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米播種及種植時間
秋玉米幾月份播種比較合適?秋玉米是中國農歷立秋前后播種的玉米。主要分布浙江東部、廣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兩種。下面就讓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秋玉米什么時候種 秋玉米最佳播種期
(1)最佳播期,一般說來就是當地多數年份獲得最高產量的播種期就可定為最佳播期。確定播種期要抓住影響玉米產量形成的重要氣象因子。(除考慮播種當時的溫度、水分條件外還要考慮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應問題。)
----東北地區:春玉米播種期的確定,首先要考慮的是開花期低溫冷害,涼夏使生長發育緩慢,灌漿成熟期的秋季低溫冷害、初霜凍的影響。春季氣溫回升到7-8℃就可播種,冷年選用早熟品種,暖年選用中晚熟品種或晚熟品種。北部地區選用早熟品種,中南部地區選用中晚熟品種。高海拔地區選用早熟品種。
----華北地區:麥茬玉米播種期不宜過早,使小麥、玉米共生長期過長(一般25天為宜)也不能播種過晚,要保證麥收時玉米已進入穗分化階段,使玉米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有一個良好的生育環境,又要使玉米生育后期不受低溫影響,成熟好產量高。
----華北地區秋季往往會出現低溫連陰雨或降溫早的冷秋天氣(8月下旬-9月)使玉米貪青晚熟,籽粒成熟不好,產量不高。其原因是播種過晚,使用品種不當。應根據長期天氣預報,針對不同年型(暖秋、冷秋)使用不同熟性的品種,確保不同年型均能獲得好收成。
----西南地區:春玉米播種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西南地區春季回暖早,利用早春熱量條件適時早播避過春旱、初夏旱、高溫害的影響。二是要注意“倒春寒”天氣造成“春遲”,應在春寒天氣結束時,搶在冷尾暖頭播種避過春寒造成的影響。
----華南地區:特別是海南,冬季玉米南繁播種期的確定,要考慮玉米開花授粉期措過1-2月上旬的低溫,以10月15日至11月15日這期間播種為宜,不應推遲到11月下旬-12月上旬。
(2)玉米播種與水分:玉米生產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利用降水的自然變化規律種植玉米。從播種開始就要注意這個問題,除考慮播種當時的溫度、水分條件外,還要考慮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應。
----利用自然降水保障需求:玉米播種期的確定要使玉米的需水臨介期與當地的雨季相吻合。以減輕干旱、卡脖旱對產量造成的不利影響。
----麥茬玉米:華北5月至6月上中旬常出現春旱、初夏旱,結合給小麥澆揚花水、灌漿水、麥黃水,保證玉米播種時的墑情,使其苗齊、苗壯。
----夏玉米:華北春末夏初,時有干旱發生。各地要搶墑播種,6月中旬因墑遲遲沒有種上,應改種早熟品種,或改種生育期短的其它作物,以免影響秋末冬小麥播種。如北京6月中旬前有25毫米降水就可采用中晚熟品種。
(3)玉米播種方式:改進玉米的種植方式延長生長季、改善生態環境是提高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率,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玉米播種采用地膜覆蓋。北方春播玉米區、南方山區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蓋增加大于零度的積溫,克服玉米生長季熱量不足,季節緊的矛盾。
麥垅點種玉米:是一種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和土地資源的生產措施,也是促進玉米高產的技術。
免耕播種:北方播種夏玉米的地區,麥收后不整地就播種,待玉米出苗后進行中耕滅茬,這樣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可以爭取3天以上的農時。群眾中流傳著“春爭日、夏爭時”。夏播越早,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
(4)播種時的土壤水分:當熱量條件得到滿足時,還要求足墑、土壤水分達到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
秋玉米怎么種植秋玉米的栽培技術
1選用早熟品種。秋玉米生長期所處氣候條件特殊:前期高溫,后期低溫、陰雨。故應選用苗期耐高溫,后期籽粒灌漿成熟快且抗性好的高產早熟品種。我省種植的秋玉米品種有石單三號、黃七單交等。
2選擇排灌方便、肥力高的地塊。秋玉米前期多遇伏旱,后期秋雨多,又是早稻或春玉米茬口種植,故必須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層深厚、保水保肥的地塊種植。如稻溝槽地、一、二臺地等。
3適時育苗移栽和適宜的種植密度。秋玉米要保證不影響前作,同時其散粉期要趕在秋雨來臨之前。我省早稻和春玉米一般是7月上中旬收獲,秋玉米播期安排在收獲前10~12天,采用肥團育苗,2至3葉移栽。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m2植3000~4000株,采用雙行留雙株種植,行距80~90厘米,窩距40~50厘米。每窩雙株分開,錯窩定植,減輕陰蔽。
4加強田間管理
4.1 科學施肥。秋玉米溫度高、生長發育快,故應“重底早追”。每667m2(下同)用30公斤磷肥和1500公斤左右的清糞水作底肥;4葉期(返青后)施純氮3.5~4.0公斤,對清糞水1500公斤左右提苗,視旱情灌水抗旱;6-7葉期施純氮4.0~4.5公斤,對清糞水1500公斤左右壯稈,結合中耕除草;在大喇叭口期施純氮6.0~6.5公斤,同時培土上廂。
4.2 及時治蟲。秋玉米處于高溫多濕季節,蟲害嚴重,在4葉期、6葉期和大喇叭口時期用敵殺死、菊馬乳油等殺蟲劑對成800~1000倍液噴施,防治玉米螟、蝗蟲等害蟲。
4.3 人工輔助授粉。秋玉米散粉期氣溫不穩定,雌雄往往不協調,加之秋雨較多,自然授粉不理想,應加強人工授粉。減少禿尖,奪取高產。在大多數植株花絲吐出后,收集混合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兩次。提高結實率。同時,不定期摘掉已散粉雄花,增強光照和通透性,減輕病蟲害。
秋玉米種植注意什么秋玉米管理“五防”
秋玉米不僅生長發育時間短,而且生育期間面臨著干旱、高溫、后期低溫及病蟲害的威脅。如果管理不善,易出現營養生長嚴重不足,玉米棒小,甚至嚴重禿頂缺粒。在生產上,要盡量滿足秋玉米生長發育的各項條件,重點抓好以下“五防”。
防干旱
秋玉米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的臨界期,對水分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水不僅影響雌雄性器官分化,而且推遲吐絲,導致雄穗開花與雌穗吐絲期相隔較遠而不能受精。生長前期遇旱,葉片萎蔫、植株生長細弱,苗體矮小。在我省7一8月份氣溫高,降雨少,空氣干燥。因此防旱是秋玉米種植的前提條件。即秋玉米應種在有灌溉條件的稻田,低海拔的平地丘崗區旱土種植秋玉米,如沒有灌溉條件,最好不種。種植秋玉米后要加強水分管理。播種后如土壤持水量低于60%,易燒種死芽,需澆水保溫。出苗后如上午葉片卷縮,須抗旱保苗。拔節到孕穗期保持70%左右持水量,其判斷標準為土表不露白,如土表露白需灌水。在抽雄期遇干旱,灌水比不灌水的增產30%以上。為了防缺水阻礙,采用人工授粉,即花絲露出時,在晴天露水干后9-ll時進行人工授粉,隔1天一次,連續3-4次。
防播種過遲
玉米如在9月20日以后抽穗吐絲,易受低溫或寒露風影響,如氣溫低于20℃,受精受阻,禿頂缺拉加重。要保證秋玉米在9月20日前抽穗吐絲,必須在8月5日前播種。如掖單51號、掖單13號、登海1號、登海2號等宜在7月底8月初播種。
防播種過稀
秋玉米生長前期氣溫高、日照縮短,使玉米生殖生長提早,營養生長期縮短。因此應增加密度,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46厘米、窄行33厘米、株距22厘米,每畝種5500株左右。
防施肥過遲
秋玉米營養生長期短,一般播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即開始拔節,吸肥集中,需肥早。故肥料多時可在拔節期和大喇叭日期分兩次施用。肥料少時則可一次集中追施拔節肥,長好苗架,促進幼穗發育良好。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4-5葉對水追施拔節肥,畝施尿素5公斤、鉀肥5公斤;8—9葉追施穗肥,畝用45%復合肥20公斤,結合灌溉開溝溝施或穴施。為集中養分供應,在抽雄始期,去掉全田總雄花的1/3。
防病蟲害
秋玉米生長發育過程中,以玉米螟、蚜蟲危害最為嚴重。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每畝每次用3%呋喃丹1.5公斤拌干細黃土點心,可以防治玉米螟。防治蚜蟲可使用10%蚜虱凈2500-3000倍液。稻田玉米還要注意防治紋枯病等病蟲害。
【秋玉米播種及種植時間】相關文章:
4.秋玉米的播種知識
8.秋黃豆的播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