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風俗食物有哪些
今年8月7日將來迎來2017年的立秋,進入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那么立秋有什么飲食習俗?立秋應該吃什么傳統食物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立秋當天吃什么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臺灣吃龍眼肉
《臺灣通史·風俗志》中記載,臺灣舊時“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東郊之外,至日往迓,謂之迎春。男女盛服觀,衣香扇影,雜喧滿道。春牛過處,兒童爭摸其耳,或鞭其身,謂可得福。迎春如在歲首,尤形鬧熱,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時是臺灣周圍海域的立翅旗魚、小串、烏賊、鰆、蝦的產期,也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于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個傳說。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說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聽到這話,就赦免了那個兵。沒料到,一說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貼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北京“貼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柜臺前,選購肉食制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么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么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范意識。
立秋后吃茄子除燥降火
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 茄子是秋季上市的常見蔬菜之一。新鮮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及蛋白質。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所以在這個季節吃些茄子能降“火氣”。下面教你茄子的四種做法。
●拌茄泥
材料:茄子,橄欖油,芝麻醬,蒜泥和少許鹽
做法:
1.拌茄泥加熱時間最短,只需大火蒸熟即可,因此營養損失最少。
2.拌茄泥用油最少,蒸好茄子搗成泥后,只需稍微淋一些調味汁即可。最后,拌茄泥的吃法營養吸收最完全,因為它不用削皮,而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
拌茄泥的調味汁最好用橄欖油、芝麻醬、蒜泥和少許鹽。需要注意的是,茄子屬于性涼食物,如果最近腸胃不適,就要少吃些,否則會加重腸胃的負擔。
●魚香茄子
材料:茄子500克,蔥末15克,姜末20克,蒜末20克,紹酒,鹽,糖適量,豆瓣醬2湯匙,醬油,醋,濕淀粉適量。
做法:
1、將茄子切成滾刀塊;起油鍋,鍋中放入半鍋油,待油熱至八、九成時放入茄子,炸至茄子由硬變軟時取出,將油瀝干待用。
2、另起鍋,鍋中放油三湯匙,油熱后,先爆香蔥末、姜末、蒜末、豆瓣醬,放入茄子,加紹酒、醬油后炒勻,再加入一碗水,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煮至茄子入味,加入糖、醋調味,最后用濕淀粉勾芡即成。
●紅燒茄子
材料:茄子2條,蒜仁3瓣,沙拉油1小匙,醬油膏2大匙,水1大匙
做法:
1.茄子洗凈切段,用150℃的`油溫﹝份量外﹞炸至軟撈起;蒜仁切末;將調味料調勻備用。
2.取鍋倒入沙拉油加熱,爆香作法1的蒜末,再加入作法1的茄子和調味料,快炒均勻即可。
●茄子炒豆角
材料:豆角,茄子,干辣椒,蒜粒,姜末,生抽,雞精,鹽
做法:
1.先把茄子切成小長條,先放鹽水中浸泡,去除有毒物質。長豆夾洗干凈,切成小拇指長的段。幾顆大蒜備用。
2.水燒開,把切好的豆夾放入,過水幾分鐘吧,撈起放冷水中淋一下。
3.鍋稍多放點油,放入姜末,干辣椒再把撈起的漏干水的茄子倒入鍋中。翻炒,待變色,有點軟時,放已過水的豆夾,大蒜,生抽,再翻炒后放少量的鹽,雞精起鍋。
專家表示,茄子做法很多,煎炒烹炸都能烹調出美味,但需要選擇健康的吃法。很多人做茄子時,喜歡用油炸或“過油”燒茄子,雖然美味,但高溫會造成茄子中營養的嚴重損失,其保健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而且高熱量高油脂的攝入也對身體不利。因此,在茄子的所有吃法中,涼拌茄泥最健康。
立秋飲食要點
●膳食平衡、均衡營養
膳食平衡是立秋養生的基礎,所以在秋季的養生首先要保證膳食的平衡。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身體的需要。
●每天足量飲水
多喝水,每天飲水量應不少于1600ml,特殊環境與特殊作業人群要有相應的調整。一是為了補充夏季肌體丟失的水分。二是可以防秋燥,缺水是引起秋燥的原因之一,多表現為皮膚干燥,口唇干裂,咳嗽等。
●飲食清淡易消化
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多食熟、溫軟、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多以蒸、煮、燉、燜為主,忌油炸、燒烤、煎等烹調方式,調養腸胃。
●多吃蔬菜、水果、薯類
秋季天氣非常的干燥,這樣容易使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形成便秘。所以要多吃些蔬菜、水果類的膳食纖維食物。蔬菜能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還能預防眼睛的干澀和呼吸道的感染等疾病。
同時可選擇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如梨、蘋果、香蕉、橘子、山楂等。薯類中可選擇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來代替一部分主食,即可調理腸道,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
【立秋風俗食物有哪些】相關文章:
3.食物諺語有哪些
5.除夕節有哪些風俗
7.春節的風俗有哪些