、素質好、同情兒童以及對教學和學術問題有興趣的人,那么,教育改革就不再有一點麻煩,也用不著再去解決其他的教育問題了。”由此,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關注當下教育實踐對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研究新時期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問題,成為幼兒教師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調查概況

  2008年7一12月,我們對常州市幼兒教師素質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圍繞幼兒教師素質發展現狀進行文獻檢索,理出本次調查的項目,接著舉行了小型座談會,本課題組成員以及有豐富經驗的園長、教師對涉及幼兒教師素質發展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印證、篩選,共同確定、編制了調查問卷;第二階段,通過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常州市18所幼兒園發放問卷調查表,共發出教師問卷418份,回收358份,回收率為85.6%。

  目前,教育界對“教師素質”的界定尚不統一:有的強調綜合素質,如陸云認為教師素質應包括道德修養、專業素質和人格修養;有的突出某一方面,如舒爾曼強調學科知識,徐仲林推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扎實的專業知識及能力”,伍茲和博格重視教師觀念。盡管不同研究者對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的關注點不同,但是,通過比較、分析和綜合,再依據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評價標準,我們發現,專業情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支撐教師走向專業成功的三根支柱。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幼兒教師的專業情意

  教師的專業情意是教師個體對自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感受、接納和肯定的心理,它包括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四個方面。專業情意是幼兒教師獻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是教師的使命感和靈魂所在,它決定了教師對自身職業的態度和工作的投人狀態。

  1.幼兒教師對自己所處專業水平的判斷存在差異

  調查顯示,有11.6%的教師認為自己處于新手水平,23.4%的教師認為自己處于適應水平,42.8%的教師認為自己處于勝任水平,20.4%的教師認為自己處于熟練水平,0.5%的教師認為自己處于專家水平,這一分布與幼兒園園長的判斷基本相符。不過,不同初始學歷、不同教齡和不同性別教師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男教師和常州市優秀幼兒園名師的自我判斷切合度明顯高于女教師和非優秀教師;教齡長的、職稱高的教師高于教齡短、職稱低的幼兒教師。值得注意的是,從初始學歷和現有學歷情況看,高中及以下學歷的教師存在高判斷現象,其平均分分別為2.90和2.89,明顯高于其他學歷的教師。

  2.幼兒教師對自己專業的熱愛程度不高

  與中小學教師相比,情感投人更應成為優秀幼兒教師的重要素質,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他們在學習中更需要教師情感的帶動,更需要教師對他們予以情感的支持。但是,調查結果卻顯示,只有43.8%的人選擇幼兒教師職業是因為對孩子的喜歡和熱愛,12.7%的人是因為幼兒教師職業較為穩定和輕松,41.5%的人認為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這三種選擇恰好反映了三種比較典型的教師心理。第一類是專業思想穩定或可以穩定的教師,他們喜歡孩子,喜歡幼兒園相對較為單純的環境,有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使命感,有“傳道、授業、解惑”、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責任感,幼兒教育事業帶給他們的幸福足以彌補幼兒教師社會地位低、收人不高等不足。第二類是受社會大氣候的影響,大多數人,尤其是女性,傾向于從事清閑和較為穩定和有保障的職業。幼兒教師雖然收人不高,但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終身職業。第三類是由于學歷的局限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選擇了幼兒教師職業。屬于后兩類情況的,其專業思想容易動搖,其專業情感不夠穩定。通過訪談,我們發現,大多數幼兒教師都有轉崗的想法,他們認為如果有機會可以再次選擇的話,寧愿選擇政府部門、國企、外企,或者選擇做中學或大學老師,而大多數人表示不選擇幼兒教師職業的原因是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較低。

  由此可以看出,幼兒教師從教的理想不夠堅定,這主要源于幼兒教師的經濟收人不高,除瑞典、丹麥等少數國家外,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存在著幼)七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比中學、大學教師低,略低于小學教師的狀況。要提高幼兒教育質量,除了要增強幼兒教師的專業情感和職業道德外,政府也需要加大對幼兒教育的投人。

  3.幼兒教師的在職進修意識不強

  有37.5%的教師表示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但卻不知道該學什么,該怎樣學;而有18.8%的教師表示不需要繼續學習,“幼兒園知識太簡單”,有關幼兒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她已經駕輕就熟;有28.6%的教師則表示沒有多余的時間靜下心來看書;經常參加校內教研活動的人數占總數的65.3%,但教研的內容主要限于聽課和評課,經常與同行交流經驗和看法的教師不多;90%的教師認為有必要加強科研,但只有極少數人主持編寫或參加編寫過教材,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更是寥寥無幾。由此可見,多數幼兒教師缺乏專業學習的自我意識,這主要源于教師個人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科學性認識,缺乏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個體知識管理的能力。

  (二)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

  L.S.舒爾曼認為,一個專業既是一種高度復雜和熟練的工作,又是一種根植于知識的專業行為。在探究教師專業知識基礎的諸多理論研究中,學術界并無統一觀點,但大都認為課程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情境知識必不可少。其中,課程知識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幼兒教師具有的關于五大領域的課程目標、學習內容、知識體系的知識,具體表現為對課程標準的理解以及對教材的把握;教育專業知識在本研究中主要包括教育觀、課堂教學管理、兒童學習的特點、知識學習的一般原則與策略等;情境知識在本研究中是指教師能夠駕馭幼兒、家庭、幼兒園以及社會等環境對教學活動的影響。這些知識有助于教師辨析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教怎樣的人、在什么環境教等與高效能教與學有關的問題,構成了教師專業知識體系的基礎。

  調查結果顯示,89.9%的受測教師能夠較為熟練地應用五大領域的知識,為兒童釋疑解惑、比較深人地把握各領域的教學內容、課程目標等。但在五大領域中的藝術領域,受測教師的平均答對率偏低,這說明大多數幼兒教師藝術方面的知識還有所欠缺。關于教育專業知識,我們共設計了6道教育理論知識題目,受測教師的平均答對率只有38.8%,答對半數以上題目的人數占17%o大部分教師“能做”某一實務工作,但“能夠做到”并不意味著教師能夠清楚表述行動背后的理據,而這一點正是“專業教師”和“職業教師”最根本的區別所在。而對教育情境知識的掌握,也只有53.2%的教師能夠做到,這不禁引起了我們對幼兒教師專業知識缺失現象的關注與思考。幼兒教育通常被定性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它為兒童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奠基,為未來的社會生活做準備;另一方面兒童生活、兒童學習、兒童期有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幼兒園課程是以培養兒童的全面發展為宗旨的啟蒙課程,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專業素養不高甚至有偏差,又怎能滿足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求知欲、勝任教育者角色?怎能促進兒童發展呢?幼兒教師需要具有較深厚的專業功底,把課程知識、教育專業知識和情境知識融通起來,否則就會出現種種負面影響。 (三)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

  與中小學教師不同,幼兒教師需具備的專業技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的技能;通過教育與教學活動指導和促進兒童各方面發展的技能,尤其是教育問題診斷能力,藝術表演能力等,引導兒童探究、發現的能力;觀察、記錄、測查和評價幼兒發展的技能;參與幼兒園管理和與家長溝通的技能等等。

  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與家長溝通的技能是每一位幼兒教師必需的技能,這些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師日常工作的質量,甚至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度以及幼兒在園的收獲。因此,這些基本技能受到幼兒教師的普遍重視。但數據顯示,受測教師對教育與教學活動指導技能中的藝術表現能力關注程度不是很高,只有39%的教師表示認同藝術表現技能,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對幼兒教師而言,教育教學不僅需要學前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一些與日常工作相關的能力,如藝術等方面的能力。熟練的藝術技能,可以使教師把藝術的想象力、創造力通過適當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把課程的藝術主張、藝術內容以及藝術形式完美地傳達給兒童,進而培養兒童對藝術的熱愛,并能把兒童本能中的藝術潛質激發出來。部分教師之所以不關注藝術技能的發展,主要與幼兒教師個人天賦及知識接受能力有差異等有關,教師的技能掌握情況參差不齊,落后的教師會產生極強的消極倦怠情緒,加之小部分教師人園之前學前藝術技能是零起點,所以藝術技能需要針對個別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這也意味著幼兒園必須投人更多的精力。

  四、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建議

  綜合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不難發現,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狀況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職業熱情和奉獻精神還有待提高;專業學習的自我意識較差;專業知識體系中的教育專業知識和情境知識較欠缺;對專業技能中幼兒教師的藝術技能技巧重視不夠。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全面深化教師教育改革,重塑新時期幼兒教師專業生活的樣態,為加快凝聚幼兒教師專業優勢、駛人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干道打好基礎。

  (一)促進學前教師教育一體化

  加強初等學院、大學和學前教育機構的伙伴關系。針對現任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較低的情況,建議教師教育機構采取措施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知識發展,尤其應加強幼兒教師教育課程與幼兒教育現實的聯系,并重視幼兒教師教育理論知識的持續發展。針對個別教師藝術知識欠缺、藝術技能不高的狀況,教師教育機構應個別輔導,保證內容上學用結合,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的作用。

  (二)建構以發展為導向的學前教師教育體制

  幼兒教師的素質提高是時代的要求,離不開學前教師教育的政策、法規的支持,離不開幼兒教師的職前培養和在職進修制度,更離不開幼兒園和教師群體的支持。幼兒園要充分挖掘園本培訓的內涵,為幼兒教師架構知識、技能共享的網絡平臺,為每位教師提供一個“知識庫”,供其儲存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料以及個體的教育教學知識經驗、技能,促進教師個體的知識和技能積累;在尊重教師個人意愿的基礎上,以教師創造的教育教學知識和技能為重點,匯集各個教師的知識、技能、經驗,經加工,并配以校外相關專題知識的鏈接,供教師檢索,完成知識的積累與集成加工;將網絡信息技術系統運用于教育教學、教研活動,含有視頻和文字交流的實時互動平臺,提供實時的場景,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激活和流動,引導教師群體知識、技能共享,增加每一位教師與不同知識背景教師的接觸,增強教師發現、感悟和轉換知識、技能的意識與機會。

  (三)教師個人要注重自我教育,不斷加強自身素養

  理想的幼兒教師,其素質發展模式是內控的,強調幼兒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即幼兒教師自身對職業的認識、感受,激發其內在驅動力,并努力在學前教育工作實踐中追求專業發展。我們在提倡園本培訓、強調學前教育機構發展和幼兒教師群體發展重要性的同時,要主張培養反思型幼兒教師,重視以幼兒教師個體發展為導向的學前教師教育。首先,教師要端正思想,扎根于學前教育事業,有自身可持續成長的內在意識,即通過教育與自我教育激發,形成教師不斷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意識。當然教育行政部門與社會也應給予積極的支持。其次,教師要有不斷自我反思的能力。良好教師專業素質的形成過程,實質上是教師不斷糾正自己頭腦中錯誤的價值觀、道德觀、教育觀、兒童觀,形成良好的專業倫理和專業素質的過程,每位幼兒教師,應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整體素質,只有不斷給自己充電,補充新鮮營養,才能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嚴峻挑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選擇。

【常州市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狀況調查報告論文】相關文章:

農村勞動力勞動素質狀況及培訓調查報告12-27

大學音樂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論文12-09

社會狀況的調查報告11-18

誠信狀況的調查報告11-12

健康狀況調查報告02-08

商場經營狀況調查報告11-12

商場經營狀況調查報告12-07

學生視力狀況調查報告12-07

商場經營狀況的調查報告總結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