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語言教學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了解各年齡段幼兒現階段閱讀能力的發展現狀,為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培養幼兒語言發展能力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
小二班35名幼兒,年齡4~5歲,其中男孩21名,女孩14名。 中四班35名幼兒,年齡5~6歲,其中男孩21名,女孩16名。 大一班46名幼兒,年齡6~7歲,其中男孩20名,女孩16名。
三、調查方法
(一)調查內容的設計
1.教師提供各種類型的圖書,每次發給每個幼兒相同的圖書,分別從幼兒對圖書、閱讀圖書的感興趣程度方面,對圖書基本結構的掌握程度方面,對閱讀方法的掌握程度方面進行了解記錄,標準如下:
1)對各種圖書都感興趣的為3分,對各種圖書有的感興趣有的不感興趣的為2分,對各種圖書都不感興趣的為1分。
2)知道圖書有封面、封底、扉頁等的為3分,知道其中之一的為2分,完全不知道的為1分。
3)能按頁碼讀書、能從左向右逐行朗讀讀本的為3分,能按頁讀書、但不能從左向右逐行朗讀讀本的為2分,既不能按頁讀書、也不能從左向右逐行朗讀讀本的為1分。
2.教師設計語言教學活動,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觀察等對幼兒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傾聽習慣、語言理解能力、當眾表達能力、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能力等方面進行了了解記錄,標準如下:
1)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能夠讀懂故事大意為3分;對文字,標點符號有個大概認識為2分;什么都不知道為1分。
2)傾聽習慣。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為1分;喜歡聽別人講事情為2分;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的為1分。
3)語言理解能力。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為3分;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為2分;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的為1分。
4)當眾表達能力。喜歡并經常主動當眾表達,并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為3分;
喜歡并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2分;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的為1分。
5)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能力。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為3分;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為2分;大部分說方言的為1分。 (二)調查過程
調查活動一是在每個星期上午一節的語言教學活動中進行的,調查活動二是在每個星期上午三節的分享閱讀活動中進行的。在調查過程中是以班級為單位集體進行的。
四、調查統計與分析
從表1.1、1.2、1.3可以看出,小班約有86%的小朋友喜歡看圖書,但約有86%的小朋友不會主動拿書看,一般對文字都不感興趣;約有89%的小朋友對圖書結構、閱讀方式不了解;到了中班,95%左右的幼兒對圖書一般都感興趣,大多數能夠自發獨立閱讀,81%的幼兒對圖書的結構基本能夠掌握,一半以上的幼兒一般都能按頁碼看圖書,并能從左向右逐行逐頁朗讀讀本,但有約14%左右的幼兒對閱讀方法沒有很好地掌握;大班約有97%左右的幼兒對文字感興趣,大多數能夠自發獨立閱讀,并能持續一段時間,91%的幼兒對圖書的結構基本能夠掌握,98%左右的幼兒一般都能按頁碼看圖書,能從左向右逐行逐頁朗讀讀本。 從表2.1可以看出,小班約有86%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初步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嘆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讀懂。約有9%的幼兒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48%的幼兒喜歡聽別人講事情,43%的幼兒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約有9%的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71%的幼兒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約有9%的幼兒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約有12%的幼兒喜歡并經常主動當眾表達,并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約有54%的幼兒喜歡并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約有34%的幼兒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約有31%的幼兒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約有66%的幼兒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約有3%的幼兒大部分說方言。
從表2.2可以看出,中班約有22%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初步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嘆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讀懂。約有46%的幼兒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43%的幼兒喜歡聽別人講事情,11%的幼兒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約有68%的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27%的幼兒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約有5%的幼兒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約有71%的幼兒喜歡并經常主動當眾表達,并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約有24%的幼兒喜歡并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約有5%的幼兒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約有65%的幼兒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約有32%的幼兒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約有3%的幼兒大部分說方言。
從表2.3可以看出,大班約有17%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初步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嘆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讀懂。約有67%的幼兒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22%的幼兒喜歡聽別人講事情,11%的幼兒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約有64%的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25%的幼兒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約有11%的幼兒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約有81%的幼兒喜歡并經常主動當眾表達,并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約有14%的幼兒喜歡并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約有5%的幼兒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約有92%的幼兒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約有8%的幼兒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
五、討論
通過調查,對比調查的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齡段,對圖書、閱讀圖書的興趣及喜愛程度方面,小班因為部分幼兒對圖書還沒有怎么接觸,對圖書不了解,部分幼兒對圖書不怎么感興趣。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及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書籍,并提供給他們充分的閱讀時間。而中大班幼兒有圖書閱讀的經驗,對圖書的興趣都比濃厚,19%左右的幼兒對圖書及閱讀圖書的興趣不濃厚,跟幼兒的個人興趣愛好也有關系。在以后的教學及語言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不同幼兒對不同書籍的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投放幼兒感興趣的書籍。在對圖書基本結構、閱讀方法的掌握程度方面和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方面,小班幼兒接觸語言教學及分享閱讀教學的時間只有一個學期左右,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閱讀訓練,只有極少數的小班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有過閱讀的經驗,了解一點圖書結構、閱讀方法方面的知識,而對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嘆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了解。中大班的幼兒都接受過系統的閱讀訓練,大部分幼兒能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嘆號及自己的名字也都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能很好的讀懂。但由于幼兒自身接受能力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同一年齡段的幼兒對圖書結構、閱讀方法的掌握程度、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發展也不相同。在以后的教學及各種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個別差異,重點指導,平衡發展。
語言理解能力方面,由于接受系統教育的時間長短不同,鍛煉機會的不同及幼兒自身能力差異等方面的不同,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當眾表達能力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當眾表達能力逐漸增強,由于幼兒個人性格及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同一年齡段幼兒當眾表達能力也不相同。對于不同的幼兒,老師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及引導方法,提高幼兒當眾表達能力。傾聽習慣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傾聽習慣相對來說越來越好,這不僅與幼兒集體學習時間長短有關,也與幼兒對事物的興趣有關,教師要對傾聽習慣不好的幼兒加以積極引導,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循序漸進地改善傾聽習慣不好的幼兒的傾聽習慣。
學習和運用普通話能力方面,很多幼兒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跟爺爺奶奶接觸的時間最長,而很多爺爺奶奶的普通話水平參差不同,幼兒的普通話水平也各有差異。對與普通話不好的幼兒,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幼兒學說普通話,更要與家長溝通,在家也要為幼兒創造一個普通話交流的環境。
針對小班幼兒閱讀盲目性比較大,基本不怎么會翻書,閱讀率很低的閱讀特點,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讓幼兒掌握圖書基本結構,開展正式的小書閱讀活動,讓幼兒學會有序翻書,這樣才能逐漸看懂故事。針對小班幼兒不能長時間地保持靜態閱讀的特點。
【幼兒園語言教學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園語言教學計劃10-22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活動方案04-18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計劃范文04-19
語言文字調查報告內容05-02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計劃:圓圓和圈圈05-03
關于教學的調查報告04-23
中班語言教學活動方案04-07
中班語言類教學計劃05-26
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活動方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